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到底有多重要

2014-05-28 11:21 | 作者:十年河西 | 散文吧首发

真是风水轮流转啊,风水轮流转!

昨天晚上,在电脑前写字,他一连串的呼叫我根本没听到动静,气得他旋风一样从客厅旋转而来,门板发出嘭嘭山响,紧急的跟遭遇土匪攻山似的。原来,是手机电话提示需要接听。我对着他大发脾气:一个电话而已,用得着这样火烧屁股吗?大不了再打过去。你猜他怎么说:这半天没回应,以为你上月球了呢!说的轻巧,打过去?打过去不费钱呀?这论调也太有说服力了吧?!我无言以对,乖乖拿过手机接听电话。

大概昨晚坐的时间太长了点儿,里腰背酸痛腿抽筋的折腾没休息好,大清早赖在床上不想动,听到他那边有了动静估计去了厕所,于是,招呼人家过来帮忙:把拔火罐一个一个按在背上。并一再嘱咐:十五到二十分钟之间过来帮忙取下。他满口应着走向有电脑的房间,我知道这是他目前最享受的时光了。二十五分钟都过去了,还不见人来。隔着一间屋子,我发出一连串的呼叫,次数、分贝估计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我军被困请求部队增援的紧急状态,居然一点应答也没反馈回来,我这火爆脾气的:一个鲤鱼打挺翻身下床,白床单一个大鹏展翅把自己包裹严实,施展盖世武功凌波微步一阵风声掠过,人眨眼之间直窜他面前,用背负全套拔火罐的身躯挡住屏幕,努力调整一下积攒这么多年的深厚修养,长叹一声,给他背诵《弟子规》入则全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他直着眼睛一脸错愕,显然还有点恼羞成怒,惊呼:“我的大神……”急忙起身,手忙脚乱帮边我拆卸布雷,边为自己的失误寻找理由,问:“为什么?为什么父母呼,就得及时‘应’?父母呼,就不能‘想应再应’”?

他一系列的强词夺理,猛然牵动了我的神经,一个巨型问号快速在脑海里中沉浮:“是呀,人,为什么那样在意别人的‘回应’?!”别人的‘回应’对自己真的那么重要吗?

想到不久前读过的一本书,奥地利心理学家佛洛依德的《性学三论》。好像就是这一本,一同读的还有他的《的解析》及其他。

这都怪我,平时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读书也有点不靠谱,我读书基本和正常人不一样,别人读书大概是抱着一本啃,我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对书本产生的饥饿感一直没消失掉,很多时候采取几本书齐头并进的读法:外出时包里塞一本随走随读的;家里写字台上绝对打开一本精装典藏的;枕边随便翻一本能够催眠的;工作间藏一本赏心悦目的;随心所欲惯了,内容极易混搭,不过,这次应该没发生内容错乱情节断章记忆杂糅等现象。书里边讲到一个故事,无独有偶说到“回应”的重要性。

故事讲的是一个三岁男孩,被关在一间黑屋子里,他对着外边发出呼喊:“阿姨啊,和我说话!我害怕,这里太黑了。”阿姨回应他:“那样做有什么用?你又看不到我。”男孩回答说:“没关系啦,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

在一个幼童心目中,别人的“回应”能驱走黑暗、孤单寂寞和恐惧,把光明留在身边。

当我们对一个人发出呼叫信号,如果,不能听到他(她)的回应,会是怎样一种心情?他的毫无声息会像一颗炸弹炸烂我们原本不错的心情防护,一下子让自己陷入无状的坏情绪当中。根据本人出道多年的实战经验观察,由于没人“回应”造成的坏情绪,和其他原因带来的心情不爽存在本质上的区别,相较之下,其他事情带来的坏情绪更容易修补和消散。比如,丢失物品,上班路上堵车或者随处可见的大大小小的麻烦。这些事情引发的坏心情,一般能根据时间的推移或者自我调控自行消散,而得不到他人“回应”造成的坏情绪似乎更具杀伤力和连锁反应。因为,你的感情没能得到及时“回应”,你的思绪便会不由自主的长上一对小翅膀,这对小翅膀忽闪着带着你的思绪不断飘飞,它可不是好心的带你去遨游蓝天,领略什么高处不胜寒的圣美,而是一心把你往死胡同里带,它的飞翔毫无美感可言,大有不把你整七荤八素绝不善罢甘休的趋势。在情绪的领土上,得不到相应“回应”效果,如同一种武器——连环雷,一颗引爆一连串毁灭性爆炸事件连续发生,最终导致心情国土彻底沦丧,自我陷入为奴境地。

在某种程度上,“回应”是一种巨大的精神的力量,它不仅能带来光明,也能把一个生命垂危的人,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前几年,在我们居住的小城,一个女孩一度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深受人们戴和颂扬。在她身上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

