“有熊国”就是“青丘国”

2017-10-12 11:17 | 作者:曲辰 | 散文吧首发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自三国时蜀国的光禄大夫谯周在其所著《古史考》中说了少典为“有熊国君”之后,围绕着“有熊”一称的各种解释,就接踵而来:有说“有熊”是国名的,有说是氏族名的,也有说是部落名的,还有说是都邑名、山名、图腾名的等等。

晋弘农太守皇甫规有一个曾孙,自号玄晏先生,幼年曾从乡儒以学,后患风痹疾又改学医术。其所著《帝王世纪》对中国上古史的各种解说,不分真伪,杂相连缀,并加以臆度而敷衍成书,以自示“博学”,然却造成了很多谬说流行。甚至,有的一句话中就出现两三处错误。这,对于普通的不研究先秦历史、特别是对中国原始社会史缺乏了解的人们而言,是很难辨其真伪而不上当的。因此,就互相传抄、转述,遂使其谬说流播甚广,对古史研究、解说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例如,皇甫谧认为“有熊”是一座具体的城址,即河南的新郑。可是,他的这种错误认识又同众多史籍所记载的黄帝建都于涿鹿产生了抵触,解释不通了。既然要不分真伪地杂相连缀各种历史传闻以显“博学”,著之成书流传于世,就必然会出现不能自圆的情况,对此可该怎么办呢?皇甫谧由于不是靠认真严肃的研究去伪而存真,而是采取一种最为省事的懒汉加小聪明办法解决,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他一种办法是加以猜测、臆度,以及运用文字游戏之法,将不通“说通”为目的。在黄帝史事地望记载与他自己欲行附会为自己所在的城市上,由于地望相差甚远,他就在一个飘移不定的“或”字上做文章,说:“黄帝都涿鹿。或以为都涿鹿,迁有熊;或以为都有熊,迁涿鹿。”①接着,北魏的郦道元在《水经注•洧水》篇作了引录:“皇甫士安《帝王世纪》云:‘或言(新郑)县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郑氏徙居之,故曰新郑矣。”至此之后,唐、宋、明、清的各种地理著作、地方志书,都引以为据而作说,虚妄之说便在历史传播开来。此按其历史年代先后分录如下:

唐•李泰著《括地志》:“郑州新郑县,本有熊氏之墟也。”

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四》:“新郑县,紧,东北至九十里,本有熊之墟。又为祝融之墟。”

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天文志》:“新郑为轩辕、祝融之墟。”

宋•罗泌著《国名记》:“有熊帝之开国,今郑之新郑。”

宋•刘恕著《通鉴外纪•卷一》:“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

明•嘉靖三十四年《河南通志•沿革》:“新郑县,上古有熊国。”

清•顺治十六年《新郑县志•新郑县土俗民情图说明》:“新郑史称东里,古轩辕有熊氏之国也。”

清•康熙三十二年《新郑县志•封建》:“皇甫谧曰:‘有熊国,今河南新郑是也’。”

清•蒋廷锡编《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新郑县,上古有熊国,周封黄帝后于此为鄫国。秋时为郑武公

之国,名曰新郑。”

1931年臧励龢等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释“有熊”曰:“黄帝之都,即今河南新郑县。《通典》:‘新郑祝融之墟。黄帝都于有熊,亦在此也。’故黄帝亦曰有熊氏。”

1979年的修订本《辞源》在解释“有熊”一词中说:“古国名,相传黄帝轩辕氏本是有熊国君少典之子,故号有熊。故地在今河南新郑县。参阅《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徐广、谯周、皇甫谧说。”

清道光年间,有好事者刻了“新郑古有熊氏之墟,轩辕黄帝故都”的碑石,置于文庙之中。所以,今人遂又称新郑为“轩辕故里”。郑州市炎黄文化景点开发总公司的赵国鼎先生编了《黄炎二帝考略》一书,书中就这样说:“我们认为最适合作为中华民族圣地的地点,是河南省的新郑。我们知道,黄帝出生于轩辕之丘,而轩辕之丘就在新郑。我们又知道,黄帝建国于有熊,而有熊也在新郑。总而言之,新郑是黄帝的故里,他在那里出生,也在那里发迹。”在此基础上,就又进一步提出了炎帝也应该出生于河南新郑的问题,并希望人们能够在这一“考证”上也取得“突破”。于是号召曰:对于“炎帝出生于新郑,应做重点考证”②。

