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过后的思索

2012-08-20 22:21 | 作者:岁月苦旅 | 散文吧首发

奥运过后的思索

奥运会终于结束了,“英雄”的中国奥运代表团也已华丽收场,以三十八枚金牌的骄人战绩,位列世界第二,这颇令一些有着强烈民族感和国心的中国人民着实的兴奋和自豪了一阵子。

可是这段时间里,一向喜欢胡言乱语的我却沉默了起来,没有一字评说,好像我忽然间不爱国了,没有民族感了。许多人喜欢把对这类世界性活动的关注往祖国和民族大义上贴,官方更是如此,好像一沾上祖国和民族的边儿就伟大了,就理所当然了,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就不问是非美丑了,招摇撞骗也可以合情合理了,很少有人去打破这种耀眼的光环,去看一看光环背后那些肮脏和无耻的勾当。换一种说法,有许多人打着爱国和民族大义的旗号做着最肮脏的交易,这是一种遮羞布,一种最好最华美最安全的遮羞布,令人不敢质疑,不敢生事,甚至不敢说个“不”字,否则你就是不爱国,就没有民族精神,再严重点就是“反动”,这种大帽子是谁也戴不起的,容易把小命搭进去。所以在这种遮羞布掩盖下的,都是最肮脏最无耻的东西。

对于中国体育,我真的是爱不起来,也自豪不起来了,为什么呢?

记得读书的那些年,我和母亲还有二哥相依为命,可以说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八亩地,每年如果老天开眼无灾无害,毛收入可达到2800元,去掉留口粮的,再去掉上缴国家的农业税和乡村两级提留统筹款的,可剩下一千多元,这一千元就是我们一家人全年的生活费,包括我读书和下一年的种地费用。母亲年迈,二哥有残疾,但全家人为了我能读好书,取得好成绩,从牙缝里省出钱来供我上学。当时我没有想得太多,只是默默地努力着,但后来长大了,懂得思考了,我发现自己取得的那些优异成绩,那一张张奖状上,堆满了母亲和二哥的血汗……

我们在奥运会上取得的每一枚奖牌和我当年所得的奖状又有什么区别呢?只不过我的是小家,而中国体育代表团是十三亿人共同养育的(儿女?)!只是我的小家太穷,拖了改革开放的后腿,为太平盛世抹尽了黑丢尽了脸;而我们这个大家,拿出个百亿千亿的不算个事儿!

——我剥夺的是母亲和二哥的吃穿住用,而中国体育四年才占用十三亿纳税人微不足道的五百多亿人民币,不多啊!

(到底占有多少资源?国家体育总局部门决算表显示:2011年度为39亿6250。48万元。记住,这只是账本上显示的财政拨款、上级补助、事业经营收入等,未知云量级的体彩抽成是否包含在内。好吧,就算一年40亿,一个奥运周期就是160亿;总局之下还有奥运金牌重要制造基地的地方体育局,比如浙江省体育局2011部门安排支出决算是6亿5324。80万元。这样的地方大局大概有十个,一年就是60亿,一个奥运周期就是240亿。还有小一些省级地方局如陕西省体育局,2011年支出预算1亿6835。27万元。这样的省级局大概有15个。像渭南这种一年花三百多万的市县级体育局,全国难计其数……所以一个奥运周期要花费500亿并非过份的数据,因为还未把全运会、城运会、青运会、专项锦标赛这些“奥运战略”环节的费用算进去。李承鹏:《有个文工团叫“奥运代表团”》)

说起纳税人,我要多说几句。有好多好多人会说:“他们爱怎么花怎么花呗,反正没花我的钱,我也不是纳税人”。真的是这样吗?要真是这样,那你一定很幸福,因为你已经摆脱了尘世,达到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境界。在我们这个国度,只要你每花一分钱,都有税收在内!你的衣食住行,只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就含有税收,包括你每个月所挣的工资在内,也是扣除了税收之后的收入,否则会更多些。否则,所有物品都不会是现在这个价钱。

做人,我们可以“难得糊涂”,但不能真糊涂。“难得糊涂”是一种洒脱的处世态度,而真糊涂,就是一种悲哀了!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举国体育体制的带领下,(且不说背后有多少肮脏的交易,也不说某个人或某个团体某级政府拿运动员当摇钱树,或费尽心机的往自己身上揽政绩等等龌龊事,这些都是“个别”现象,虽然这种“个别”现象在明眼人的眼里举目皆是,但必竟是个别啊,广播电视都这么说,我这个没读过几年书的人没资格说别的),终于证明了我们是体育强国,在国际大赛上扬了威,争了光也立了万儿。这种不服输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有中国特色!

