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华:手书长卷,韵墨相融

2013-06-13 08:11 | 作者:研墨 | 散文吧首发

品着杯中的清山绿水,听着刘利华先生吹奏的葫芦丝曲,欣赏着刘利华先生的书法作品,如果再焚上一炉香,真是此曲此景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啊!

刘利华先生是那种性格、好、言语乃至穿着都是很传统的人。性格豪放,真诚爽朗,为人不苟,论艺不伪,谈吐风趣文雅。其实他不但是书法家,更是音乐演奏家。他吹奏的是古典的葫芦丝,吹奏技艺炉火纯青,一伸手,一出声,便知跟他的书法一样,是从小练就的童子功。听刘利华先生吹奏来,一种空旷、安静、悠远渐渐袭来,似离人在幽泣,如袅袅青烟轻柔,飘逸,一幅烟朦朦的凄美画面浮现眼前。如李白诗曰:“欲叹离声发绛唇,更嗟别调流纤指。”听的人如痴如醉,听的人肝肠寸断。真是“利华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漫漫。”

卓越的葫芦丝吹奏技艺和对书法常年的临池不辍,以及较深的音美艺术底蕴成就了刘利华先生淳朴自然的书法造诣。他由颜入手,转学魏碑及欧体,对宋、明、清,各朝大家都有猎涉,在临摹古帖时,他从来都是以崇敬之情,用心去品读古人写作时的背景、心境及笔法。意先笔后,就是他常说的临帖的过程就是采气的过程。观他的作品,遒劲钢柔,格调高雅,意韵深远,无不是按照心迹与个性书写的。所谓“书由心画”,大概如此吧。在他的作品里,你可以读到音乐、诗歌,古典悠扬,荡气回肠;可以看到舞蹈,飞花乱坠,酣畅淋漓。精心体察,反复玩味,由里及表,笔笔透入纸背。他博览群书,以养其气;演绎音乐,以养其韵。书法能够写出音乐的形象,表现音乐的灵魂,二者完美结合,是一种观赏性极高的艺术形式。使他的作品无意而皆意,无法而皆法。刘利华先生书房里珍藏了一幅小楷书法长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密如蚁点般写在一帧18米左右的直幅上,每字不到两毫米见方,芥子般大小,每行字数达数千字多,而且全凭目测写就。实在说来,这些尺寸上的条件也许有人努努力也能够做到,那些微书家们甚至可以写得更小,可以肉眼几乎不辨。但难能可贵的是,刘利华先生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的每个字仿佛都赋予了生命一般,个头虽小,但个个精神饱满,有血有肉,全篇作品简直构成了一个威仪无比的“金刚军团”,咫尺而有千里之势,与秦兵马俑一号坑6000余兵马的仪仗阵容相比毫不逊色。那唯美的书写,字字在舞蹈,字字在吟唱,字字弄轻影,美的不似在人间。 佛家说:一沙一世界。刘利华先生在每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究竟倾注了多大的愿力和虔诚,构成如此恢弘庄严的一个心灵教场,这是常人不敢想象的。

刘利华先生才情卓然,对于书法这样修炼心境的艺术,刘利华先生言“书法为心法,由心而生,书为心画。”他常说“要沉下心来多临古,多学习,要学的还很多,不敢有半点懈怠。”刘利华先生潜心书写,低调做人,很少参加应酬,部分时间都在习字临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近乎于一种宗教的崇拜,就是他所言“技近乎于道” 。他经常讲“传承”,创作中尤为讲究古法,又不乏新意,形成一种开合有度,挥洒自如,结构舒展,沉着痛快的风格。张旭观公孙舞剑,顿悟草书之法;郑板夜抚妻身,而得画竹技法;而刘利华先生抚葫芦丝吹奏,更是音乐书法两种艺术形式的真正交融,是对艺术的一种全新的理解、把握与重新阅读,是一种审美方式的突破与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是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多角度审美意识的一种审美方式的重构,丰富了多维审美视角,非常适应当代审美需求与发展。两种艺术门类的组合最忌讳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两层皮现象。而刘利华先生音乐书法却较好地做到了真正的相互糅合,就如音乐与舞蹈的水乳交融,随着音乐节奏去书写,开创了书法审美程式的变革,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与探索,并且这种创新和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将音乐与书法的契合发挥到了极致,酣畅淋漓、美轮美奂、荡涤灵魂。

痴心书艺几十余载,刘利华先生心态平和,从不自矜 。在他身上更多地承续了古代文人的雅致情怀。他是在以书写乐意,以乐抒诗情,作品中充满了本真。归根结底,得益于他自身的文化学养与文人情怀。他把心中对美的那份追求和意绪发抒于韵墨之间,创作上有热情,思虑中有静气,有了这种轻松坦荡的人生吐纳和情怀,由此促使其艺术风格上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平实与深沉。作品里自然流露出可读可赏、舒卷自如、耐人咀嚼的静雅之气。其作品让人看得进去,能享受其深韵。

假以时日,无论是书还是音乐,他都会有大成,我深信。简赘数语,以表祝愿之忱。

心已静,人未老。曲未散,意未尽。

释一尘

癸巳年初作於长安惜韵轩

(释一尘简介:原名刘忠涛,号悟道青云,男,汉族,1985年11月20日出生,陕西安康人。中国民盟盟员,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诗词学会组织部部长,国际美术家联合会特约文化艺术评论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