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死于何因?葬于何地?

2017-11-07 14:48 | 作者:曲辰 | 散文吧首发

自汉武求成仙、方士公孙卿投其所好言黄帝乘龙升天之后,关于轩辕黄帝是死亡还是仙去,一直是个非常荒唐却世代认真争论的问题:直到今天,还有人撰文宣传黄帝“乘龙升天”等等。

假如我们受这种表面上本属荒唐的争论而谓没必要研究黄帝生死,那就错了。因为隐藏在这种表面可笑的争论背后,却是各有各的宣传需要。

轩辕黄帝到底是死了呢?还是成仙了?我想,任何人只要不是神志不清,都会认为黄帝早就死了。

那么,轩辕黄帝是死于什么原因昵?他极有可能是死于地震灾害。这既有史料可寻,又有科学的客观资料可证。按《竹书纪年》载:“帝王之崩皆日陟。书称新陟王,谓新崩也。(黄)帝以土德王,应 地裂而陟,葬。群臣有左彻者,感恩帝德,取衣冠几杖而庙飨之,诸侯大夫岁时朝焉。”后,七年,乃立颛顼。此中“地裂”,应是地震之谓。

黄帝定都的涿鹿,正是受加里东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应力转换影响而形成的冀西北山间断陷盆地,其地下岩石皆断层,是历史上破坏性地震灾害不仅集中而且经常突发的地方。

黄帝死于地震灾害,是为无疾而终。正因为如此,最初编造黄帝成仙之书,也还完全摆不脱历史的影子,如《列仙传》云:“(黄帝)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至于卒,还葬山,山崩,柩空无尸,唯剑舄(鞋)在焉。”

那么,轩辕黄帝又是葬于何地呢?他的真实葬地是穷山。对此,有以下五方面的历史证据可以证明:

1.穷山,在古轩辕之丘北偏西,今涿鹿县城东南四十里,山顶有天然形成拱型石桥一座。桥孔洞有1. 5米高,站入孔洞身须稍弯。穷山之“穷”字,疑即由此山形所处而造,以“穴下身弓为字。因此,穷字古义为极,如《楚辞•九歌•云中君》:“横四海兮焉穷?”;又作尽解,例《易•说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也作困乏之义,若成语黔驴技穷。段玉裁说:“鞠躬古作鞠穷”(见《说丈解字注》),如此,穷亦当弯下腰身解。但是,在古代穷却不当无钱作释,无钱称贫,不谓穷。中国古代用的货币是贝,故以“分贝”将货币分散、由多变少而为“贫”;以“贫穷”二字相联谓无钱,则是后起之辞。

2.按《山海经》所载:轩辕之丘南为灵山,有“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上下此山而采百药,因此山“百药爰在”。轩辕之丘北为穷山,实为黄帝葬地。如《海外西经》说:“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穷山在其北,(射者)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郭璞注云:“言敬畏黄帝威灵,故不敢向西而射也。”

古代国家祭祀祖先的盛大典礼,祭谁与不祭谁,是有一个很明确的标准的。这就是:“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国语•鲁语》)”非是族也,不在此列。虽为帝王所出近祖,也不能列入国家祭祀大典进行祭祀。大禹之父鲧,是因为派他治水无功而被舜处死的,按此标准自然不能列入王朝的祭典之中。但是,夏代帝王因鲧为禹父这种亲亲关系,就将有罪而被处死的鲧列入了祭典之中进行祭祀。大约他们为了掩饰自己这种破坏传统祭祀典礼标准的行为,说是鲧被处死之后非常后悔,于是其灵魂就化作黄熊,从羽山向西奔走,到穷山向轩辕黄帝之灵请罪,尔后往南走到灵山,被灵山十巫用药将其救活,然后鲧就在涿鹿教人们播种小黑红黍、教人编织蒲织品以补己过。鲧有此之功自然就该得到祭祀了。这种十分荒唐的编造,在先秦典籍中有所记载,但信者不多。屈原在《天问》中,就对此提出了质疑:“阻穷西征,岩何越焉?化为黄熊,巫何活焉?咸播秬黍,葡雚是营。何由并投,而鲧疾修盈?”但由于鲧化黄熊的故事失传,现代的人们亦不知黄帝葬地是在穷山,所以对《楚辞•天问》中“阻穷西征”数语难作正确的解释。直到唐兰先生的《天问“阻穷西征”新解》一文在《禹贡半月刊》第7卷第1、2、3期合刊刊载后,人们才有了正确的认识。唐先生认为,“穷”即《山海经•海外西经》“穷山”,“鲧尸剖而生禹,其尸体遂化为黄熊而西征,被阻于穷山,卒越岩而南,求活于诸巫”。袁珂先生在《山海经校注》穷山注释中亦说:“阻穷西征数语,自来多不得其解。自唐兰《天问‘阻穷西征,新解》一文出……乃豁然贯通焉。鲧所被‘阻’之‘穷’确即此‘穷山’,因巫咸国在其南,去此不远也。”按:《山海经》将灵山十巫亦称做“巫咸国”。

上述情况证明,埋葬黄帝的穷山,至少在复、商、西周、秋、战国之际,人们是明确地知道的。

3.司马迁所记、汉武帝所祠的桥山,即《山海经》所载的穷山,穷山在涿鹿。此中理由不仅十分简单,而且也十分明白:“桥山”一名,最先见于《史记》。而司马迁又公开声明,他是据“北过涿鹿”进行了实地调查而记载黄帝史事的。他也正是在这调查考信之中,不仅亲眼看了穷山山巅的拱型天然石桥,而且也看到了黄帝冢与黄帝祠,才依“穷山”音转记载成了“黄帝崩,葬桥山”。此诚如清乾隆间刑部尚书张照于《史记•目录考证》中所说:“迁是依据古史著黄帝事实,以言黄帝亦入耳,非能乘云驾风长生不死,如彼所言神仙者也……著黄帝之葬桥山……言黄帝之死有冢可据也。”

