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桥山处,观黄陵壮美——《黄帝治理学探源》系列报道四

2015-05-12 15:10 | 作者:德慧智尚悊心 | 散文吧首发

s5102106

5月7日——9日,《黄帝治理学探源》采风摄制组前往第二站——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外景拍摄黄帝陵,并采访了当地研究黄帝文化的专家。

黄帝是中华民族始祖,号轩辕氏。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山,为《史记》正史记载的唯一一个黄帝陵。1961年,国务院公布黄帝陵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为“天下第一陵”。

自尧舜禹以来,历代被官方公祭,民间祭祀香火也是五千年绵延不绝。史书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到唐大历五年(770年)始建庙祀典,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

如今每年清明节和重阳节,海内外的炎黄子孙,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寻根问祖,共同祭祀人文初祖。这项重大的祭祀活动也自然成了维系中华民族血脉的重要纽带。

110902

绿树掩映下,经过一片清澈的湖区,沿着石梯拾阶而上,来到汉唐建筑风格的轩辕庙。入庙院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被誉为中华魂,民族根的“轩辕手植柏”。时间的年轮和岁月的风刀把轩辕柏雕塑得与众不同,这棵柏树传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 遒劲挺拔,柏叶青翠,树高19.8米,最粗处近12米,七人合抱犹不围,树龄高达五千年以上,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国际柏树专家誉其为“世界柏树之父”。它静静地伫立着就像一位睿智的老人,见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黄帝为什么要植这样一棵柏树呢?相传黄帝战败蚩尤,建立了部落联盟,定居在桥山,由于长期刀耕火种,山林被毁坏殆尽,一场大引得山洪暴发。黄帝发现问题的所在后,明确立法,下令禁止乱砍乱伐,鼓励植树造林,并带头亲手种下了这棵柏树。从此中华民族有了植树造林的传统,世世代代一直沿续下来,这也是桥山多古柏的原因所在。 这棵五千年的苍柏也就成了黄帝治理思想的唯一见证者。

经过诚心亭、碑亭,进入了轩辕庙正殿,正殿门楣匾额上“人文初祖”四个隶体大字雄浑有力,为国将领程潜所题,殿内供奉一方刻石黄帝像。沿中轴线往后,宽阔广场相连被设计为天圆地方的祭祀大殿,内亦供奉着一尊黄帝刻石像。

110903

110904

110905

110906

黄帝陵在轩辕庙上方,位于桥山之巅,通往陵区的石道边树有“下马石”,上书“文武官员至此下马”。

陵园并不大,其间柏树森森,绿意盎然。陵墓封土高3.5米,周长48米,环冢砌以青砖花墙,陵前立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落款为“大明嘉靖丙申(公元1536年)十月九日滇南唐琦书”。传说轩辕黄帝就是在这里乘龙升天的。升天时,人们从他身上拽下衣帽、靴子、宝剑等埋葬此处,修成陵墓,以示永久怀念。“桥山龙驭”碑前有一飞檐起翘,气宇轩昂的祭亭,亭内立有郭沫若手书“黄帝陵”碑石,与陵园四周的红墙、两侧的仿制汉代石阙相得益彰,显得庄严肃穆又古朴典雅。

110907

110908

摄制组编导表示,黄帝陵雄浑壮美,任风云变幻、沧海桑田,父亲坚强屹立着不屈的脊梁,浩然于天地之间。摄制组连日来披星戴月、晓行宿,由帝都到黄陵,穿繁华城市、越高原丘陵、走山野乡村,时光仿佛倒流,生命犹如回归。镜头中的虚实景象与心中的绵绵思绪,仿佛在五千年的时空隧道中穿梭。

伫足黄帝陵前,一缕心香直上九霄,远处黄钟大吕之声隐隐而来,有如黄帝始祖的殷殷教诲。

最后采风摄制组还采访了黄陵县轩辕黄帝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苏峰,就黄帝统一华、天下治理等进行了访谈。

11090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