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中国桥梁》有感3

2011-05-08 11:54 | 作者:绿色钢琴 | 散文吧首发

越来越佩服中国梁人的胆识与创新精神。东海大桥,不是建在江上,也不是建在河上,而是建在茫茫大海之上。32。5公里,8721个桩,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是定位问题,中国工程师们首先想到的是依赖于美国的GPS卫星定位系统,但是当时正值美伊战争,美国卫星几乎每天都在调整角度,于是捕捉卫星又成了一大难题。经过刻苦攻关,桥梁人发明了海上GPS卫星定位系统。然而,问题却接踵而至。东海海域不同于其他地区,海底沉积了厚厚的淤泥,这就意味着,海底打桩根本达不到岩石层,而且海流湍急而且极不稳定,很容易将桥桩平台冲塌。于是,桥梁团队又一次陷入了困境。当时的刘先鹏任省局副局长和东海大桥建设的项目经理,面对种种质疑,他依然辞去副局长职务,并撂下狠话:“不成功,便成仁。"有人说过,桥桩平台的倒塌是一次伟大的失败。没错,正是因为这一次失败,激励着刘先鹏不断去证明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将主塔墩1786根钢护筒打入水中并将其作为永久支撑,国际上允许的桥桩缺陷率是2%,而东海大桥,每一根桥桩的缺陷率都是0%。

锚碇之于悬索桥,好比桥桩之于斜拉桥,被誉为“神州第一锚”的润扬大桥,它的南北锚承受了整座大桥68000吨拉力。它的建造,承载着桥梁人将脑袋悬在裤腰带上的决心与勇气。当时的施工地点是在50米深的地下,50米,16层楼的高度,施工地点距离长江水也不过70米,一旦水压失控,地下施工的100多号人将被活埋!面对人心惶惶的局面,总工程师林鸣拿来长板凳:“我陪着你们!”就这样,一百多天里,他每天都工作在施工前线,稳定军心,“神州第一锚”圆满竣工!

西堠门大桥,缆索桥,由于地理条件和水文的限制,注定西堠门大桥的缆索不能通过传统的船运方式从一岸抵达另一岸,于是工程师们大胆采用直升机空运方式,顺利将缆索送达目的地。四渡河桥,创新精神体现的尤为明显。处于深不可测的峡谷地带,工程师们突发奇想,用火箭炮将缆索送到了对面。开了国内外火箭炮送缆索的先例。美国建桥协会对中国桥梁人这种创新精神给予了高度赞誉。

做大工程,就要敢想,敢做,敢于创新。冒风险咱不怕,摔倒了咱照样站起来!我想,这就是中国桥梁人的精神吧!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采用的是吊装合龙技术,即两岸同时建桥,最后在中间将桥接为一体。挪威曾经建过一座跨度为301米的合龙桥,当时采用的石头是一种很坚固的特殊材料,是从美国经大西洋轮渡过去的。如今中国要建一座跨度为330米的合龙桥,很多人也考虑从美国调运原料,但是中国工程师们的思维永远给人以惊喜。他们决定采用钢箱梁吊装合龙!于是,一座貌似小型航天母舰的钢箱梁于重庆岸边入海,经历重重攻关,吊装成功!

中国桥梁的建设汇集天文,地理,水文,物理领域的各个层面,中国的桥梁人样样钻研,样样精通。在工程建设方面一丝不苟,中国的桥梁人,好样的!

未完待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