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湿江南雨

2012-03-11 18:33 | 作者:高原牧歌 | 散文吧首发

今年,从一月一日以来,嘀嘀嗒嗒的便断断续续、淅淅沥沥的缠绕着杭城,整座城市在湿漉漉的空气中呼吸。阳台上洗晒的衣物,最终还得拎回屋里,开足空凋烘干。路上,碰上熟人打个招呼,头一句话便是:“这雨介会落滴”,“是滴,到处都是湿漉漉滴”,阴雨寡照的天气,人们的口气中多少带有点抱怨。可孩子们却不一样了,在天水幼儿园附近,看见一男孩,虎头虎脑五六岁的样子,穿了件透明的雨衣,脚上穿着雨鞋,他专捡积水的洼地走,并兴高采烈的将积水踢得老高。一位奶奶,撑了把黑雨伞,追在后面,气急败坏的喊:“小西斯,衣裳弄得烂烂湿了”看此情景,我倒觉得这男孩蛮可的,童心、童趣,童年无忌呀!在杭州,阴雨绵绵的天气,最想去的地方,还数西湖。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我想,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丽质,无需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韵。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是美妙无比,令人神往。

苏轼的千古佳句,引领着我的思想,于是,在初雨天,撑一把天堂伞,漫步在西子湖畔。让思绪穿过时光隧道,寻着先人的足迹去感受一回雨中西湖的独特韵味。

绵绵、细细、柔柔、密密的雨丝,宛如轻纱薄雾朦胧着湖光山色。远眺,山色空蒙淡似墨,湖中,点点扁舟荡悠悠。近观,细雨似丝飘落湖,野鸭戏水乐悠悠。身旁,一排柳枝吐新芽,倒挂湖面把春探。细雨清风轻轻摇曳着柳枝,枝尖处,晶莹剔透的雨珠摇摇欲滴。眼前呈现的这一派景致,宛如一幅江南水墨山水画,勾斫、皴擦、点、染,笔墨结合,水气迷蒙,烟云飘渺,变化极妙。

湖畔不远处,走过来一对情侣,合撑一把粉色的雨伞,依偎的柔情似这江南的多情雨,含情脉脉,绵绵长长。我举起手中的相机正想“咔嚓”时,脑海里却突然冒出了一长串绵长在西子湖畔经久不衰的凄婉的爱情故事,白娘子与许仙,苏小小与阮郁,梁山伯与祝英台,陶师儿与书生王宣教……

天堂伞下的我,旋转着身躯环视西子,空灵的天幕,无垠的湖面,缠绵的烟柳,美哉!每一个视角均可入诗入画。我,就站在这诗画的落款处。

清晨,窗外的雨棚上传来雨点的击打声,雨还在窸窸窣窣的下。辗转着身躯,眨着惺忪的眼睛,收刮着脑子里的记忆。记得建德文化馆的一位朋友曾对我说过:“建德有座古村,名为新叶。新叶村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新叶村至今完好地保存着16座古祠堂、古大厅、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筑。新叶村的整个群落建筑,以五行九宫布局,包含着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他还说:“拍江南故居最好是在雨天的时候,雨后的弄堂拍出来很有味道的。”多么诱人的去处啊,去年底就一直盘算着要去一趟离杭城不算太远的新叶古村。

于是,在这淅淅沥沥的雨季,我搭乘城际公交车,前往小城,去探访雨中的江南古村。

城际公交车从桐庐出口处下了高速,在320国道上继续奔驰,雨似乎又大了些,坐在头排位子的我见挡风玻璃上的雨刮器在加速。感觉国道的路不是那么平整,身体随车身摇晃着,我索性闭起双眼打瞌睡。不一会儿,感觉车身用力一晃,只听边上的旅客说:“好险啊”,我连忙睁开眼侧过身,只见一女交警拽着一姑娘的手,视线从她俩身后掠过,没看清姑娘的脸容。此时,车厢里七嘴八舌炸开了锅,一年轻男旅客声音“这姑娘长的挺漂亮的”接着一中年妇女的声音“有什么事想不通,跑到公路上来让交警拽着”“唉,这多雨的天气容易患忧郁症”一个年长的男人声音。

嘿!这江南的雨,真是惹得几家欢喜几家愁。

也许,江南多雨的季节里,总会有一些哀怨或伤感纠结在心,因为在这样的天气里,空气似乎凝固虚幻了起来,空泛的魂魄不知不觉就会迷茫飘渺与旋转起来。

或许是受刚才发生的那一幕的影响,我想起了抗州诗人戴望舒,雨巷诗人戴望舒为我们留下了最让人心动的一幕: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很难说清是戴望舒成全了雨巷,还是雨巷成就了戴望舒。“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仿佛成为一种忧郁的品牌,留在人们的心头。那种渺茫的朦胧的感觉,把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美渲染得淋漓尽致。

伴着淅沥雨声,思绪陷入无限遐想中:“当柔柔细雨飘过江南古村落,便一定会有一种浓浓古典的韵味,美得让人心动。当走在窄窄古老的小弄里,听滴滴答答的雨点打在青石板上,一定会有一种平平仄仄的韵律感。当看那柔柔的雨丝顺着屋檐串成珠儿似地洒落,淅淅沥沥地落在烟雨濛濛中,一定会感觉别有一番风味。”其实,江南雨的精魂更多的是在唐诗宋词的意境里。

江南的雨是滋润情感的催化剂,从古到今有多少佳人借雨而抒情,南宋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词人以人生在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场合听雨来概括了一生的流转。少年的浪漫,壮年飘泊,老年的寂寞。李清照以一个女词人特有的敏感,写下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佳句。“江南雨冷若为情”虽然有太多的忧思和惆怅因你的潮湿而发醇。但我还是喜欢江南的雨,说不出确切的理由,只是觉得,这雨,就象江南袅袅娜娜的女子,喜欢她的柔和婉约、喜欢她的楚楚灵性,喜欢那种朦胧缠绵的感觉,如烟似……

车继续向小城方向行驶,雨仍然绵绵而潇潇的飘洒,思绪还在如烟似梦的江南雨中忽远忽近,忽深忽浅的蔓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