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

2013-11-07 15:48 | 作者:恬淡如菊 | 散文吧首发

数年前,为完成学历进修,她曾经在一个城市断断续续流浪了三年。从漫无边际的琐碎忙碌中抽身而出,偷来一段一个人的时光,重返象牙塔,心里常生出莫名的雀跃,这些时光像滤过林梢的阳光一样闲适,像掠过晴空的飞一样自由。

在高速公路疾驰的汽车上,看隔着车窗向后飞奔的风景,她不禁想起了小说《你以为你是谁》中的那个女人。她和心仪的男人度过了美满的一天后,便远赴异乡,嫁给一个外国同行,献身于事业。他们不要孩子的纠缠,不介入庸常的关系,连发梢也不想沾染烟火的气息……她想,这样的日子,固然清静无扰,但却少了那么多的天伦之乐,只能要一阵子,因为她怕,怕心在远离紫陌红尘的地方会结成冰块,无法融化。

漫步在法国梧桐的浓荫下,看操场上挥汗如少年、图书馆里埋头疾书的学子,听草坪间飘来的名曲,一种久违的欢欣油然而生。仿佛一个飘渺的就在指尖可以碰触的地方。课余时间,她可以和同学结伴,也可以天马行空,淘碟、租书、睡懒觉,满大街找小吃,至今她还记得那家小餐馆的菜肉丝面,当她风卷残云般地吃完了一份,还不过瘾。

第一次的古文学课,学员被安排在老校舍里,是一排平房,青砖黛瓦,台阶下甚至还生着斑驳的青苔。讲授古文学的是一位四十出头的教授宋,有一手遒劲有力的字,声音不大,却深沉有力。课后喜欢和男学员们侃大山、吞云吐雾。记得一次课余,不知谁开了个头,大家一起唱起了歌,唱完了宋为我们鼓掌,说不管唱得好不好,要的是无羁地表现。这时候,一个女生俏皮地说:还是请宋老师讲课吧,因为说的比唱的好听。大家一阵哄笑,也渐渐喜欢上这个教授对于文本的独特解读,连平时打瞌睡、发信的人也两眼发光,就在这样的氛围里,害羞的她也渐渐活跃起来,其实她本来就是喜欢文学的女子啊!

那天,班长提议去聚餐。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心无芥蒂,所以兴致都高,男生推杯换盏,女生放开歌喉,后来又去跳舞,她从没进过舞厅,但在他们的带动下很快学会了慢四。当宋第二次请她跳舞的时候,突然问:你知道我为什么请你跳舞吗?这样的突兀,让她有点茫然。他用只有她听到的声音轻轻地说:因为你很有灵性,我喜欢你。在萨克斯的旋律里,在闪烁的霓虹里,眼前的人才一点点在熟悉,更多的是陌生,她无法用语言来描绘当时的心情,而这样的感觉,长长的一生也许只有一次。

十年前的她,青涩未褪,经年之后,当她真正懂得了异性之间的情感,能大大方方地对异性朋友说“喜欢”的时候,才明白,“喜欢”是个多么好的词语啊,它囊括了一切让人舒服的感觉,而当年的她把“喜欢”理解得太狭隘,因为狭隘而拘谨,因为拘谨而疏离,所以她给他的回答只是沉默。从这样的遇见中,她看见了不成熟自己

人生该有多少的遇见,隔着岁月的烟尘,她记得长发及腰的时候第一次相亲遇见的那个男孩,戴着眼镜、温文稳重,她看见了那个还沉沦在幻想中的自己;她记得信息技术考试时遇到的那个老师,虽然她手忙脚乱,但那个老师还是网开一面,并让她平时多接触接触这些电器,她体会了感动;她记得在异乡的街头买水果,还差好几块钱,那个女孩爽快地答应欠账,她读懂了自己的小窃喜——看来我是让人信任的人啊;她也记得那个女摊主,因为价格的拉扯,言辞刻薄,伤人伤己,她看见了人性的层次。

“我来自偶然,像一粒尘土”,那么人与人之间的遇见在宇宙中就像两颗尘埃的碰撞吧。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那么多的遇见,有的遇见是短暂的交集,有的遇见仅仅是一面之缘,惊鸿一瞥,很快便失散在汹涌的人潮里,消失在彼此的世界里,永不相逢,正因如此,这些遇见才被赋予“禅”的意味和“戏”的感觉。但值得庆幸的是,她更多地记住了别人给的暖,她想,这些暖才是人们即使在坎坷的路上依然微笑的理由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