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非“神农”

2017-10-08 13:10 | 作者:曲辰 | 散文吧首发

炎帝非“神农”。“神农”,同“有巢”、“燧人”、“伏牺”一样,是先秦史家追述中国原始社会发展史中,依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历史阶段,在生产生活上所出现的不同历史特点而命称的时代划分名称,而非具体的历史人名。“神农”之所指,是继“伏牺”之后,社会生产全面发展到以农耕经济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历史时期,在时间上它相当于距今七千年以来到五千年左右的历史阶段,也就是轩辕黄帝肇造国家制度之前的历史阶段。当然,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候,其社会发展进步,都不是一刀齐,在不同的地域,其进步总是存在着快慢之分的。就中国历史上农业生产的发展而言,按现在考古发现的历史证据表明,桑干河流域进入农耕生产时期,在距今一万两千年左右;若以全国各地普遍进入农耕生产的时间而计,是在距今七、八千年左右的历史上。故,《尸子》云:“神农氏七十世”。七十世者,也只是一个约略性的估计年代。《吕氏秋•审分览•慎势》曰:“神农十七世”。《尸子》成书在前,《吕氏春秋》撰写在后,此或误抄“七十”为“十七”所致,或以为言以“七十世”而太久,而又改之。《礼记•曲礼》孔颖达疏引三国时谯周之语,则又是一种说法,言“神农至炎帝一百三十三姓”。今人读此,或者会感到奇怪:为什么古人谈及“神农”,会是一人一个说法呢?其实这也本不奇怪。对于人们知之不详的原始社会历史,有一些探讨性的说法并不稀奇。就像现在,言及古史分期,社会发展史研究者,常用“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之词以作历史分期;古人类学家用“直立人”、“智人”、“现代人”作分期;考古学家则用“旧石器时代”、“细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为分期。具体到各个学者、各种著作的认识又不尽一致。这对于研究而言是很正常的。现在,依考古发现的大量证据言,《尸子》所言的“神农氏”历史时期有“七十世”之久,应该说,大体上是比较正确的。古人习以三十年为一个世代,七十世代该是两千多年,换言之,《尸子》之说是将距今七千多年到黄帝肇造国家制度之前的这一段历史作为“神农氏”历史时期,这应该说是比较接近于客观历史实际的正确说法。

“神农”是历史时代名,而非具体的历史人名。对于这一点,中国产生最早的古籍《山海经》也是一证。《山海经》保存的上古史料,应该说是最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址、历史人物葬处、山川、河流、湖泊、古代的物产、飞禽走兽,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对于古代具体的历史人物,如黄帝、炎帝、蚩尤、颛顼、帝喾、唐尧 、虞舜等,都有记载,它的史事记载就是没有“有巢”、“燧人”、“伏牺”、“神农”这样的历史时代名称。由此可见,编造“炎帝神农氏”这样不伦不类的名称,是多么的荒唐!

正因为“神农”是历史时代名,而非具体的历史人名,所以,在先秦众多古籍中,都有着明确的区分。这就是,谈到“神农”称“世”,说到黄帝、唐尧 、虞舜 等谓“时”。例如:《庄子•盗跖》:“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商君书•画策》:“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春秋时,齐桓公已成霸业,欲效帝王行封禅,管仲情知封禅做大,对桓公不利,直理以劝,桓公又不会听,就灵机一动,将虙羲、神农等一些历史时代名临时“拉”来以充古帝王,编造“受命”、见“祥瑞”、方能行封禅,以难桓公,也并未将神农与炎帝合而为一:“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①

中国自古为礼仪之邦,行文述事须分上下长幼而不可以乱言。古史黄帝、炎帝并提,总是黄帝在前而炎帝在后,从来未有黄、炎颠倒而作“炎黄”者。因何?黄帝为兄,炎帝为弟,此其一;黄帝姓姬,在少典谓之嫡出。炎帝姓姜,在少典视为庶出。此其二;黄、炎在有熊虽同为军、政首领,然涿鹿之战后,炎帝争权欲分裂有熊,是为不德,因有阪泉三战之败。此其三;黄帝此后东西南北“以战去战”一统神州,建立文明的国家之制后,虽仍使炎帝主政于南方,但实际上受封“缙云”之职,已为臣属而不为“帝”。此其四;对于肇造国家文明之制,施行文明教化,发展科技,如统一文字、发展医学理论、制定法律、音律、历法等各方面,炎帝的贡献都远难与黄帝相比。此其五。因此,中国历朝历代举行国家祭典,都是将黄帝列入大典的五年“禘”、三年“袷”之中,上配五天神,下以历代帝王之祖相陪而享祭,炎帝则无此殊荣。炎帝只是在一年四季的天神、地祗、人鬼一揽子郊祀之中,陪南方天神——赤帝赤熛怒(实际上就是火星星神)、四象中南方朱雀一象的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星神、以及代表南方的火神而享祭。唯其如此,古人黄炎联述,从来都作“黄炎”而从不称“炎黄”,只

在刘歆、班固、皇甫谧等人的笔下,才有了颠倒的“炎黄”之辞。谓之不信者,请观史实:

《国语•晋语》:“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

贾逵注:“少典,黄帝、炎帝之先”;

虞翻、唐固注:“少典,黄帝、炎帝之父”;

《国语•周语》:“夫亡者岂繄无宠?皆黄、炎之后也”;

韦昭注:“鲧,黄帝之后也。共工,炎帝之后也”;

《左传•昭公一七年》:“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此文所载,乃郯子之不详历史的荒唐语,我们引此,是因其祖述“黄、炎”尚有长幼之序而未乱;

