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阳光

2013-12-19 08:41 | 作者:明月清风 | 散文吧首发

天堂阳光

唐运华

清明,晚十来一,这是豫东农村上坟的习俗。

在河西一片麦田的地头,便是奶奶的坟头。父亲在奶奶坟前点燃了草纸,认真地在火纸周围划一个圈,意思是把纸钱定住,免得让没人送钱的孤魂野鬼抢去。父亲边烧纸边对着坟头说:“娘,我们来给您送钱了,来拾钱吧……”

奶奶是父亲心中的隐痛。记得当我追问奶奶的经历时,父亲不愿讲,说有啥讲的,还不是一个苦字吗。我再三追问,父亲竟一下子红了眼圈,落泪了。

奶奶名叫杨振,出生于1922年,死于1958年,享年36岁。

1950年,因为生活所迫,爷爷领着奶奶、父亲、叔叔举家迁到亳州租房居住,住在亳州东南角位置。天靠爷爷编苇窝子卖养家。由于生活难以维系,奶奶的姐姐——住在小仵庄的姨奶,曾让姨爷给奶奶全家送馍。姨奶半把馍蒸好,姨爷半夜出发,小仵庄距亳州有30多里,步行要三个小时,姨爷在天亮时已赶到奶奶家。后来,爷爷流浪到外地,一去不返。奶奶独自拉扯着年幼的父亲和叔叔生活,居无定所,不得不住到娘家,生活极其艰难,那时父亲才八岁。1953年政府救济困难户,奶奶属于被救济对象。当时才十岁的父亲到十几里之外的王菜园去籴粮食。年幼的父亲背着二十斤大米,要歇好几歇才能走到家。

奶奶他们共分得三四亩地,和她的父亲——我的太姥爷一起耕种,分两口锅吃饭。因为无大牲畜,田地没法耕种。这时家住小仵庄的姨爷便赶着他家的牛来帮助犁地。姨奶家距我们这儿有十几里路,姨爷天不明便套着牲口出发,天明即来到我们这儿,半晌午下套又往回赶。在那个艰难岁月,奶奶一个妇女拉扯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在饥寒中讨生活,有苦无人诉。那时她曾向刚满十岁还不太懂事的父亲哭诉说:“我是多么地苦啊!多么地难啊!这日子咋熬下去啊!”

由于家里没有劳动力,奶奶一个妇女种田不行,便把自家田里的麦子摔成麦茬,择莛子,掐辫子,缝草帽子。摔麦茬非常劳苦,父亲年幼还不能帮忙。就这样奶奶靠冬天掐辫子,把辫子缝成草帽,卖了维持全家生活。由于奶奶手巧,她缝的草帽在集市上很抢手。那时一个草帽大概能卖几角钱,缝草帽不用缝纫机,全是一针一针地缝,一天很难缝两个草帽。奶奶夜里掐辫子,串门时也不忘掐,听戏时也要掐,晚上掐到十来点。初,奶奶掐辫子到深夜,饿得实在不行,便从我家苇子坑旁杏树上摘一把还没成熟的青杏纽子,既酸且涩,嚼嚼充饥。有时阴天下,奶奶一边掐辫子一边哼着小戏,哼着哼着便不由自主地掉起眼泪。奶奶一个人拉扯年幼的父亲、叔叔,心里很苦。

后来奶奶患头痛病,无钱医治,找人把从地主家分得的一个“脚达子”劈成柴禾,让人挑到亳州卖,抓点药,好一点后,仍然头痛。奶奶在1958年离世。

奶奶死后,爷爷的哥哥出掉家里的几棵小树,勉强做了一个极薄的棺材匣子,给奶奶下葬。奶奶去世时是初冬,很冷,天上飘着小雪花把田野遮得白茫茫一片,以致前一天来打墓的人错把墓打在别人家的地里。

算起来,在奶奶去世的15年后,我便来到这个世界。如果奶奶不早逝,我应该还能看到她,在我的童年也应该能享受到她的慈。但现在我只能听父亲对她的讲述,我很难想像出她的音容相貌。

我是无神论者,不相信有天堂和灵魂一说。但我仍设想,假如有天堂和灵魂,奶奶的天堂应该充满明媚的阳光,早晨弥漫着金色的雾霭,有雀在歌唱。奶奶在天堂里会慈爱地看着人间里她的子孙,欣慰地舒展开她被愁苦禁锢的笑容。

(作者地址:鹿邑县委宣传部,邮箱534814099@qq.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