因为,在先秦历史典籍乃至西汉的《史记》中,都明确记载黄帝战蚩尤于涿鹿之野,败炎帝于阪泉之野,建都邑于涿鹿。所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马世之先生,认为这与新郑的黄帝故里说不相容,但又无法再将“涿鹿”这一历史上使用和存在了四千多年的古老地名也“考证”到新郑。因此,便引何光岳、杨国勇两位先生之论为据,说:“无论黄帝、炎帝或蚩尤,现在大家一般都认为他们都活跃在黄河中下游,那么,他们也毫无理由都带上大军跋涉千里到荒远的‘涿鹿’去决战。因为那里不仅给养成问题,而且那时打仗无非是掠夺人畜财物,但苦寒山谷中的‘涿鹿’会有什么呢?”于是,就进而“论证”曰:“‘涿’应当是浑浊的‘浊’,本指黄河。‘鹿’应该是陆地的‘陆’。所谓‘涿鹿’,其实就是‘浊陆’,即两条‘浊河边的陆地’。换言之,涿鹿也在巩义境内河洛相汇处的岸旁。”③

河南省博物馆的张维华先生,原本对黄帝史事持明确的否定态度。认为“老子有其人,有其说,而黄帝则是原本无其人,无其说”的,“就是大禹有人说也不是实有其人,而是一条虫,是代表古代某一氏族的图腾,这也说得过去。”④后来,则改了口气说:“黄帝生于寿丘,寿丘即为轩辕丘,在新郑,非山东曲阜。新郑和它的周围地区是黄帝诞生地,史无争议。寻根、觅祖当来郑州,弘扬黄帝文化是我省的巨大优势。”⑤

今河南新郑果真就是有熊国都、黄帝出生地、黄帝建都之地而“史无争议”吗?我们研究的结论则是否定的。

从我们前面依时代先后为序的详细引文中,业已表明,遍载于晋以来各种典籍的河南新郑为“有熊国”、“黄帝之都”诸说,其来源都是晋代皇甫谧的一条无根附会,尔后经代代转抄、变词、加码、扩张、演绎而发展到现在。

遍查所有古籍,在上古的历史上并没有一个“有熊国”的记载,而只有“青丘国”、“轩辕国”。所以,谯周所说的“有熊国”,事实上就是古籍中记载“青丘国”,其后称“辕辕国”。

《河图稽命征》记:“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耀郊野,感而生黄帝于青邱。”

《归藏》载:“蚩尤出自羊水……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邱。”

《淮南子•本经训》:“尧之时……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缴大风于青邱之泽。”

这些记载说明了少典之妻生黄帝是在青丘,黄帝战蚩尤亦是在“青丘”,这就是谯周所谓“有熊国”的国都。由此证明今天的黄帝城遗址,就是古青丘。蚩尤坟在“青丘”东北六公里处,这与《归藏》的记载非常一致

青丘,地处于桑干河山间断陷盆地之中,桑干河古称 水,所以,《淮南子•本经训》所说的“青邱之泽”,就是古籍所载的 泽,也有记作“雷泽”的。

都城为青丘,其国名被称作“青丘之国”,也就顺理而成章。

《山海经•海外东经》言:“朝阳之谷……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太平御览》卷七百九十引《山海经》之文曰:“青丘国,其人食五谷,衣丝帛,其狐九尾。”《山海经•大荒东经》记:“大荒中……有白民之国。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虎、豹、熊、罴。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

青丘国人“食五谷”、“衣丝帛”,是指其国以农耕经济生产为主,养蚕业亦很发达。这同黄帝之妻嫘祖倡导养蚕,“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属于一种史事的不同角度之述。“白民”,史书也记作“白氐”、白狄,古居山西、河北北部,到了战国之际,白狄中的一支曾在河北北部建立过中山国。也有史籍载其曰“鲜虞”。“使四鸟”中之“鸟”字非指鸟,而实指以兽名为族称的族群,即“虎、豹、熊、罴”四族。如《史记•五帝本纪》中所记黄帝“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就与此同义,是指族称而非指兽类。

