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几首歌的时间

2011-09-07 19:47 | 作者:安可儿 | 散文吧首发

快乐与不快乐都可以溶解到音乐当中。而酒却只能消愁愁愁更愁。所以我们为什么不投靠音乐呢?____题记;

在没有听过朴树的歌之前,我以为吉他只能像崔健一样摇滚与呐喊,不知道吉他也可以抒情的,安静的。摇滚的吉他像轰轰烈烈的千军万马奔腾而过,遍野尽是狂欢。抒情的吉他褪了喧嚣,如色里昙花,幽幽而诉。;

朴树在《那些花儿》的M中,用吉他伴奏喃喃唱着那些伤感的音调。MV上黑白的画面,很容易让人想到在墙上剥落的壁画。朴树没有刻意去看镜头,眼睛躲在稍长的刘海下面。这个比我大不了几岁的男生,声音总有三分的落寞,脸庞总有三分的忧郁。我最见不得我喜欢的人伤神。我是喜欢朴树的,所以我心疼得为他流泪。每次看《那些花儿》的,还是不可抑制的掉泪。有些故事没有说完,我却不忍心让它就这样算了。可是又有那么多人一首歌没有唱完,就匆匆离了座。是哪个人在荒草丛生里等待另一个人的到来。;

朴树的歌词更多时候像在说一个个故事。比如《白桦林》里的关于一个女孩在战火纷飞中等待到白发苍苍。比如《那些花儿》里关于朋友已经散落天涯海角的思念。比如《她在睡中》里男孩一份纯真感情。。。。。听他的歌是要用细腻的心情去听。他的歌,有时很伤感,但是很感动。;

后弦的歌是轻快的。听后让人很愉快。没有太多伤感,让我可以很放心地听不用为他伤感。他的歌词有一种宋词的韵味,让人有一种口齿留香的感觉。《西厢》中,我看到的是小阁楼上雕花窗后那个后赏花的小姐,是那么无心却又突兀地震住了那个书生。书生在小阁楼之下徘徊不敢表白,只等十年后的高中状元再将梦里人娶。结果十年后才高八斗的状元回来时,倩人不知何处去,牡丹依旧醉风。纵眼前千般繁花似锦,突兀了一个人的孤独与落寞。有种聊斋的凄美。;

陈奕迅的歌总能悄然无声地去触碰都市人心底很久以前的连他们自己都以为忘记了的某些回忆。陈奕迅的歌鬼魅般去唤醒人心底的伤感。而且让原本以为可以过去的东西,实际它还固执地存在。真正去听他的歌是从他的《十年》开始。那时候这首歌几乎在每个CD店播放。然后觉到得这首歌的词,这首歌的曲,唱这首歌的声音,把某种情愫不缓不慢而又深渗人心。他有一种温暖的声线,能够把遗憾唱得够温暖。十年之前,我们如果不相见,彼此之间都是陌生人。根本就没有遗憾;十年之后,我们最终还是只能做朋友。并且明白了,当初流泪,不只是为你,也为别人…;

还有卫兰的歌。她的女性特有的清晰的温柔的声音,咬字十分可。嗓音透着小女人的慵懒和娇媚。她唱的英文歌很有味道,是一种中文的背景去表达的卷卷的音词,不会因为把英文单词咬得太准而显得底气不足。她那首《Pretty》无论节奏和歌词,都很不错。当然,由她来唱的粤语歌,由于她的有特点的声线,唱来也自有一番滋味。我推荐喜欢听歌的人可以试听下她的《你知道我在等你们分手么》《心乱如麻》。她的歌适合在开着大朵金黄色向日葵的田园上,在三四点的秋日阳光下,就着慵懒的微风,斜躺在竹藤椅上,心无旁鹜地享受。

偶然听到过卢巧音的《青葱》。那是一种怎样的旋律,让人只想在院子里坐着藤条椅,头顶着大片的绿荫,眯着眼去怀念以前少年时所有的无知的甜蜜和傻事。;所有的那些,能够回忆的那些事情,在旋律中仿佛是电影,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徘徊。于是当时的情感就犹如时光倒回了一样,再那么奢侈地去品味。音乐的魔力,或许就是这样的,把人送回了曾经。一首一首的歌来了又去,很久以后再听时,依稀可以见到当年那个扒在校园栏杆上,戴着耳机,天真笑着向楼下人招手的孩子

对于伤感的东西,我可以写很多,快乐的东西我写得很少。因为快乐是用安静的文字固定不了的。当一个人很少写些什么时,很可能他快乐得没有时间去体会忧伤。当一个人的文字越来越少时,可能是因为他越来越快乐。

不读小四文字的时候自己静下来,不想“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式的忧伤,不想三毛的撒哈拉沙漠快乐之后的悲苦,不想张爱玲的宁愿尘埃中开出的那朵花,不闻席慕容那长城青山外的清香,就会发现其实文字不忧伤,忧伤的是我们自己。听到一首歌,所描述的场景或者因这首歌所想起的场景,总能让自己开心或流泪。流泪,因为幸福,因为遗憾,因为感动,因为某些歌词刚好触摸到心底自己都差不多愿意放弃的情愫。

不过,喜欢一首歌,也可能仅仅因为它的旋律。有些老歌,宁愿不厌其烦去重复听,是因为相关的记忆不肯老去。那些在午夜还是听着音乐不肯入睡的人,一直宁愿听到泪水滴到枕头的人,其实不是忧伤,而是灵魂依然纯真和感动,在岁月流逝中没有被麻木掉。希望我的所有朋友们,不快乐时可以听听歌,让音乐缓缓带走心底忧伤,疗好了伤依然会可爱地快乐在路上。不管现在或者以后有多少个让我们不快乐的理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