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两江小吃

2011-02-22 10:22 | 作者:一枝笔 | 散文吧首发

莫喜生

临桂县义江河边的两江古镇,是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古树参天,车水马龙,商贾如云。还在数百年前,这里就是出入融安、融水,灵川、龙胜的交通要道,商贸交易范围远的可达湖南、广东。古往今来,繁华的集市,忙碌的商贩,朴实的村民,都在全力打造古镇诸多品牌,如:铁器加工、木材家俱、成品衣物……,同时,也推出了颇具本地特色的各类小吃,如:牛血,松糕、汤圆、米豆腐,剔河螺,马蹄糕,其中,名气最大的应莫过于米粉酒了。

在两江,经营小吃的师傅,一般都不挤身于闹市街头,只须在圩亭的边缘,闹中择静,一两顶遮阳伞,三四口大铁锅,五六条长板凳,八九位圩民或外地客商,分座在方桌两旁的长凳上,你方食罢我登场;精于小吃生意的主人,不像豪华酒店和时尚酒吧门前的迎宾小姐那般光鲜照人,目不斜视,专心致志做手上的活路。你看那些腰系围布,衣着整洁,动作利索的大嫂或伯娘,她们操着有本地特色方言:“大哥”、“表”“——来一碗吧!”语辞之中,绝无强人所难之意,但你实在不忍心挪步。于是,你坐下来,“米豆腐,——来一碗”,“上一碗牛红”……摊板上,佐料之多,目不暇接,酸辣咸淡,葱花蒜米,炒花生,葫椒粉……任你选,由你加。不贵的一块钱,会让你觉得囔中之物,恰到好处。品尝完毕,正抬脚欲走,大嫂和伯娘微笑提醒你:“可别一人独享,忘了妻小啵”,这样,如初醒的你,再加一块钱,她会把四块方方正正,晶莹剔透的米豆腐和一小包已调配好的汤料交到你手上。晚上,你得到的绝对是赞口不绝的“模范丈夫”或“妈妈”之类甜言蜜语,其实,享尽口福的还是你。

在两江古镇,品尝小吃分季节时令,天有冬天品种,天有夏天的吃法。制作水糕的李家妯娌,其手艺精巧独特,不但把前辈们的技艺继承无遗,而且发扬光大。夏季时候,她们每天卖出的水糕都在四、五百个以上——虽然一个水糕,比啤酒杯大不了多少,但是小吃讲究的是品尝,而不是吃饱;冬天的时候,妯娌两人制作的是马蹄糕,白里带黄,酥香可口。二十年前,五集电视连续剧《风桂林城》里,寒风凛凛中,一个挑着木头担子,在两江头,街头巷尾,沿街叫卖的老师傅,就是她们的公公。

传统食客推崇桂林米粉,那是因为桂林米粉在制卤,熬汤,搭配佐料等方面,选材精,配方神;而两江米粉酒就是另一番风味了。

喝米粉酒,两江人选择用的下酒料是猪、牛、马、羊的精华内脏,这里才出屠宰场,那边直接上菜板,图的是新鲜嫩和。不用放冰箱冷藏,肉品在采买时都未用清水漂洗,但回来却用四十度左右的温水清洗;至于熬煮火锅的佐料,也不选择用传统的八角老蒜,味精酱油,只用少许白酒加一些生姜,在锅中用文火煮沸,一时间,周边飘荡是猪牛内脏的醇香。两江牛市的规模,在桂林周边的市、县里,甚至华南地区,都是数一数二的,每天销往各地的猪、牛、马多的是,所以,上乘的肉品自然也多。

喝米粉酒,令你大饱眼福的还有现成压榨的白均匀的米粉。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享誉海外的桂林米粉,其生产流程,无一不是机械化,数码设备。但在两江,给我们送酒的米粉,用的依然是古老的传统的制作方法。摊位旁,店主给白雪似的干米粉末就水和匀,发酵,然后使出全身力气推柔搓压,之后,投入榨机内,绷紧栓盖,弯腰弓背,倾尽全力,压在臂杆上,伴随着阵阵吆喝声,圆滑细腻,新鲜柔和,如银线般的粉丝缓缓落入汤水沸腾的大锅,此情此景实在是一道难得目睹的饮食佳景。

万事俱备,上座,满酒、举杯、执筷。面对这上好的下酒料,你必须沉住气,莫心急。君不闻:读三国,看红楼,须摇一叶葵扇,捧一杯清茶,燃一支香烟,慢慢回味;喝米粉酒何曾不如此呢,推杯换盏,谈古论今,天南海北,因为不这样,便不足以显示你高深的城腑,稳重的为人,扎实的学问。当然,三俩好友相见恨晚,喊着斗着,难免就高了,或划拳猜码或一醉方休也不为过,因为你是男人,你的雄浑,你才气,你的胆识,被埋藏得太久太久了。

怎么样?朋友,是时尚美媚,是小家碧玉,是家庭主妇,你就来古镇两江,尝一尝这里的牛血、河螺、松糕、汤圆、米豆腐;是须眉汉子或名企老板,或政府要员,你就来喝米粉酒吧。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临桂县两江镇政府宣传干事

电话:(0773——5302003 5302040)1380783546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