女孩的父亲不幸遭遇车祸,生命垂危。医生诊断:即便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存活下来,也只能睡在床上成为植物人。女孩不肯面对这样的现实,在她心目中,父亲只那样年轻,那样充满活力,怎么能这样睡下去?!从此,十三岁女孩按照自己想法,实施唤醒父亲的计划:每天放学无一例外,她都要走进父亲的病房,和他说话,给他唱歌,读书给她听,或者为他表演在学校新学来的舞蹈。自己表现好时,会拿起父亲的手和自己的手为自己鼓掌,就像父亲健康时一样。她为父亲做按摩治疗,医生说,她的治疗毫无章法可言,她用自己的一双还算稚嫩的小手,从头顶到脚后跟,一寸一寸的抚摸和揉捏,边按摩边和父亲交流:是不是用力大一点好?或者力气小一点不会太疼?她用尽各种招数呼唤命悬一线的父亲,终于,在一年零五个月之后的一天,她的呼唤得到父亲的回应,父亲从昏睡中醒了过来。恐怕,这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最迟缓的“回应”了。这个关于“回应”故事,令我流下眼泪来。

《弟子规》入则孝第一句便是:“父母唤,应勿缓”,可见,圣人对于“回应”的问题,早已提升到如何做人的高度,一个孩子,尊重父母孝敬老人,最简单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就是及时“回应”,及时“回应”是尊重,是认可,也是基本道德标准。从中国传统文化到佛洛依德的“回应就带来了光”,无不体现“回应”在人际关系中起着多么重要的积极作用。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那么 ,人与人之间,要不要及时回应?该不该及时回应?

一般情况下,“回应”的速度要和广度要看彼此之间关系的厚薄深浅如何,要看彼此之间的联络处于主动还是被动。那些重视我们的人,会把“回应”我们,当做重要的事情来对待。

我曾这样劝过自己:一个人,如果两次没“回应”你,第三次就不要再联络了,留一次机会给自己的尊严。细细想来,这也未免有些狭隘。这种情况一般单指恋人之间,还能说得过去。因为,恋人之间的关系不同寻常,爱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以自尊和爱慕为前提的单一关系,尚且处在待定阶段,需要彼此坦诚,喜欢,以及深度融合为基本操作素材,未来的两个人,不是走向携手人生,便是形同陌路。这样的一种人际关系不同寻常,所以,更加需要用心灵体味和感知。如果,他在乎你,像你在乎他一样,看到你的信息,就算当时确实分身乏术,过后也会有所解释,以便得到你的理解和体谅,这是他对你们之间感情最起码的认同和尊重。否则,那就应该认真考虑一下:是否有必要继续维持下去?也许,他的不‘回应’已经告诉你最好的结局。

我一向天真的以为:亲人和朋友之间,多少年下来,完全不用这样多思多虑。一个电话打不通,我往往会大度的接二连三的打过去,甚至转着弯也要打通——因为担心她(他)。

有些人根本没法想象,突然失去一个人的消息,具有多么强烈的破坏力。意外和突发事件造成的不幸带给人的不仅仅是打击、担忧和恐惧,更多的是心灵上无法弥补的脆弱和敏感。每个人经历不同,感觉上差异是在所难免的。我的婶婶,因为经历叔叔突然遭遇车祸不幸去世之后,整个人突然改变。以前那个云淡风轻贤淑温婉的女人突然不见,变得紧张、惶恐,甚至神经兮兮起来,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傍晚,等堂弟一个报平安的电话,他的电话不打过来,她会一夜无眠。

我的父亲和大姐均是突然离世,一个电话打过来,我再赶过去时,亲人早已生死相隔。经历过至爱亲人的突然逝去,我原本易感的心变得越发敏感和脆弱,朋友或者亲人,在平常的日子里,可以相互缺少联络,可是,不要电话打不通。一个电话不通,会担心到整个心脏都缩起来。越是打不通她(他)的电话,心里越是恐惧到难以自控。一个打不通的电话,常常会坏掉我一整天的心情——无法安心工作。所以,知道自己这样的一种情况无法排解,很多时候,要克制自己,尽量减少主动给人打电话,不打不是不关心你是否安好?不打,实在害怕电话那边没人“回应”。没人回应,你可能安然无事,而我却要陷入可怖的心情漏洞,这漏洞像一张恐怖的大口吞噬我的安宁。从来没有过,不回复别人电话的经验。从来没有。无论这个人和我关系亲疏远近,只要看到就会接听。如果,当时由于种种原因没接听到她(他)的电话,过后一定要一一回复。即便是那些烦人的直销电话,我都会告诉他:不要再打了,我真的不感兴趣,让他死心塌地的受到拒绝。

很多时候,因为打不通亲人或者朋友的电话,会气急败坏的发作,一连串的追问以至于——忘记最初为了什么要打那个电话。终于,有一天,朋友用行动提醒我:即便你们是多年的朋友,你在她的心里,并不像她在你的心里那样重要——所以不必回应你。

突然感到难过。那样真实。

一个人,不能及时回应你的感情,只能说明这一点。想要了解我们在别人心目中占有怎样的位置,真的不需要花费太多功夫,两个电话过去,没一点儿“回应”的话,第三个不要再打了,一切都已明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