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的飞跃

2011-09-25 17:49 | 作者:山野听风 | 散文吧首发

话说30多年前,我们村前的一座石头,被突来的大水给冲毁了,哪可是全村通往外面世界的唯一出路。集体没钱,大队领导便发动群众捐,但桥的大小关乎负担的轻重。原来只有两米多宽,书记坚持扩到6米。老百姓议论纷纷,还想跑汽车呀。但,讨论来讨论去,最后还是书记拍板定案。于是,大家勒紧裤腰带修了一座长30米、宽6米的三孔石拱桥。现在,村后的花果山发展成了旅游景区,这座石头桥不但跑汽车,而且有时还发生堵车呢。谁能料想到现在呢,但我们的老书记确实想到了。

五、六十年代,流行一句话,很能说明当官的所用的出行工具。叫:省委书记帆布篷(北京吉普),县委书记130,公社书记嘣嘣嘣(拖拉机),大队书记两腿拧,普通老百姓的就不用再说了,主要交通工具就是“11”号,也就是人们的两条腿。由于“文革”等原因,这种状况一直到70年代几乎也没什么改变。年轻人,譬如我们学生,上学就像《南征北战》里所说,用腿也要战胜敌人的汽车轮子。于是,10多里的路程,背着粮饭或书本,靠两条腿终年奔波于学校与家之间;年纪大的老太太出门更不易,如果有非去不可的亲戚,就让男子汉准备好独轮车,上面放条棉被子,推着去。由于偏沉,所以男子汉们需偏着车推,以保持平衡。有自行车么?有!据我所知,七、八百人的小山村,有自行车的也就三户,一户是书记,一户是煤矿老工人,一户是村里的兽医。所以,那时,借自行车,比现在借汽车要难的多。特别值的一提的是,我们村那个兽医,为了不借,索性把后面的坐架给撤了,在村内引起不小的轰动。为此,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秃尾巴——老兽。但,车子是人家的,人家不愿借,你管得着吗?有本事你也买呀?但,买自行车谈何容易,即便你托关系弄到自行车票,100多元的车款,那可是个天文数字。正因如此,所以,有的女姑娘找婆家的时候,自行车成了“四大件”当中最刻薄的一项霸王条款,非它不嫁。

小山村里,车迹罕至。如果偶尔来辆车,别说小轿车,即便来辆运货的卡车,也惹的妇女儿童前来围观,就像今天围观明星似地,有的动手摸一下,有的还偷偷爬上去,过一下坐车的瘾。山里人没见过世面呀。

八十年代中后期,生活发生根本性好转。吃不愁、穿不愁了。自行车也进入寻常百姓家,而且动辄买名牌,什么“永久”、“飞鸽”、“凤凰”等轻便小轮自行车,那是女孩子的抢手货;男爷们要带人,甚至载东西,就买大轮的,如“泰山”或是“国防”什么的。九十年代初,出行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摩托车开始流行。但这种交通工具,时兴没几年便被淘汰了。原因是速度太快,喝了酒骑车太危险,不符合农村实际。虽然说的不全对,但自从有摩托车以来,造成的伤亡是有目共睹的。据说,我们那里第一批买摩托车的还剩一人,且双腿残疾。

幸好,公共交通发展起来了。路近点骑自行车,路远点乘汽车、火车。还有骑摩托车的,据说都是不怕死的。

自己坐公共汽车,是八十年代初期上高中的时候,车是定点定时发的。司机、售票员相当的牛,也许看你是农村人不顺眼,也许你的那个地方做的不合她的口味,反正,她不拿正眼看你。口气生硬,态度粗暴,“快点!快点”“慢什么,开车啦”。旅客们坐车交钱,不欠她什么,为什么这么凶。后来才知道,那是国营企业的通病。后来考上大学时,坐汽车成了常事,有事也碰到不顺心的事。有一次,看到售票员,训一个腿脚不利落的老太太,我就挺身而出了。后来的战况如何,早已忘却了,但我写的《乘车印象记》,现在依然保存着。回想起几十年前乘车发生的事,真像做了一个,一个铭记时代酸楚的梦。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如今,人们已不再为出行发愁。特别是我们市,交通运输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公共汽车。于过去不同的是,公交车或是承包、或是个人买的,服务水平都没得说,用一句行话:宾至如归啊。扶老携幼、帮东帮西,随叫随停。乘客都是上帝啦,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尤其要捎带一笔的是,听老家来人讲,不到200户小山村里,仅私家小轿车就有30多辆了,我真不敢相信,但也是实事。

在农村,上了年纪的人,看不惯年轻人的朝三暮四、异想天开,常奚落道:看把他能的,想上天啊!在他们的老脑筋里,上天那是神话故事;空中飞翔,那是儿们的事。可现在宇宙飞船早已进入外太空,庄稼人坐飞机旅游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再问他们时,他们便朗朗大笑:世道变啦!世道变啦!

的确,世道是真的变啦!

所属专题:2011国庆节诗歌散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