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三王”与“三皇五帝”

2017-10-25 09:43 | 作者:曲辰 | 散文吧首发

有学者言,自十九世纪以来,中国人已近于失去对民族历史与文化记忆,这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为什么会如此?实因中国近现代以来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没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没有比较正确的认识,源自于对中国历史与历史文化缺乏一个正确的态度: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既有精华与优良传统,也有其糟粕与有害的成分。十九世纪以来,由于中华民族沦落到受西方列强瓜分土地、杀害人民的地步。由此,有些人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不好,中华文化之中充满了封建糟粕。于是,就将中国的落后都归咎于历史与文化,由此而不分优劣地采取了一概否定、一概批判的态度,甚至弄到了必欲彻底废除中国文字以“彻底解决”的程度。所幸的是,这种废除中国文字的工作,做到了一半而再也做不下去之后方才停了手。不然,就不是“近于失去对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记忆”,而是完全失去记忆了。因为,一个民族长达五千年左右的历史、文化,如果没有一个自古不断的文字传播,而靠口耳相传是根本办不到的,传不了多久就会走样。依我的看法,中国由于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舞台上的地位开始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就又出现了另一个极端:对民族历史、民族文化不分优劣地一概进行吹捧、颂扬,从中华民族实现历史复兴的角度上说,这绝非好事,而是值得引以为忧、值得惊觉、并大声疾呼而改变态度的一个问题。比如,在中国的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过什么“三皇”历史时代。现在,我则听到不少人谈论“三皇五帝时代”,并说这是有专家经过研究考证而做出的结论,我对此不敢信。后来上网一看,果然讨论得煞是热闹。所以,就想谈谈“五帝三王”这个说法是如何变成“三皇五帝”的问题。

一、五帝时代之前未有“三皇”

在中国的历史上确实存在过一个“五帝”时代,五帝时代是一个历史时代名称,实际掌权治国的先后共有八个人:黄帝、青阳(黄帝死于地震之灾后,青阳居于少昊实际执政而未称帝)、颛顼、帝喾、姬挚、唐尧、虞舜、伯禹,虞舜选贤失误,禅帝位于野心家伯禹,伯禹就全面颠覆了五帝时期的民主政治制度,而建立起了父传子、家天下的奴隶制独载制度,至其子启为代之始。虽史书亦将禹称作“夏禹”,但他实际是个时代、制度改变的过渡性人物。其子启之名号冠以朝代名“夏”及君主之称“后”,最后加上开启之“启”字,称“夏后启”,才是夏代的真正开始。

为什么“五帝”时代前后相继共有七人执政,如果连禹也算上就是八个人,而史书则命称 为“五帝”时代呢?这是因为:

第一,黄帝之子青阳在战蚩尤之中,就立有大功,“战数盈六十,而青阳未失。”⑴战蚩尤之后,黄帝就派青阳至少昊之地司治地方。黄帝在涿鹿大地震中死后,因都城残损,青阳未回涿鹿,而在其原派居之地少昊代行政事,既未称帝,也未将帝位给他的儿孙,而是选贤培养了昌意之子高阳(按《史记》为昌义之子,若依《山海经》、《竹书纪年》实为昌义之孙),扶其继承帝位,这就是继黄帝执政治国的帝颛顼。为什么青阳长期代行政事,不但自己不称帝,也不把帝位交给自己的儿孙呢?这是因为,黄帝总结了重用蚩尤而蚩尤叛,至亲之弟姜榆罔(炎帝)掌握到了兵权,也乘自己平息蚩尤叛乱的疲惫之时,在阪泉向他发动争权之战的经验教训,制定了一个“选贤任能”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青阳未经黄帝生前明确禅位,自是不能自行称帝,更不能以一己之私而且将帝位传于己子的。后世虽将青阳称作“少昊”,但“少昊”一称是以地望而得称的“氏”,而非帝号。所以,史家述史,是不将青阳算作一帝的。

第二,五帝之中,唯一将帝位传给自己儿子的,只有帝喾一人。这并非帝喾未依黄帝“选贤任能”规制办事,而是因为,在“五帝”时代的前半期,选贤任能还遵守着传长不传幼、传嫡不传庶的旧约,而选贤任能的另一条规范就是内举不避亲,外举不记仇。是时,姬姓中数族子弟,皆不若姬挚为贤,放勋虽很聪明,但作为挚的弟弟年龄太小。故帝喾传帝位于其子挚。事实证明,帝喾所选的帝位继承人确为贤者。其执政后,就选放勋帮助自己处理政务,以为培养。待放勋稍长,就封其为唐国侯,使其至唐国单独治理唐地。至姬挚执政九年时,他认为自己执政能力不如放勋,就亲率群臣到唐国,禅帝位于唐侯,这就是后来的唐尧。至姬挚为始,更打破了帝位“传嫡不传庶”的旧制,因为放勋姓伊祁而不姓姬。所以,古代的“五帝”之选就将“姬挚”除外。这种排除,还有着一个更加重要的因素:中国古代国家祭祖,有一个很重要的规定,就是所选祭祀对象不论亲疏,主要的硬指标是看其对国家贡献大小。即“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扞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⑵