体育是一种迷人的运动,尤其是高水平的世界大赛,那是一种力与美相结合的形体表演,我不单单是喜欢体育,而是迷恋!但当我看到我们这些职业运动员和那些民间团体选拔上来的运动员竞技的时候,难免感到有些脸红,哪怕是拿到了金牌。就像看一个专业歌手和一个喜欢唱歌的工人农民比赛一样。但这样专业搞体育的大国,仍然有许多项目败给了业余选手,回头看一下我们的投入和付出的精力,那样的成绩还值得我们欢呼雀跃吗?但这一切都与运动员本身无关,他们走出国门,就是我们最英勇的战士,是英雄!该指责的,是我们扭曲了奥林匹克精神的举国体育体制。

我们是为金牌而体育,而不是为强健国民的体魄而体育。

闪亮的金牌,究竟能代表什么呢?代表国富了,民强了?代表国家强盛了?得了金牌就甩脱了“东亚病夫”的耻辱了吗?我认为,就算包揽了奥运会上所有的金牌,也代表不了什么,什么也代表不了。

丹麦人没获得金牌,但丹麦人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

就在昨天,央视播出了一档节目:【一个妈妈和一百个孩子】,演绎的是河南兰考县一个叫袁厉害的女人,收养了一百多个流浪儿童。她只是个及普通的女人,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资产,以其崇高的母爱,做着她普通人难以做到的事。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在看央视极力宣扬她的崇高和伟大的同时我不禁要问:我们的政府干什么去了?把那么重的一副重担让一个女人去挑,还好意思往出宣扬,这不是打党和政府的脸吗?失误,一定是失误!大大的失误!

把对体育投入的千亿分之一省下来用到那些流浪的老人和儿童身上,让他们有家可归,过正常人的生活,除了可以彰显对民生的关注,也算是招揽民心的一种方式,唯心点儿说也算是一项功德,何乐而不为呢?但却不为!政府常说,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这里恐怕只是用之于金牌了。

流浪儿童也是民啊,且是最需要政府关注的民!还有许多地区的孩子上不起学啊,还有许多地区的学校没有合格的教室啊,有些贫困山区的教师每个月才挣几十块钱啊,(他们每日翻山跃岭辛辛苦苦一个月,还不够我们的体育健儿一顿营养配餐呢),这在央视上也有播出啊。

我们用比例算一下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和用在体育上的投资,做一下对照,就能看出差距是多么的巨大。

民智强,则国才能强!空有健康的体魄没有智慧也不能称之为强,何况我们的健康只是被我们的运动健儿们代表了的。

“东亚病夫”的耻辱不是靠几块金牌就能甩掉的,那是全民教育和全民体育相互结合、共同发展才能达到的高度。

一个优秀的国度,教育应该放到第一位的,应该为培养后备力量不惜血本的投入,所以,许多国家的教育是免费的。但我们却把学校商业化了,大大地做起了学生的买卖来:中小学分出了若干等级,有钱的去好学校读书,因为可以付得起高昂的学费,没钱的只好去次等的学校读书,因为学费低廉,但环境不好,管理上不去,教师缺少责任心,教学质量差,几年下来,好孩子也混成了夹生饭。到了高中,还要分什么公费议价,公费生名额有限,剩下的全是议价生,每个议价生每年要比公费生多花一万多元的议价费,使许许多多的贫困家庭望学兴叹,农村尤甚!我不明白,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能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呢,同样是学校,为什么要存在那么大的差距?他们也是您的子民啊,他们也有读好书的权力啊!他们也想成为优秀的人才啊!他们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一份力量啊!为什么不能共同培养成珠玉,而人为地制造砖石呢?

我只能说,这是一种让穷人无法翻身的教育制度。是一种压榨,是阶级歧视!教育的不公正影射社会更多的不公正。

该投入的不投入,不该投入的却举国而投,这种“只要‘面子’不要‘里子’”的治国方式,不但会“顾此失彼”,再走下去怕是要“顾此失国”了!这种“顾此失彼”的投入不单单是在体育一项上,体育只不过是面上的一个点而已。

乱码七糟的说了那么多,也该打住了,再写下去怕是要骂娘,那就大大的不雅了。

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聊解心中郁闷而已,欢迎朋友们多发表自己的高见,我会虚心学习的。

我也不知道我爱不爱国了,总是说些让大家扫兴的话,但我心中常常这样焦虑着:人有病不治会死;国有病不治将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