司马迁在《史记》中只写了三位帝王葬地,一律不载其余帝王葬地。此种做法,正是为了突出强调黄帝之死葬重要意义。同时,司马迁明确地记载了虞舜是“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又载明“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日会稽。”并解释会稽一名的来历和含义道:“会稽者,会计也。”唯有黄帝记明其“邑于涿鹿之阿”而不载明埋葬黄帝的桥山所在。这种不载明正是很明确的记载。因为,既已明确地记载了舜与禹的死葬远离都城之因,地名所在,有两相对照,已于无言之中言明了黄帝是死于都城涿鹿,葬于涿鹿桥出。而这恰又与专记汉武帝行封禅之事的《封禅书》中所载方士公孙卿胡诌黄帝“铸鼎成仙!乘龙升天”成极为鲜明的对比!这也正体现了司马迁述史的鲜明观点与笔法之妙。

后汉的班固不仅为汉代统治者歌功颂德,同时又极力攻击司马迁,甚至对司马迁的无辜遭受腐刑也作幸灾乐祸的攻击。正因为如此,班固在他的《前汉书》中不仅开列与西汉历史无关、只有西汉以前之古、而无西汉当时之“今”的什么《古今人表》,硬将炎帝说成是黄帝之父,并冠以“神农”之号称做“炎帝神农氏”。他又依汉武帝曾孙刘询当政之时滥建的、随后又罢而不祠的“五龙山仙人祠”等,说什么桥山在阳周县南。在《武帝本纪》中,班固又篡改武帝振兵释旅祠桥山的行军路线,使之与他故意制造的假桥山地理位置相合,对汉武帝路过涿鹿县而不祠桥山的巡幸,也避用当时实际使用的县名涿鹿,而用“独鹿”二字。班固的这种良苦用心,目的就是要给后世造成一种太史公述史不实、“甚多疏略,或有抵捂”的印象。于是,后世便误以为埋葬黄帝的桥山在陕北。殊不知,当司马迁扈从汉武帝登上涿鹿之穷山祭祀黄帝陵墓之时,当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黄帝崩,葬桥山”之际,后汉的班固尚未出世。就连“五龙山仙人祠”等供班固鱼目混珠借以附会的依据也还没有产生。因为建此四祠的刘询也同样还没有被汉武帝的孙媳王夫人生出来。

4.在司马迁述史以前的历史上,我国只有穷山之地名,而无桥山之称谓。因为,我国在战国以前没有桥的建造,文字中也没有“桥”字。周文王为了迎亲,曾经在渭水上用船并连搭过一座临时用的浮桥,但那时是称做“梁”而不叫做“桥”的。如《诗•大雅•大明》:“亲迎于渭,造舟为梁。”如此,轩辕黄帝之时何有“桥山”之名?桥山实即穷山。

5.不仅汉武帝祭祀黄帝陵墓的桥山在涿鹿,至少,宋代以前的帝王们祭祀桥山也是在涿鹿。对此,我们不妨再照抄一些史料如下:

①北魏天兴三年(400年)五月己巳,拓跋珪(道武帝)“幸涿鹿,使使者以太牢祠(黄帝)、帝尧、帝舜庙”。

② 明元帝拓跋嗣于神瑞二年(415年)六月“壬申,幸涿鹿,登桥山,观温泉,使使者以太牢祠黄帝庙。至广宁,登历山,祭舜庙”。

③拓跋嗣又于泰常四年(419年)“九月,幸桥山,遣有司祀黄帝、唐尧庙”。

④泰常七年(422年)九月,拓跋嗣于“乙巳幸灅南宫,遂如广宁。……辛酉,幸桥山,遣使者祠黄帝、唐尧庙。”

⑤太武帝拓跋焘于神麚元年(428年)八月“东幸广宁,临观温泉,以太牢祭黄帝、尧舜庙”。

⑥文成帝拓跋浚于和平元年(460年)正月“东巡历、桥山,祀黄帝、(虞舜)庙”(此6条见《魏书•帝纪》及《礼志》)。

⑦《水经注•儽水》载:“儽水又东,温泉水注之,水上承温泉于桥山下。《魏土地记》曰:下洛城东南四十里有桥山,山下有温泉,泉上有祭堂,雕檐华宇,被于浦上。”

⑧《隋书•地理志》于涿郡怀戎县条下记:“后齐置北燕州,领长宁、永丰二郡,后周去北字,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有乔山、历阳山、大小翮山……涿水、阪泉水。一按:此志所载之“乔山应书为“桥山”,“历阳山”应书为“历山、黄阳山”。

上述历史资料充分证明:《史记》所载的黄帝葬地桥山,即古代所称和记载的穷山,此山在涿鹿县城东南40华里。虽然自后汉班固故意笔移桥山,魏收:李泰、李吉甫、王钦若等手中之笔一直都在迁移这座大山,但因它被移来移去终无固定地点,汉代以后的帝王们也没有对还无固定地点的“桥山”进行过祭祀。直到明洪武四年,朱元璋才开始依宋代王钦若等人的附会,在陕西中部县城北开始修建黄帝陵庙,进行祭祀。今陕西中部黄帝陵没有明代以前的祭祀碑文,原因正是如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