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脚医生老毕

2018-03-04 10:31 | 作者:文生 | 散文吧首发

羑河记实之六十八

赤脚医生老毕

文生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之前在农村生活过的,一定对赤脚医生不陌生。我也不例外,七十年代末我们常唱从电影里学会的歌:

赤脚医生向阳花,

广阔天地把根扎。

一针银针治百病,

一颗红心呐,一颗红心,暖千家——

儿时的我,和赤脚医生没少打过交道。有一段时间妈妈领着我去按时扎银针,指望把耳朵治好;也扭过脚,让乡村医生揉揉就好了;感冒了,听赤脚医生指导,服一付姜汤,捂上被子出一身汗就好了;脚冻了,用少许酒涂在患处反复轻揉……,还有吃糖球、打各种预防针……

当时农村是普遍的贫困,常连一副中药也开不起,往往是小病顶大病抗,因为乡村赤脚医生的存在,至少头痛脑热的小病,可以不出村,花不了几个钱就能得到治疗。

乡村赤脚医生的产生,农民们认为是毛主席关农民的结果。农村的小孩都知道他老人家说城里的医院是为“城市老爷”服务的,一般农民是进不去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毛主席听取卫生部的汇报,认为医疗资源集中的城里,广大农民缺医少药,是“城市老爷卫生部”,应该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中去,作了“要培养一大批农村养的起、用的起的医生,为农民看病服务”的“六二六”指示。一月后,再次听取汇报,认为动不动就检查的治疗方法不适应农村,医学教育时间也太长,传统医学是口传心授,高小毕业生就可以学了,主要是在实践中提高。

赤脚医生的产生,也是实践的产物。上海有乡镇为了解决农村缺医少药的困境,于1965年办起了速成班,学期四个月,学一般的医学常识和常见病的简单疗法,学员也很下功夫学习,回到农村受到农民欢迎,后来称为“赤脚医生”,经验登到1968年9月14日的《人民日报》上,毛主席看了后,批示“赤脚医生就是好”。于是赤脚医生大面积推广开来。

当时全国各地在县一级人民医院、公社卫生所的基础上,在生产大队建立了卫生室,建立了三级卫生体系。赤脚医生主要在大队卫生室工作,培训学历也由小学文化陆续提高到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生,教材主要是《赤脚医生手册》,经过半年左右的培训,在老医师和老中医带领下实习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独自上岗。值得说明的是,《赤脚医生手册》广泛发行,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对外发行。

这样,赤脚医生队伍迅速壮大,几年后,基本上每个大队有了自已的赤脚医生,有的还不至一个,也是农村回乡知青的一个路子。农民有个头痛脑热,到大队卫生所看病,药费先记下来,年终从工分中扣除,条件好的村,还分诊、疗室,五分钱的挂号费也不收。

赤脚医生还是农民的身份,平时还要下地挣工分,谁家有病人,大队里的喇叭一叫,就从地里赶到大队卫生室看病。

赤脚医生的医疗方法很简陋,一个医箱里放着简单的器具和常备药:酒精、针剂、红汞、碘酒、消炎药、阿司匹林、止痛片、打虫药等等,也就处理点小伤口、打蛔虫、治感冒等,以及对病症作出最初判断和处置,告诉农民去公社卫生所、市里的医院看什么科。

赤脚医生两件宝:一是银针,二是草药。草药是采、种、购结合。

赤脚医生开药,常常从瓶子里倒出两天或三天的药,用纸包好,告诉农民啥服。过两天病好了就不用再开药了,还不舒服再开点药。不象现在,一开就是几大盒几大瓶。

其实常用的老药不值几个钱,可现在不容易买到了,这是因为老药价格管的过死,于是便宜的老药就没有厂家做了,结果人们只好花大钱买那些经过华丽包装的所谓“新药”。应该让那些老药走市场价,起码比起那些华丽包装所谓“新药”便宜的多了。

