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补课惹的祸?

2012-09-14 11:56 | 作者:海洛逸 | 散文吧首发

最近很多家长相继叙述关于孩子补课的苦恼,钱财是一方面。更令我担心的,孩子的心理承受才是最大的问题。老实说,我想多收学生,但绝不是这样的让孩子们苦不堪言,在钱财和良知面前我永远都不会偏离良知的底线。 众所周知,快乐和需求是创造一切的根源,在孩子们没有时间思考,没有事件需要需求,教育捆绑成灾的今天,我们可以想象孩子们的童心得到怎样的忽略和摧残。创造又从何而来呢?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不在于教育本身,而在与激励 唤醒和鼓舞。这些孩子的心灵像荷叶上滴滴滚动的露珠,晶莹剔透美丽可,但却异常的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破碎,这就需要我们家长老师小心的呵护和爱惜,而我们是如何呵护的呢?

据我所知,实小打出的旗号是创收300万,这就把一班八九十人近百人的课堂操练起来,老师是人,不是神仙,如此众多的露珠,他哪儿有精力去呵护和对待,有选择的舍弃就成了必然。

世上没有一朵鲜花不是美得,没有一个孩子不是可爱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的不为他人重复的宝藏,在我们老师先行舍弃时,这颗露珠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滚入了泥潭,每每想到此刻我就想,是否能经过我的双手尽一点我的绵薄之力。为那些需要我的孩子重拾他们的信心和能力。

孩子们都知道我的口头禅:会说话就一定能写好作文,会讲理就一定会做应用题,他和我们的生活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当哪个孩子在我面前否认自己说自己不行的时候,我就反问:在身边有摩擦有矛盾时,再有理有据时你会争辩吧?你能驳倒对方吧?孩子们肯定的回答,就有了信心。我的肯定就唤起了他们的斗志。

我愿证明:起因结果叙述清楚你就能写好作文,条理清晰,论据充分你就能做好数学,哪怕你是哭着讲完理得。

因为有所需求,所以才有学的动力,因为有所思索,所以才能化繁为简。而我们的家长呢?剥夺孩子一切的生活能力,这种无私爱的威力比十倍百倍的敌人更可怕。知不知道,手和脑是连贯的,不动手怎么动脑,手是听从脑袋指挥的?

生活就是生活。学习是生活,工作是生活,吃饭睡觉思考做白日都是生活。激昂时喷发热情,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孩子的天性尽量还原。在学习、玩、好奇与幻想中找到生活快乐的源泉。罗曼罗兰说人的智慧需要三把钥匙,一个是数字,一个是字母,另一个就是幻想,而我们的孩子呢?每天被大量的习题左右着,没有时间散发他们多余的能量,所谓的“多动症”就是这样形成的。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如果一个社会容不下一个孩子的思考和幻想时间,那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颠灭。乌申斯基说“ 谁要是不再有好奇的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谁就是行尸走肉。”对于一个行将朽木行尸走肉得孩子,你还能指望他有所创造吗?

综上所述要教育孩子就要不断的提高教育技巧,这就需要社会、老师和家长不断地学习和改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某方面的兴趣和他的志向结合起来时,也就是他迸发潜力的时候,你会发觉它会比原子还震颤人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