第三,禹虽是舜选定的“接班人”,亦正式举行交接大典将帝位禅让给了他,但是,一因他掌权后,就全面颠覆了“五帝”时代的民主(以民为本)政治制度。二因他改朝换代,与“五帝”时代进行了全面的切割,业已自外于“五帝”历史时代。三因其改变无神的国家哲学指导思想理论,而搞起了“神道设教”,大倡迷信占卜,阻碍民族文明历史进程。四因其不承认帝位传承来自虞舜的选贤禅让,而声言其帝位、权力是天神所赐——“天乃锡禹”。⑶ 五是后人疑其大量毁灭“五帝”时期古典,致使古史难传后世。因而,就理所当然地不将其列进“五帝时期祭祀对象。五帝时期,实际上是以历史上“禘”、“袷”对象而称的。

纵观中国文明历史,“五帝”时代以来,虽也有说不清的史事,但人物姓、氏、名、号,事迹、时间、地点,以及前因后果等,都能大体上说清楚。而在此之前的史事,就只能说点历史进程上的发展特点,如“兽处群居”、“有巢”、“燧人”、“伏牺”、“神农”,言神农时代有“七十世”⑷之久,若按一世三十年为计,这“神农氏”就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五帝”时代之前的神农氏历史时期我们尚且说不清楚,而谈伏牺时期的什么帝王、名号、详细事迹、年代,大概也只有靠闭了眼睛的瞎猜才能办到。但问题在于,历史研究是科学研究,科学研究能够瞎猜了算数么?算了数又有用处么?

为什么“五帝”以前的史事说不清楚呢?其最重要的历史原因,就是受到了文字实际产生、应用、统一、推广情况的限制,而这种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又受到了国家制度建立的制约。

中国的文字产生,依陕西、青海、山东等众多考古发现的材料,经过科学测定,距今为六千年左右,然而成为较有规范的、较为能够记录语言、思想、史事,又全面得到推广应用的文字,大约距今为近五千年左右。所以,史书记载的黄帝命其臣仓颉造字,不为虚传。因为,这正是地域广大的国家制度肇建之初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所谓黄帝命“仓颉造字”之说,事实上就是让仓颉广泛搜集、整理民间已经创造出来的字例,在此基础上进行统一性的规范化处理,再以偏旁、部首为法,以示意、形声为手段,而创造出一些新字,以丰富其表述功能,尔后运用国家权力机关进行推广使用的一个历史事件。虽然,在中国文字产生后成为统一的、规范性的文字,在考古学研究的实证上,还存在着商代以前大约七百年左右的年代缺环。但我坚信,伴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这个历史缺环一定能够补齐。我们现在一般情况所说的历史,多用于文明发展史,而“进入文明时代的起点,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最基本的条件:

第一,建立起了国家制度;

第二,有了法律制度;

第三,有了礼仪规范;

第四,有了教育机构;

第五,有完备的文字产生和使用。

没有这五个必备条件,就不可能在一个相当大的地域范围内,有一个统一的社会规范,进行管理和教化,以规范人们的思想、言行,使这个社会的人类生活达到文明而有序。轩辕黄帝战蚩尤,败炎帝,四方征战,一统中华大地,肇建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整理文字,制定法律、礼仪等典章制度,分派百官治理各地,发展生产,进行天文、历法、医药、音乐等各方面的学术研究,正是中国传统认识上的文明历史时代的开端。”⑸ “创见文明归制度,要知垂拱变洪荒”,⑹ 这才是说到要紧处的中肯之语。更加重要的是,在中国历史上的君主之称,依次为:原始社会氏族族长之称曰“后”,是时为妇女担任,到了私有制产生引发战争,因而产生部落、部落联盟之际,行政首领因历史沿袭仍然称“后”,而军事首领则称“帝”,这就是《周书》所载既黄帝、炎帝为“二后”,又分别谓之以“帝”的原因。到了“五帝”历史时期国君曰“帝”,夏、商、周三代都称作“王”,诸侯国君直谓为“君”,从未有国君称“皇”者。所以,我的认识是,在“五帝”时代之前,不存在一个“三皇”时代。“三皇五帝”之说,是由正确的历史分期之称,经历史嬗变而为历史谬传的。

二、从“五帝”、“三代”到“五帝三王”

