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

2016-05-29 08:38 | 作者:花仙子 | 散文吧首发

那是一个日的午后,阳光懒洋洋地斜射在房间的东墙上和靠窗户的床铺上。因为是休息日,做完家务,我躺在床上随手翻起了《毛泽东诗词集》。

这本诗词集是1996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集中共收了毛诗词六十七首。正编四十二首,这是作者的上乘之作,奠定了作者作为伟大诗人的历史地位。副编二十五首,另外还有书信等十二篇。正编的四十二首中,有从一九二三年的《贺新郎 别友》到一九四九年四月的《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二十三首,有从一九五O年十月的《浣溪沙 和柳亚子先生》到一九六五年秋的《念奴娇 儿问答》十九首。

这四十二首上乘之作我都很喜欢,尤其一些特别好的句子,如《浪淘沙 北戴河》的“大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水调歌头 游泳》中的“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中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等。之所以按时间分成两部分,是因为我更喜欢前一部分。随手翻着书页,仿佛翻阅着风起云涌的革命史。二五年、二七年、二八年、二九年------一幅幅革命战争的生动画面仿佛就在眼前。集中也有些写个人离愁别绪的,如写与妻子杨开慧分别的《贺新郎 别友》。词中也有“眼角眉梢都似恨”“凄清如许” 这些表达离别时的愁思恨缕的句子,但一读到“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环宇”,就又有让人心胸大开之感。

我喜欢读毛泽东诗词的原因之一,就是不论什么内容的作品,找不到伤心,感不到哀愁,不缺的是冲天豪气,永远有的是不倒的信心。作品中,有的是漫天白,滔天巨浪;有的是巍巍高山,浩浩大江;有的是杀声如雷,红旗风卷。词中写色彩,是绿,就铺天盖地;是红,就层林尽染;于是赤橙黄绿,当空飞舞。写形象,是山,就横空出世;是水,就拍云崖暖;于是千山万水,磅礴逶迤。让你觉得不论什么样的险山恶水,都是泥丸细浪。不论什么样的惨烈战斗,都会化作如血残阳或满天云霞。让你觉得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战胜的,没有什么艰苦是不能克服的。李白也写战争,如“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掳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诗中充满浪漫色彩,似乎也是一种大气,但你感觉到的只是诗人眼中的指挥作战,只是纸上谈兵的大口气。作为指挥千军万马的领袖诗人,笔下的大气磅礴却随纸迎面扑来,让你不能不领略那排山倒海的浩荡气势。

那天我看得并不仔细,只是随意地翻了一个多小时,就把书放枕头边睡着了。但是觉得暖暖的阳光照在我身上,心里说不出的踏实和安心,觉得天塌下来也有人撑着,山倒了也有人能扶起。那会儿,让我躺在悬崖边,我也能安心稳睡。

我喜欢读诗,也喜欢读词。但对诗多推崇,对词多贬抑。当然这纯属个人好。在我看来,词虽然也是一种有很高成就的诗歌艺术,可在五代和宋的词人中,除了少数人,大部分人都太缺少阳刚之气,太多个人愁绪,太多儿女忸怩之态。一个“愁”字,似乎能贯穿词发展与衰落的始终。也许是因为积弱不振,一直不够硬气、一直没有壮气,一直挺不起腰杆的宋王朝造成的吧。如果没有苏轼、辛弃疾等人,我几乎要觉得词就是满屋令人窒息的脂粉气了。但到了千年之后打出一个大大的江山的诗人兼词人手里,词却变得只有乐观没有愁。

其实任何作品都不是不可以写忧愁悲苦,重要的是怎么写。在唐朝诗人中,柳宗元的诗就充满冷寂凄清,可即使“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那样充满砭骨寒气的冰天雪地,诗人面对不公平的命运的那份执着和孤傲也让人肃然起敬。而孟郊写个人境遇和心情的诗读来像喝药一般苦。可见不论个人的失意还是时代的没落,重要的是以怎样的态度面对,以怎样的心境写作。读那些以博大的胸怀执着的信念面对生活的作者写的作品,如屈原、杜甫等的作品,你会感到天地为之广阔。而作为开国领袖的毛泽东,作为一个改天换地的人、一个掌握自己命运掌握国家命运的人,写的作品,字里行间自然只有豪气,只有无所畏惧,所以毛诗词给人的感觉是不论什么季节不论什么天气都让你觉得阳光就在头顶上。所以读毛的诗词,只让人信心倍增,因为作者本身就是强烈的阳光,在这明亮的光照耀下,现实的黑暗逃得无影无踪了。

我是一个性格比较柔弱易多愁善感的人,因为喜欢读毛的诗词,多了几分乐观多了几分自信,生活里也因此而多一份明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