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闲谈话教育1

2012-12-12 15:44 | 作者:海洛逸 | 散文吧首发

前天在网上下载英国浪漫主义作家拜伦的代表长诗《唐璜》,读到他的第一次艳遇让我情不自禁的想到了《女人是老虎》的歌词。在我们五千年的历史的长河中不乏有指鹿为马,画地为牢的典故和唯心主义思想,作为一个成人我不能单方的指责它有其特定的意义,但对于教育孩子来说,无视人本性的教育,本就是一个残疾的教育。在拜伦笔下幼年的唐璜成长中我们看到人性被扭曲所带来的罪责与困惑。 就如王蒙在接受《南方周末》所说《三字经》里的"勤有功,戏无益"就是对孩子天性的抹杀。

孩子在自然环境中成长,猎取和收集本就是一种学习,而家长和老师的引领尤为关键。如果一个孩子在功利和捆绑的环境中成长,不是有其天性自然发展,不是有其父母老师的肯定和适时地教育,在非好即坏的观念中,在谎言成性的环境里,暴虐必然生成。

王蒙还说:《延安文艺座谈会》把作品定格为文艺和政治两种标准,且当政实实在在的标出“艺术性越好的,他就越反动”

那么为什么艺术性越好,他就越反动呢?艺在甲骨文中藝有白云有草木有土地有双手,这就是自然啊,越自然的越天性的应该不是反动的吧?

那么反动是从何而来的呢?当我们自由自在舒展自己的臂膀,一旦碰到周围物体,两力相撞,就有了力的摩擦。左边不行可以右面,右面不行可以上面,上面不行那就只有向下用力,向下若还不行,对抗就成了必然,这就是所谓的反动。 试想如果一棵种子从发芽就被各种各样有形无形的物质捆绑,那么他将有的结果就是两种:死亡和畸形。植物的畸形或许是一种美,但他永远不堪大用。而我们的孩子呢?较之植物有思想有个性,在压制和捆绑面前,有反抗更有成达成达的人云亦云奴才。

喂动物的人都知道,一条小狗若从小被一根绳子控制,总是较之那些自由成长家前屋后的狗狗们凶狠多得多?它的暴虐来自于渴望自由而不会自由的荒诞里,我们所捆绑何止是他的肉体,更多的是他的精神和思想。

无疑,孩子们就像小树一样,五股八叉不分好坏的疯长,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与他们共同成长,及时的清除。很多家长在孩子刚长出不好的枝杈时不及时清理或是故意的忽视,待到真正意识到这些疯长的枝杈对孩子对整个家庭有致命的危急时,才想着急的砍去,已然晚了。因为他已经和他的心脏和动脉血管连成了一体。

请整个社会在自然中来修正吧!

不好的枝节尽可能的早些去除,观赏的我们留其美态,结果的我们留其母枝剪去公枝,长材的剔除繁枝养其主枝,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在还原其天性,教其之廉耻中自然影响,在快乐不影响成长中自然学习。

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更不是一个时代的问题,这是整个社会整个有良知国度必然要思考的问题。最后再套用钱理群先生在《告别教育》中说的“理想主义者要学会毒蛇般的纠缠”在屡战屡败屡挫屡战中要学会天津青皮帮会锲而不舍的精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