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探春

2012-02-17 12:30 | 作者:高原牧歌 | 散文吧首发

2012年的“立”节气刚过,西湖仍显晚的韵致,堤岸上大多的桃柳还没有吐出新绿,见到的只是棕色的枝干忠实的守候在堤边,少许迫不及待探春的柳叶,挂在枯黄的枝条上,在清风中飘舞、在寒流里浅吟,倒也别有一番景致。突想,为西湖晚冬的探春赋一阕古词,目光环视,暖暖的阳光普照湖面,粼光波动,湖面上荡漾着游人赏湖的小船,给略显含蓄且沉静的湖面平添了几分闲适与恬静的感觉。放眼搜索与晚冬探春偕和的旋律,至於平仄韵律。不远处,湖面上好大一片残荷,这让我想《红楼》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有这样一段描写:一宴已毕,众人游园,到了荇叶诸,分乘两只棠木舫。舟行水上,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间了,天天逛,哪里还有叫人来拔的工夫。”

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欢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声’,偏偏你们又不留住残荷了。”

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别叫人拔去了。”

说着,已到了花溆萝港之下,觉得阴森透骨,两滩上衰草残菱,更助秋情。

好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这不仅仅是“大观园”中的情怀,今年西湖边的残荷,比起往年又多留了两个月,这一湖残荷,留住的是杭城别样的风情。

昔日粉红、白色的荷花已还清艳于岁月,连连田田碧叶,也已走过繁华季节,失去了青青绿意,却以倒挂金钟姿态,任江南的清风柔雨,弄响生命的编钟,吟唱着灵魂的怡然,那脱俗的清香早已飘远,存驻在人们回忆中的是对荷花敬意的永恒清香。

眼前这一片残荷,留下的是用世俗的眼光评价――悲壮、苍凉。在感伤的人眼里,便能读出“花凋香渺谢红妆”、“独留残叶对秋光”繁华殆尽的沧桑感。但,如今欣赏残荷的,大多已不是黛玉般愁苦女儿心态,倒是觉得看惯了“领水红旌举,率天绿成军”的盛荷塘,“更助秋冬情”的残荷别有一番姿态。

站在阳光普照下的湖旁,坚挺的荷干倒影映于水面,几只野鸭在荷干间穿梭游戏,一时间眼花缭乱,不知哪是真实的荷干,哪是水中的倒影,此时,只有一种印象,枯荷映照乱水影,粼粼波光衬蓝天。湖面上千折百回的茎杆,连着湖水倒影,一条条几何线条错落有致,构成了植物难得的抽象美。确实,此时,脑子里已找不到苍凉和悲壮的感觉了。

晚冬的残荷,更是呈现出难得一见凌厉姿态。残荷听雨意境在此并不适用,留下的荷干大多皆在中间位置折弯,多呈锐角,荷干的上端直直地悬在水面或插入水中,这角度似一枚箭矢,朝着天际瞄准,仿佛箭在弦上随时射出。似乎在抗拒冬天凌厉寒流。

然而,西湖的残荷更有一番景致,北山路的梧桐树叶片片金黄,而湖里,荷干托着枯叶在阳光下金灿灿的美丽动人,两岸金黄遥相呼应,宛如盛大的金色盛装舞会。

湖边老树主干一律的虬劲苍凉、饱经风霜,岁月如刀般的在她们身上刻下累累斑痕,皴裂、驳离、变形,仿佛是经受了千百年洗礼修炼而成的树精灵。春风唤她们蓓蕾初育,夏雨催她们荫浓绽放,秋霜教她们收获成熟,冬令她们更加坚强。根深扎在泥里,托起了树干,树干挺拔沧桑,举出了枝垭,伸向静怡的湖面。

柳枝低首垂绦,长条依依、随风轻扬。凛冽北风在这里似乎也变得慈祥了,是不忍扰乱她们的弦歌曼舞,还是怕惊动了她们盛装起舞前的梳妆。寒风让桃柳婀娜翩翩,桃柳让寒风轻柔阵阵。是风在传递春的消息,是树在孕育春的葱郁。任凭世事变迁、寒来暑往,冬去春来,她们痴心不渝的把西湖默默守望。有了她们,西湖便不孤单;有了西湖,她们更加芬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