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2-08-22 11:30 | 作者:夕阳红 | 散文吧首发

何谓“人民满意的教育”

据《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教育部长袁贵仁日前在由中宣部等六部门举办的热点问题形势报告会上,围绕入园难、择校难、学生减负、高考改革、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师德建设、教育投入这八个人民群众颇为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作了题为《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报告。此前,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就“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进行的集体学习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特别强调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这是胡锦涛总书记继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之后关于教育工作的又一次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我们完全认同袁部长在报告中说的,目前我国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就,距离总书记强调要求的“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还有一定的差距。客观地说,对于上述八个教育热点问题所反映的教育弊端,人民是不满意的。为此,教育界不少专家学者对目前我国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乃至腐败现象也颇有微词。有的说,“如今学校教给学生的都是一些现成的答案,学生学的多半是一些无用的知识,而就是这些无用的知识影响了我的一生”;有的说,“有一些学生虽然考分很高,成绩很好,但他们对现在的学校教育却大为不满”;厦门大学的易中天教授甚至说,“中国的教育面目可憎”。这些评说即便失之偏颇,但却不无道理,绝非空穴来风。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从脱离生产劳动的“惟有读书高”到流氓加文盲的“读书无用论”,再到穷人孩子上不起学的“教育产业化”,最后又回到“智育第一”的应试教育。其间所经历的一波三折的反复折腾,谈不上是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样的历史教训,是值得我们记取的前车之鉴。

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合乎我国国情,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也许是一个比上述八个教育热点问题更值得探讨的话题。窃以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就得深入了解人民群众希望我们的学校把他们的子女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对此,笔者没有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按理说是没有发言权的。不过,作为一名终身从事教育工作且又作为学生家长的退休教师,我还是想把我多年接触了解到的大多数学生家长对这个话题的最为现实而具体的想法,在此作一个概要的转述。尽管我的转述未必具有整体的代表性,其内容也未必全面,但兴许会对今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有些许参考价值。

广大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家长,其实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包括本人)并不奢望自己的孩子走出校门后成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人,也不奢望他们一定要成为对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社会精英,更不敢奢望他们成为日进斗金的千万富翁或亿万富翁或者是位高权重的大官。而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特别是学校)的教育,将来能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德才兼备,能修身齐家,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希望学校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教育学生懂得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基本道理,培养学生具有勤俭节约、刻苦耐劳、父母、友兄妹、助人为乐、自强不息等传统美德和良好的品格,并具有能分辨真善美和假丑恶,爱憎分明的是非观念。此外家长们还表示,现在学生课业负担太重,精神压力太大,自由活动的时间和发挥特长的机会太少,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家长们最为担心和最不愿意看到的是,孩子学成后只有高学历而没有相应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一个能承担工作重任的健康体魄。可见,家长们期望通过我们的教育使他们的孩子所具有的这些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恰恰是当今莘莘学子最为缺乏的立身之本,同时也暴露了当今学校教育最为薄弱的德育为先的育人环节。

我们是否可以从上述学生家长们对学校教育的殷切期望中得到这样的启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并非是一句抽象的口号,而是一个有客观衡量标准和可操作性的社会系统工程。说白了,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希望,也就是人民群众对学校教育的期盼。因此,能实现学生家长愿望满足他们要求的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就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因为我们的教育,是为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绝非是为少数人服务、唯才是举的“精英教育”,更不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产业化教育”。因为学生家长的愿望和要求正体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一亘古不变的教育理念,同时也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及其终极功能。更何况,一千多年前的古人都知晓“传道、授业、解惑”是教育的真谛,而现代文明社会的学校却还在沿袭封建科举制度,盛行教书不育人,管教不管导的“授业为本,智育为先”的应试教育。这究竟是教育的进步,还是教育的倒退?!

综上所述,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条件,是实现总书记提出的“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实现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我们的学校是否能恪守和践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是否能体现百年树人的教育本质,这是衡量是否人民满意的教育唯一有决定性意义的客观标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