秋之际,人们谈到历史,分别言“五帝”,说“三代”,三代指继五帝时代之后的夏、商、周三代。如齐桓公曰:“寡人……兵车之会三,而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昔三代受命,亦何异乎?”⑺ 子产曰:“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举之”;⑻ 史苏说:“乱必自女戎,三代皆然”;⑼ 孔子言:“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逮也。”⑽ 稍后,到战国时代,人们谈话中,以简略性的语言概括历史,便改“三代”为“三王”,以与“五帝”相合而做连称,只用“五帝三王”四个字就概括了历史以做评论。为什么改“代”字为“王”字?道理亦很简单:“五帝”是实指具体的历史人物以言时代,如果用一语概括“五帝”时代和夏、商、周“三代”,改“代”为“王”,于语法则通,否则人名与时代名混称,则存有语病。如:苏秦曰:“虽古五帝三王,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⑾ “所谓礼义者,五帝三王之法,籍风俗一世之迹也”;⑿“昔者,五帝三王之莅政施教,必用參五”;⒀“凡用意不可不精,夫精,五帝三王之所以成也”;⒁

三、“三皇”谬说始于李斯

“三皇”谬说,始于李斯拍秦王赢政的马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并六国后,认为天下大定后,不更名号,无以称成功,以传后世。因而命李斯等人议帝号。李斯上言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而赢政则对称作“最贵”的“泰皇”并不满意,认为既然古代有“皇”又有“帝”,他就应该“皇、帝”连称,并以他为“始”,曰“始皇帝”,以后万世不变,接着他二世、三世地数下去就够了,以此表示只有他自己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伟大人物。

不过,对于李斯这种为拍马屁的信口胡诌,秦汉之际的正经文人学者,是并不赞同,也不随声附和的,他们著书说史,仍然沿袭传统说法,以“五帝”时代与夏、商、周三代一语带过时,依旧言“五帝三王”。如:陆贾在评论刘邦之功时,就这样说:“继五帝三王之业统天下,理中国……”⒂ 许慎论述文字演变中云:“书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⒃

四、“三皇事迹”说,始自汉代神学家

将“三皇”这个子虚乌有的称谓,编造出“事迹”,并附会于历史,以造“三皇五帝”说,是汉代的神学家们。郭沫若曾经将秦汉之际称作“第二次之黑暗时代”,这话是很有道理的。秦汉之际,由于帝王们进行愚民统治的需要,大倡神鬼迷信之说,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恢复起来的唯物辨证社会风气进行了全面封杀,代之而来的便是谈神弄鬼。在这个其间,董仲舒编造了为统治者愚民服务的封建神学理论,一些方士、神话学家们便神话历史,编造包括“三皇”在内的一系列“历史神话”,如谶纬之类的书籍多在此际出现,由此而兴起了一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造神运动。到了后汉、魏晋、唐代,就有班固、皇甫谧、司马贞等,将神话正而八经地塞入了历史,“三皇五帝”说可谓一个代表。如《春秋元命苞》言:“伏羲、神农、女娲,为三皇”;⒄《春秋命历序》说:“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十二头。淡泊无所施为,而俗自化。木德王,岁起摄提,兄弟十二人,立名一万八千岁;地皇十一头,火德王,姓十一人,兴于熊耳龙门等山,亦各万八千岁;人皇九头,乘云车,驾六羽,出谷口,分长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合四万五千六百年。”⒅ 我观此等怪文之编造,实是按古代史家对原始社会分期名称“有巢”、“燧人”、“伏牺”,以及舜十二州、禹九州行政区划演绎出来的。班固等人编撰《白虎通义》以伏牺、神农、祝融为三皇;宋均、谯周以燧人、伏牺、神农为“三皇”;孔安国则以伏牺、神农、黄帝为“三皇”;至晋代,皇甫谧写《帝王世纪》以伏牺、神农、黄帝为“三皇”;而唐朝的司马贞在《补史记•三皇本纪》中,则是以伏牺、女娲、神农为“三皇”。由于此前刘歆、班固已将“神农”与“炎帝”合户,司马贞便说神农有多少世代,炎帝是最后一代的“神农氏”。至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在他的《先秦史》中,也就有了五帝时代之前的《三皇事迹》考了。这就是“五帝三王”嬗变为“三皇五帝”的大体历史情况。

在中国的历史上,实有五帝历史时代,而无“三皇”历史记载。所谓“三皇五帝”之说,是由春秋、战国之际学者概括文明时代至其时的历史,一句“五帝三王”之论,经秦汉神话,而嬗变出的一种错误说法。

参考文献:

⑴ 今马王堆出土之《黄帝经•正乱》一书,在历史传抄中,误将“青阳”抄成了“高阳”事实上,黄帝战蚩尤之际,高阳还未出生,如何能言其“战”呢?这是很容易辨别的一个错字。

⑵ 《国语•鲁语》、《礼记•祭法》等。

⑶ 《尚书•洪范》。

⑷ 《尸子•卷下》。

⑸ 曲 辰:《黄帝与中华文明》,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⑹ 李阳:《山》诗,见于《中部县志》。

⑺ 《管子•封禅》。

⑻ 《国语•晋语》。

⑼ 《国语•晋语》。

⑽ 《礼记•礼运》引。

⑾ 《战国策•秦一》。

⑿ 《淮南子•齐俗训》。

⒀ 《淮南子•秦族训》。

⒃ 许慎:《说文解字•叙》。

⒄ 黄奭辑:《春秋纬》。

⒅ 黄奭辑:《春秋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