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故事刻在了这里

2015-06-11 08:50 | 作者:魂淡。 | 散文吧首发

放学前,同桌不知从哪里弄来几颗小糖,抛到空中然后用嘴去接住。这一场景,像极了当年我吃卜卜星的样子。

似乎真的很久没吃过卜卜星了,现在只是依稀还记得它有点大,抛到空中用嘴比较容易接住。往时,村里的小孩总是挨家挨户地敲门,嚷着一起出去打篮球,要是正在洗澡也没关系,出去就能当拉拉队队长。

于是,一群小毛孩就只因玩而玩,完全不理会谁的妈与谁的妈不和,想到的也只有谁的球技更好,而年龄从来都不是问题。有时玩得尽兴了不想归家,总会因在池塘边渐渐长大的呼喊声而撇着嘴慢慢离去。一个人的退出,意味着更多的人要退出。大家在这时总会自觉地把自己得零花钱交到年纪最大的哥哥姐姐手上,让他们去小卖部买卜卜星和豆浆。

他们归来后,篮球场就只剩了各部步子的声音。我们都在那里肆意地抛起卜卜星,张着嘴锁定目标。有时不小心碰到了别人,我们都会主动从自己拿包里掏出一颗给对方,继而再与对方比试谁抛得更高、接得更准。吃完过后,我们总坐在石板凳上喝豆浆,听着大姐姐唱流行歌,感受着大哥哥指点江上的气魄。有时会遇上在篮球场旁熬粥的阿姨,就自觉地按着年龄顺序排好队,阿姨总会说:“别急,去把待在家里孩子也叫出来吧。”于是,最小的那位就自觉地把粥放下,独自去敲响不甘寂寞的门窗。我们都知道,一旦他离开时间太久,他的粥便会被阿姨倒回大锅里,然后再重新盛一碗。那若隐若现的白烟,尽力地飘散到村里的每一个角落,呼唤着那位小馋猫。到了分离时,大伙总会自觉地把垃圾带走,边回家边跟别人说自己哪一天有空,什么时候可以瞒着家长偷溜出来,到那时再一起出来玩耍。这句承诺,在过去里一直都没有人质疑过。

如今,我买好了卜卜星和豆浆,重新坐回了当年我坐的地方,才发现这里实在太过安静。卜卜星为了衬托已然长大的我,尽量地缩小着身子。味道确实没有多大的变化,我只是觉得少了点什么。不远处,当年阿姨熬粥的地方只剩下一堆生火用的砖墙,大锅再也没有出现过,不知道那些暗红的砖头上是否还刻着当年的稚嫩。

回头想想,当年的大哥哥大姐姐早已投身于工作,我们也经历着高考或中考。偶尔在小巷里遇到,打过招呼后就说什么时候咱俩有空再一起去玩吧,只不过这客气话不是当初的豪言,而是心照的笑谈。

解决完手中的食物,忽然想起小时候特别爱吃的钚仔糕。于是,我就真的按着回忆走到了那间小店铺。没想到到那里时,我才发现那里早已是玩具的天下。哦,多少人还保持着对钚仔糕的挚爱,又有多少人还拥有当初的情怀?

身处力求发展的时代,我们再也不能从故乡里找到能捉田螺的乐土,买不到童年里不可或缺的糖葫芦。那小学的门前,站着的人手里变出各种学习传单,再也没有人用手把糖倒进仪器里,拉出棉花糖的天堂。故乡的巷子脱下了宽阔的衣裳,主动把行到让给村民把砖瓦屋都重建为欧式建筑物。

我们从这里出生,也在这里成长,或许将来我们不会再回来,但我们的故事始终都扎根在这。只是往后的这里,还有什么可以刻下谁的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