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智慧

2011-05-11 08:07 | 作者:土人 | 散文吧首发

读书的人有两种,一种获得了思想的启发,变成一个智慧而快乐的人。一种丢掉了自己的思想,把自己变成一个生物内存。

读书对前者来说是一种愉悦的享受,他们通过读好书而倾听优秀的思想;他们也许无法和先贤谋面,但经由书籍和大师对话。

知识如果不成为人生的智慧,那么知识就只是一件装饰品。那些满嘴说得都是别人书里话的人,他们的作用不及于一张电脑存储卡。身体丑陋者需要一块遮羞布,而思想贫乏者,知识正是他们的遮羞布。一个人,再多的知识,如果不形成自己的智慧,那就仅仅是件可以炫耀的衣裳,智慧才是美丽的肉身。

每一次面对座座青冢,我们都会心生感叹,所有的有形,即便现在再坚固也终被时间毁灭,惟有精神、人类世代相承的优秀的思想永存,激励着人类前行。

有思想的人被尊为智者,智慧的学说叫做哲学。许多人喜欢谈哲学,哲学在他们那里成了干瘪、抽象的概念,他们在概念的堆积和推理中寻求虚拟的快慰。

没错,哲学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被称为形而上学。但哲学之所以形而上,不仅仅因为它不研究具体的科学,更重要的是它是研究人类心灵的科学、是智慧之学。

我们的生活点滴中无不蕴含了哲学的踪迹,充满了智慧的火光。我们通过哲学思考去接近于人类的理性,获取智慧的快乐,实现人生的圆满,这正是哲学的意义。

但如果让我去比较读一本哲学书或者去倾听一位年迈农人的絮语,我更愿意去体会后者,实际上每个老人都是一本哲学书。学者的哲学溢于言表,而老人则用行为体现哲学。

子曰: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何以不逾矩,是因为他们参透了人生,谙熟了人生之道。何以随心所欲,因为那颗心已经皈依了造化,和造化合而为一。

评论

  • 最真实的人:是啊!子曰: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何以不逾矩,是因为他们参透了人生,谙熟了人生之道。何以随心所欲,因为那颗心已经皈依了造化,和造化合而为一。实际上每个老人都是一本哲学书。学者的哲学溢于言表,而老人则用行为体现哲学。是啊!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则是一套哲学。
    回复2011-06-17 19:21
  • 雨后彩虹: 子曰: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何以不逾矩,是因为他们参透了人生,谙熟了人生之道。何以随心所欲,因为那颗心已经皈依了造化,和造化合而为一。文章写得太好了。 其实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哲学,只是有些人善于总结,有些人默默一生,像粒微,像大雪,不留痕迹地离开了。人生本身就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哲学。
    回复2011-07-09 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