现在我年纪也大了,也离不开药了,购药时,只能不好意思地在药柜的最低处寻找自己要的老药。药柜上面也有同样的“新药”,但包装华丽,购这样的药,其实是把救命的钱,用在包装、广告和推销费上了。这也使人怀念当年赤脚医生开药的往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赤脚医生称谓取消了,他们得经过考试,取得资格,认定为乡村医生,才能继续行医。这时候许多经过正规卫生学校学习的新一代赤脚医生,经过考试成为乡村医生,而行医多年好多老赤脚医生因年纪大了,没能通过考试,失去了行医的资格,只好种地或打工,还有的以咨询的方式指导人们买药。

我们石林黑塔村有若干赤脚医生,老毕给我的印象很深,他在市医院经过培训后行医,虽然文化不高,但技术是不错的,还能动个小手术,曾亲眼看着他给一个叫毛旦的同学拔牙。但在凭工分吃饭的时代,他贫困的家境得不到改善。

分田后,老毕在种好地的同时,也采、种药材,后来盘下了队里的仓库住,在仓库旁边盖起了自己的诊所,还给只会在地里干活的弟弟娶了媳妇。

种药材很不容易。有人想种,他也指导。但是,种药材风险很大,种好了是药,种的不好或找不到销路,就不如草了,这样他在承担个人风险的同时,还要承担别人的指责。

八十年代初,我可以顶班到城里工作,但办手续的时间极为紧张,说是三天时间,实际除了在路上的时间后只有一天半。

老毕帮了我家不少忙,作了一系列安排:大队里开证明;到市里的医院体验,凭着他熟悉体验流程,体验还算顺利;同时安排家里拉上粮食到公社粮站交属于我家交的公粮,凭他看病积累下的人脉,也顺利地把公粮交了;然后到市劳动局办手续,这样一天时间就把这几样重要的事办了。他说,明天到公社里先找村里在公社里工作的老合,让他帮忙找书记签字,再到派出所办了手续就行了,办完事不要回村,直接在公社坐汽车到汤阴,赶快坐火车连回太原办手续。

我们说不知道该啥感谢他。老毕说,都是乡里乡亲的,不用客气,能帮一把是一把,你家老大也可怜,本来就不好,再耽误了上班,就更不好了。他还说,有好些人在招工、参军、考学时,就是因为手续没办好,把前程误了,落下了心病。身上的病痛好治,心里的病难治啊,这样的事他见多了。

后来,老毕到城里开了药辅。现在人们有头痛脑热的,不想去医院,常去药铺买非处方药,西药一般是广谱药,说那儿不舒服就可以买到相应的药了;但中药要求就高了,阴、阳、虚、实、湿、温、凉、风、寒、郁、散……,不望、问、闻、切一番是不行的。老毕的药铺因价钱公道,本人又懂药性,生意不错,后来把老婆孩子接到城里,孩子们也到城里念书了,不要忘记上世纪九十年代那会儿在城里读书的不容易,单是借读费就不是一般人所能负担的。

赤脚医生现在已成为历史。尽管赤脚医生现在看来有很多不足之处,只经过期的培训,也叫医生?也能看病?要知道,现在象样的医院,一般的本科生是进不去的,硕士生也不容易进,博士生才可以。但在当时,即是保障贫困的农民们一般小病能得到最低成本的治疗,总比没有强。也正是他们,使卫生防疫在短时间内得到普及。

就是现在看来,当年的三级保障有可取之处,小病在基层治疗,大病才去大医院。小病和许多慢性病开的药,可以在基层解决,不用动不动到大医院看。现在人们动不动就去大医院,医院动不动就检查,其实是在浪费资源。

医疗,始终象大山一样,压在人们头上,人们希望象当年那样,起码看病方便。

多年后,我还记着老毕说的话。

岁月也使我懂得了:医药能救人,但社会让人办事方便,更是在救人,是在救心病。

羑河记实系列均为原创

2018年2月17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