《山海经•南山经》云:“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于东海。”

箕尾之山是指燕山,“东海”非指今之东海,而实指燕山之东的渤海。此中所谓“其尾踆于东海”者,言斯山以西为头,以东为尾,尾如脚而踩着“东海”。箕尾之山非以实际名称而记,而是以星土分野为指称。《周礼•春官•保章氏》言:“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史记•天官书》:“角、亢、氐,兗州;房、心,豫州;箕、尾,幽州。”《春秋元命苞》:“箕星散为幽州,分为燕国。”《淮南子•天文训》:“尾箕,燕。”

谯周所言的古“有熊国”就是古籍所记载的“青丘国”,这从其崇拜物上,也同样能够得到证明:

《山海经•北山经》有三条记载都是从不同的方向,以桑干河流域中的“泰泽”为终点而行记述。其首经是沿太行山东麓,自南向北为序;次二经是自桑干河的发源地管涔山沿桑干河流向,向东北方而行记述;次三经是自河津由西向东北沿太行山西麓而作记载。

首经云:少咸之山,无草木……敦水出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又北二百里,曰岳法之山,瀤泽之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泰泽……又北百七十里,曰(敦)隄山……(敦)隄(之)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泰泽,其中多龙龟。凡北山经之首,自单狐之山至于(敦)隄山,凡二十五山,五千四百九十里,其神皆人面蛇身。

次二经曰:梁渠之山,无草木,多金玉,修水出焉,而东流注于雁门(之水)…… 又北三百里,曰敦题(隄)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是镦于北海。凡北次二经之首,自管涔之山至于敦题(隄)之山,凡十七山,五千六百九十里,其神皆蛇身人面。

次三经言:雁门之山,无草木,又北水行四百里,至于泰泽,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广员(圆)百里,无草木,有金玉……北望鸡号之山,其风如 。

上述记载之中的“修水”,即今之东洋河;“雁门之水”,即今之西洋河;“敦(隄)之水”,为今之南洋河。三水流入旧怀安城北、柴沟堡镇东汇合为一水,这就是今桑干河的最大支流之一“洋河”。洋河东南流,经过下花园的鸡鸣山西侧注入桑干河,尔后注入官厅水库;“帝都之山”就是今桑干河山间断陷盆地中央的山间地垒山地熊耳山;“泰泽”亦即“北海”,是历史上“大同古湖”由龙门山处断裂,形成 水后的残存湖水,是环绕熊耳山的大泽;“帝都之山”西南为空桑之山,今名五台山;“帝都之山”东南,为炎帝焚林垦荒之龙门山,山因其焚而史称“烈山”。史书记炎帝之子“柱”的耕作,称曰“厉山”。述舜之耕,谓之“历山”。今山上尧庙、舜庙、瞽叟祠建筑遗址尚存;“帝都之山”东南是穷山,《史记•五帝本纪》记作“山”,今汉代以前黄帝庙遗址尚存;穷山(桥山)东南10公里就是“轩辕之丘”旧址,明代以后俗称“黄帝城”。关于这些遗址的地理位置,《魏土地记》、《晋太康地理记》以及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都有详细的记载。

综上所述,历史记载、历史遗址、历史文物、现代考古各个方面都证明:“有熊”为古部落方国之称,其义为地有熊耳山之国;此熊耳山特指横跨山西、河北、内蒙古自治区的桑干河流域山间断陷盆地中央之山——熊耳山,为防述史因同名之山相混,《山海经》称此熊耳山为“帝都之山”。古有熊国都为“青丘”,因此,古史记载中,又习依其国都之名“青丘”,而记载此古国为“青丘之国”。到了五帝时期以后,才依轩辕黄帝之名称作“轩辕之丘”、“轩辕之国”。

结论:古“有熊国”就是古“青丘国”。

参考文献:

① 清•于敏中等编纂:《日下旧闻考》卷二辑引。

② 赵国鼎:《黄炎二帝考略》,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2页、94页。

③ 马世之:《试析炎黄文化的发祥地》,载《黄帝故里——新郑》,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④ 张维华:《释“黄老”之称》,载《文史哲》1981年第四期。

⑤ 张维华:《黄帝故里与中华第一古都——郑州》, 载《黄帝故里——新郑》第76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