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谣

2016-11-02 14:07 | 作者:文生 | 散文吧首发

羑河纪实之十六

红薯谣

文生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故乡石林黑塔村生活,当时农业生产虽然是大锅饭,但生产队还是努力使尽量多的土地能一年两熟,一回麦子,一回玉米,这样的地多是在羑河河谷两岸,但是公粮负担重,分下的粮还是不够人们吃;在南、北岭的地上,多种杂粮,如小米,各种豆类及棉花等,有的还套种。岭上红薯种了不少,我和伙伴们在少儿时期对红薯的劳作也比较多。村里可以说一年到头有红薯味儿,因此产生了好多有关红薯的歌谣。

那时村里红薯种的比较多,是因为红薯的价值比较高,首先是产量高,虽然说五斤红薯相当于一斤粮,但是折合下来还是红薯的产量高;其次红薯全身都有利用价值,在粮食都不够吃的年月,红薯的叶和茎是替代粮食养猪的好饲料,也是养羊的精饲料,那年月每家能养一头猪或两只羊;再次是经过加工后,可以制成粉,进一步可以做成粉条,是人们改善生活的好手段。

都说温室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标志,其实在我们那一带因培育红薯苗早就温室化了。育红薯苗时,天气还比较冷,我们那里就用暧炕的方法育红薯苗,方法是先在梯田上挖若干方坑,炕底辅好烟道,覆盖上一层土,铺上红薯后蒙上一层薄土,然后覆盖上一层草蒹子。烧暖坑的火炕房在梯田下面,沿田壁挖出火炕房,若干农民就在火炕房里一天二十四小时轮流看着火坑里的火,根据天气调整火势的大小。

时节,就可经把育好的红薯苗移到田里,红薯田和现在提倡的蓄水丰产沟差不多,这是根据土地的情况而定的,基本上是半尺高的田梗半尺深的沟,田梗相距一尺多。把暖坑的红薯苗剪下来,送到种红薯田上,在田梗上相距尺把长依次挖个小坑,放上红薯苗,浇上一点水,然后蕧盖上土就行了,红薯是生命力强的东西,就这么简单种下就能活了。这时候,村里的小学就会放假,让小学生们帮助种红薯,负责把红薯苗放到在坑里,大一点的学生还要从山下往山上抬水。

红薯苗种上后不久,就会有好多害虫出来,我们这些小学生就用瓶子盛上水,一个人沿一个埂,用手把那些害虫捏住放到瓶子里,回到家后把被淹死的虫子倒出来喂鸡。

再后来,就是用一条杠子,把红薯长长的秧子轻轻的翻过来,不让那些逸生出来的根生长,让营养集中到主根上,这样才能长成大红薯,不这样的话,红薯就会长着非常小。

霜降前后,红薯就长好了,就地刨出红薯,称出总量后按人头就地分红薯,不少人家把分到的红薯拉到小碎石坡地上就地用铁刷子把红薯刷成薄片,小孩子们把刷好的红薯片散放在坡地上,这时大人小孩手上是黑乎乎的,这是白色的红薯汁粘在手上变黑导致的,以后每天还要把这些红薯片翻一翻,晒好后就是红薯干了。晒红薯干时最怕天下,老天爷这会儿一不开心下雨,红薯干见水后就非常容易长黑毛,使红薯干上充满了黑点。红薯做成红薯干后,就可以一年四季吃。分了红薯后还要把红薯秧也接人头分了,用于喂猪或养羊。

红薯收完后,学生们还要遛红薯,就是在种过红薯的地上,东一锹,西一锹,把那些红薯地里遗留的红薯挖出来后来交到学校,作为勤工俭学的收入,这样做背后要挨骂的,因为不少学生不听话,把那些已经耕好的地被挖的坑坑洼洼。

分了红薯后,还要对红薯进行挑选,好红薯放到地窑里保存,随吃随取,地窑挖的好的话,红薯能保存半年,不过到来年天天热了时,取红薯时就要让地窑先充分换气,有时还要把油灯吊下去后提上来,如果灯灭了的话,就是里面脏气太重,不能下去,其实就是地窑里的二氧化碳过多了,这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换气后,才能下地窑取红薯。差一点的红薯洗干净后打成粉,粉经过水洗后沉淀下来就成为淀粉,淀粉干了后就是粉面,粉面的一部分还要制成粉条。

红薯的吃法众多,洗好红薯大锅煮,煮好后或现吃,分红薯早的人家还把煮好的红薯送给邻居赏鲜,或切成条晒干以后慢慢吃。红薯切成块和小米熬稀饭或干饭是经常吃的。水平高的还会把红薯切成丝炒红薯丝吃。还有就是烤红薯吃。

红薯淀粉的作用就大了,当时农村逢年过节改善生活、办事靠的就是红薯淀粉和淀粉做成的粉条。淀粉在办事时打粉汤,天热了做凉粉;粉条用于做菜,如果只煮粉条,放上调料把水熬干,凉了后就成皮凉的样子,土名叫做皮渣,就是更为高级的菜了,能煮能炒,也能当凉菜,是招待逢年过节招待人的好东西。总之,红薯是当时农村的当家粮和改善生活的菜料。

红薯红呀,红薯白,

红薯能顶半年粮。

红薯红呀,红薯黄,

红薯稀饭老娘。

红薯红呀,红薯甘,

红薯条儿哄姑娘。

红薯红呀,红薯白,

红薯黑馒是干粮。

红薯红呀红薯美,

红薯皮渣待四方。

红薯红呀,红薯甘,

红薯粉汤娶新娘。

红薯红呀,红薯好,

红薯粉条好时光

人们只是根据情景吟唱歌谣的一两段。歌谣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解释,比如说,“红薯红呀,红薯黄,红薯稀饭孝老娘。”老娘年纪大了,牙口不好,只能吃软和的东西,但那时没有什么软和的蛋糕,鸡蛋要换盐,把鸡蛋煮了老人也不肯吃,没办法只好把红薯切成小块熬成稀饭,同时天也冷了,喝红薯稀饭还能暖人,白白的红薯块煮过后常是金黄色的,现在呢,蛋糕和鸡蛋是平常吃的东西,红薯稀饭成为老人的喜好。红薯条儿哄姑娘,是说当年家里没什么好吃的,只好把熟红薯切成的条儿晒干后让孩子们当零食吃,而现在红薯条儿成为孩子们吃腻了油炸食品后的喜;红薯黑馒是干粮,红薯片儿磨成粉后,做成的馍得趁热吃,凉了后红薯馒就成了黑的了,是吃多了烧心干粮,现在是人们改善口味的杂粮小馍。红薯粉汤娶新娘,当年用红薯淀粉做粉汤是很稀罕的,和粉条、皮渣一样,只有在办大事才出场,现在红薯淀粉制作的粉汤、粉条、凉粉、皮渣成为日常吃的的东西。

过去是五斤红薯顶一斤粮,现在是一斤鲜红薯卖着比一斤粮还贵,饭店里红薯苗做的菜胜过肉菜,真让人感叹世事沧桑。

上世纪八十年代最初,我们那一带实行责任制第一年,就改变了红薯半年粮的状况,红薯谣也就成为特定时代的一个记忆

羑河纪实系列均是原创

2016年10 月30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