《吕氏春秋•荡兵》:“兵所自来者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

《新书•益壤》:“黄帝者,炎帝之兄也”……

炎帝非“神农”。炎帝是具体的历史人物,神农是一个历史时代名称。这个问题举凡认真研究历史的古今学者,认识都是一致的。因此,罗琨就说:“在先秦文献中,凡黄帝连言的炎帝或炎,均置于黄帝或黄之后”;“神农一语最早见于晚周,主要用于表示一个历史时代……神农氏时代包括了从原始农业的发明到取得初步发展的漫长历史,它的上限甚至可延伸到农业前夕。”②

那么,所谓“炎帝神农氏”这种不伦不类的称谓,又是怎么造出来,而又讹传至今的呢?此中,有三个不懂历史而强述历史的人物,这里不能不提他们的大名:

第一名,是西汉末年的刘向之子刘歆。

刘向幼年就受到了汉武帝迷信鬼神、言及黄白之术等杂书的影响,这些书是刘向之父治淮南王狱时得到的。宣帝时又欲仿效汉武,刘向言“黄金易成。上令典尚方铸作事,费甚多,方不验,上乃下更生(刘向本名)吏。吏劾更生铸伪黄金,系当死。”③后,刘向之兄赎其罪,才留得一条性命。刘歆,是刘向诸子中最喜读书的一个,然其自幼所接触到的书,皆为不少方士所编的杂谈鬼神之类荒怪书。刘歆因读之更钻,常会提出一些连刘向也回答不出来的怪问题。王莽靠神鬼之说,图谶之谋,篡夺西汉帝位,就靠得是刘歆的谋划,因而被王莽封为“国师”④。刘歆先为王莽谋,做了个“假皇帝”,进而又靠造图谶“赤帝行玺某传子黄帝金策书 ”的所谓“铜匮”天书,“言王莽为真天子”⑤。

刘歆的这种编造,就把赤帝(炎帝)说成是黄帝的父亲了,刘歆为了更进一步拍王莽的马屁,就进而索性将炎帝与神农氏合户造出了一个不伦不类的“炎帝神农氏”之称。

第二名,是后汉的班固。

班彪、班固父子二人,原非史官世家,其之所以述史,是欲借以美化汉代帝王而获得政治好处。故班固曾因“私改国史”而下狱。此后,其弟班超上奏明帝,说明班家的述史意图,明帝取其所述之史稿而览,读后很高兴,这才任班固为兰台令史,让其述史的。

无论古今,凡以述史而媚上,为美化当权者服务,就必然

要歪曲历史。而此前不畏权贵、秉笔直书史事的司马迁,已将西汉历史完整地记载到了汉武帝之末,班氏父子欲美化汉代帝王,就必然要与司马迁对着干:说司马迁述史“是非颇缪于圣人”,其述史“甚多疏略,或有抵啎”⑥,其父甚至连司马迁蒙难受刑,也用来做幸灾乐祸的诅咒,言之为“大敝伤道,所以遇极刑之咎也!”⑦ 司马迁述史,对汉武帝抨击最烈者,莫过于武帝听信方士公孙卿胡编黄帝成仙不死,因而劳民伤财地大兴封禅一十三载,最后在振兵释旅途中,于涿鹿祭轩辕黄帝陵山,却看到了黄帝冢,这使武帝极为尴尬。于是,班固述史,一是将桥山笔移至陕北阳周县南;二是篡改武帝元封元年十月振兵释旅的行军路线,使其所记不经过涿鹿;三是凡武帝巡幸经过涿鹿县者一律不载,实在避不过者,就用“独鹿”之名以代;四是开列一个与其所述西汉历史没有丝毫关系的所谓《古今人表》,并自注以“炎帝神农氏”、“炎帝妃生黄帝”之类的胡话 ⑧;五是在《律历志》中塞入一个歪曲古史系统的所谓《世经》。如此,“炎帝神农氏”这个荒怪不经的提法,就以“正史”的形式流播于世。

第三名,就是皇甫谧。

皇甫谧“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目不存教,心不入道。”⑨ 在其叔母苦劝之下,始学便“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

先生”。不久因患风痺疾而改学医。二十尚不学,中途又改行。读书杂乱,而不知分析,以著述为务,又欲示人以博学,如此就必走东拼西凑、杂相连缀、不足者兼以附会的道路了。然黄帝史事久远,历史上除司马迁有一个简略之述外,就很少有成系统的史料传世了。正因为如此,皇甫谧在杂相连缀的基础上,更加以附会的《帝王世纪》,就被世人当成了“宝贝”,其错误乃至荒唐之说,广为转述、流传也就不足为怪了!不信,我们可以以他对炎帝之述为例,作个简单的分析:

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乔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⑩……

上面这短的四十七个字,就是杂揉了《国语•晋语》所载晋大夫司空季子的附会,《前汉书•古今人表》及《律历志•世经》的胡诌,以及《经钩命决》的编造而为其文。如此的《帝王世纪》还能有多少靠得住的东西?

综上所述,炎帝非神农,并非什么复杂的历史问题,只要稍读古史书,做一点分析和研究,便知分晓。

参考文献关:

① 《管子•封禅》。

② 罗琨:《‘炎黄’、‘黄炎’与黄帝陵》,载《炎黄文化研究》1994年一期。

③ 《前汉书•刘向传》。

④ 《前汉书•刘歆传》。

⑤ 《前汉书•王莽传》。

⑥ 班 固:《前汉书•司马迁传•评语》。

⑦ 《后汉书•班彪传》。

⑧ 《前汉书•古今人表》。

⑨ 《晋书•皇甫谧传》。

⑩ 《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帝王世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