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乡愁

2018-05-20 14:40 | 作者:岩青草 | 散文吧首发

父亲的乡愁满满地倾注在他编辑整理的《兰右崔氏平远堂家乘》中。翻开这本家乘,原来离乡背井在距家乡千里之遥的北方,经历了六十多年二万多个日日夜的父亲从没有忘记过那个遥远的江南小村,那个曾经生活自己的祖先,渡过自己童年的地方。只是这浓厚的乡愁像是深藏在灰烬下的纯净火种,在岁月的跌宕沉浮、忙碌、劳烦、忧虑甚至提心吊胆中,默默地守候在父亲心的底层、思的角落,直到他耄耋之时,人生该来的都已经历,该去的也已如灰烬般渐渐云散,心灵已纯净而旷达,这乡愁的莹莹之火终于悠悠地、淋漓尽致地燃烧起来。

父亲的乡愁凝聚在他以八十一岁的高龄,一笔一划规矩整齐地写下的三千多字的 家乘“前言”中。“人莫不有父母,父母又有父母,以此推之,即为祖先。人亦莫不怀念父母,亦即怀念祖先。”简捷的开篇,直抒胸臆,虽没有“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那样的含蓄优雅,却也正表达了那源于心底,悄悄拨动的心弦,那不需要任何夸张、华丽、渲染来装饰的乡愁。

父亲的乡愁是一幅美丽的风景。他的笔下,江南一隅的兰右村衔山抱水,山水相连。村庄的南面对着兰山,伴随在村庄东北两面的是太湖的微澜,村东又有小山将村与湖隔开,小山的北端近太湖处向南延迤与兰山相接,凸出湖中而一峰独秀成秀丽雄壮之兰山渚。立于山上,太湖波澜壮阔,水天一色,抬眼远眺,隐约可见苏州、无锡的港口,低眉俯视,但见风吹蒹葭,鱼帆点点,这恬静、优美到动人心魄、撩人情怀的画面藏在父亲乡愁的深处,读之令人无限的向往和骄傲。

父亲的乡愁是一个有趣的童年故事。他回忆,在清澈见底自西向东缓缓流经村庄的小河边,“幼时常以蚯蚓为饵引虾出洞,以筷头系一活结棕圈,从其尾套至胸部拉出水面,百无一失,过程中紧张而需耐心才能告成,趣味盎然。”读到这里,不仅莞尔失笑,原来在我们心目中尽管慈祥却从不失去威严与尊敬的父亲也有这么有趣的童年。透过这幅稚子钓虾图,似乎看到了那个生活在上世纪初页,穿着对襟小褂、留着总角在溪水边即认真又活泼,即专心致志又充满期待钓虾的孩童。回想起来,我曾挽着父亲的臂膀流连在家附近的莲湖公园,听他评论园内楼亭设计的优劣;曾陪同父母出川渝,过三峡,踏荆楚,在旅游还未成为时尚时,一起饱览华西南部大好风光;也曾将自己学着翻译的小文寄给他,请他指点。尽管父女间温馨和谐,但父父女女,身份总是泾渭分明不容混淆,只在读到这个故事的刹那,似乎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辈分的隔阂顿消,尽管我们生存的时代和环境有天壤之别,但同样都从天真无邪的童年走来,顿时倍感亲切。

父亲的乡愁凝聚着浓浓的思念之情。他怀念着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他清楚的记得村落成排的屋舍,用长石砌成的街道、河埠、踏步;记得那座古老的“升平”,以及桥边曾带给少年的他无限遐想的通往浙江的大路;记得虽无匾额,但起势端庄的“平远堂”屋宇,记得堂前宽阔的天井、石条护栏以及那院内曾让他感到生气勃勃、振奋精神的各色草木花卉;他描写当时家族里的姐妹栩栩如生,巧夺天工的刺绣;描写伫立在村庄“诚之堂”的义仓边,小学旁的那株雌雄合抱已历千年的大银杏树,怀念深秋时节夕阳的映照下,落入河底的银杏果实那一片金黄……。八十一岁的老父在写下这些文字时,思维清晰,描述详细,文字优美,情感亲切,足可见家乡在父亲心中的分量。

父亲的乡愁在他撰写的《兰右崔氏平远堂家乘》的前言与后记中,尽情挥洒,五味杂陈。他愤怒百多年来的兵燹、战乱对这个美丽村庄、对“平远堂”建筑的摧残;遗憾文革十年中,原有的兰右崔氏宗谱全部被毁,现在虽竭尽全力已难以补全,许多珍贵的历史记述再难寻觅;他担忧已分居五湖四海的崔氏后人彼此了解日少,感情日益疏远,“平远堂”将成为一个遥远的记忆;只当年的《扬子晚报》曾报道,宜兴兰山渚风景区将建为民族文化影视基地,这消息给了老人家莫大的安慰。

父亲的乡愁也是一曲悠远的歌,这心曲从未引起我们的关注。现在他已永远离开了我们,而白发、疾病、衰老,也正日益成为我们的常态,人生终于波平浪静,有了回顾、有了深思、有了体味、有了静静地品尝的时间,父亲乡愁的歌才这么生动感人,这么活泼泼地荡漾在耳边。

父亲的乡愁昭示了一个家族家乘、族谱的意义。他认为“平远”二字虽极易理解,但却饱含深刻的哲理。他将“平”字理解为“广阔宏大”,认为后人须有道德、有学问,能长久自立于人世间,才能称得上“平远”。他特意强调,祖先将宗祠起名“平远”,就是希望族人不追求“昙花一现”的虚荣,而要立自己志气,树做人准则,刻苦读书,积极进取,在命运的波涛起伏中,紧跟时代,既有独善其身之本,又深怀济世之心才能达到宗族的“平远”。

当我将父亲亲笔写下的近五千字,且夹杂着许多繁体字的家乘“前言”与“后记”一字一字录入电脑时,当我沉浸在这些记叙着先祖往事、村落环境、家族变迁、父亲的感想和希冀的文字中时,突然有了一种感悟直击心房,这些被我冷落在抽屉角落的纸张,不再是一本微微泛黄的册子,而是一份沉甸甸的遗产。人的身体是有祖先的血脉基因传承的,这基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健康。一个家族的族谱就是这个家族的精神与性格,是这个家族看重什么、鄙夷什么、倾向什么、希望什么的基因。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的人生是成功还是失败,在你的身上总有家族基因的蛛丝马迹可寻,在漫漫人生中,这家族的基因就是牵连着你这个风筝的丝线。人生总是风兼程,命运总是起伏跌宕,为什么有许多家族在环境、在外力的作用下败落了、破碎了,但总有族人历经磨难,最终走出困境;为什么有些贫困家庭能够穷不失志,困不潦倒,最终让人刮目相看;细细品味从一个家族走出来的人在精神、气质方面总有相似之处,这些都当与这个家族的基因有关,而族谱正是承载这基因的宝库,耄耋之年的老父,不辞辛苦,认真整理这本《兰右崔氏平远堂家乘》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