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

2011-05-03 14:03 | 作者:土人 | 散文吧首发

最近流行打坐,于是某铭名士云集,豪车塞道,风雅异常。

查阅资料得知,打坐原是我国古代一种养生健身法。闭目盘膝而坐,调整气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

首先是调整气息出入,我臆度调整的方法应该是意念控制,说白了就是内心不断告诫自己采取一种规律的呼吸方式,如同失眠的人不停告诉自己啥也别想,马上就睡着了一样,这种方法的结果一定是一宿都睡不着。其实,当你不断告诫自己的时候,你并没有安静,而是另一种烦躁。只不过是以一种情绪填塞另一种情绪罢了。

再说说如何做到不想任何事情。按照道家鼻祖老庄的理论,无为而无所不为,不作为其实就是一种作为。大家现在可以想象一个教练在引导大家入静,他神态安详的打坐着,口中念念有词:“好,大家注意,从现在开始不要想任何一件事情,全神贯注,让自己安静下来……”全神贯注?全神贯注什么?全神贯注本身不就是执着于一念么,那个一念本身就是一种情绪或者一种状态。那怎么可能是不想任何事情?相反,不正是要大家一定要想这么一件“不想任何事情”的事情么?让自己安静下来,不正说明你没有安静么?

俗话说,道家青牛骑出去,佛家白马驮将来。但就打坐而言,两者表象却比较接近。道教把打坐叫“盘坐”、“静坐”,在佛教中叫做“禅坐”或“禅定”。据推崇者介绍,打坐既可养身延寿,又可开智增慧。仔细想来,养身延寿纯属扯淡,谁搞过临床试验?可有权威机构鉴定?佛道喜欢择幽僻高远之处建庙筑观,我不知是远离尘嚣的空气、绿色天然食品所赐,还是打坐的功劳,抑或者是佛道之人营养匮乏,弱冠亦有老髯病孱之象?无从考证。

再说开启智慧,我想,近代智者大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我们直接去看看公认的智者先贤老子和孔子,他们的理论哪个是打坐得到?哪个又不是靠他们体察万物、勤于思考得来?如果说打坐是无为、什么都不想的话,那还真不如找个地方去酣睡。近日听说某铭打坐者众,我笑,好一个睡觉场所。不是睡觉(jiao),是睡觉(jue),睡着觉悟。

其实,打坐哪里是无为静修,那其实正是卧薪尝胆、是利刃剜心、是断牙吞肚,表面的宁静下掩藏的恰是一颗蓬勃激荡的狼子雄心。宋文天祥《遣兴》诗之二:“莫笑道人空打坐,英雄收敛便神仙。”打坐的意义仅在于所谓英雄放下屠刀试图成为神仙,但正在打坐的人永远只能是英雄而绝不是神仙。因为超然物外的神仙是不需要去刻意入静的,他就在静中。

宋代苏东坡喜欢参禅,有一次和佛印一起打坐,苏东坡觉的身心舒畅,就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的坐姿如何?”佛印说:“很好,像尊佛。”苏东坡听了很高兴。佛印便问东坡:“学士,你看我的坐姿怎样?”苏东坡想嘲弄佛印,马上回答说:“像牛粪。”禅师听了也很高兴。

苏东坡见佛印无以回答,以为赢了禅师,回家后兴奋地对苏小妹说:“今天我终于赢了禅师!”苏小妹听他的叙述,正色说:“哥,你输了!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自己是什么。禅师的心中有佛,所以他看你像佛;而你心中只有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

你心里装的什么,你才能参到什么。其实,坐禅不坐禅或者怎么坐禅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参了什么禅?如果以坐禅为时尚,六根不净,满脑子功名利禄。禅好比浩荡空的一轮明月,它虽好,但并不适合你,你也并不是真的想拥有它。

老人们说,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自己把事情想明白了,才能平心静气。其实禅的境界很简单,解脱生死、忘却名利、才能拥有以宇宙为怀的大胸襟。我们做不到,抖不掉身上的凡尘,放不下心中的块垒,却硬要附庸风雅折磨自己去打坐入静,何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