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的木刻楞和戳杆房

2017-11-07 14:53 | 作者:兴安白桦 | 散文吧首发

木刻楞和戳杆房是大兴安岭林区最富特色的民居形式,群山环绕中那一栋栋古朴粗犷的木刻楞和戳杆房,与茂密的丛林相映衬是那样的相得益彰,透着浓郁的大森林情趣,是大兴安岭林区的一大独特人文景观。

无论建刻楞房还是戳杆房,都不需要专门打地基。只需把地面“抄平”底层第一棵圆木直接铺在地上就是底楞,也有的只是简单地在底楞下垫上几块石头或是几段木墩。建刻楞房所选的木料要求要有一定的直径,不能有大的弯曲,尽量要通长的和粗细匀称规格基本相同的原木。铺底楞时要根据房门的位置来决定先后顺序,如果侧面大山开门,就要先铺两侧,如果是前面开门,就要先铺前后。铺好底楞后,其余的木料过于粗的一头稍削平面,按尺寸在木料两端的上下面开出凹形槽,然后一根叠落一根横竖两槽交叉相扣层层上“刻”。在“刻”的过程中根据事前的设计留出门窗的位置。如果有些木料长度不够需要两根接在一起,就把要连接的一头各从20—30公分处锯二分之一,然后把锯的那一部分用斧子去掉,两段木料相扣在一起,称为“拍巴掌”。为了防止连接处扭动移位,还要在连接处做一个“拿子”。所谓“拿子”,就是在连接处下面的木料上开出一个上小下大的梯形口,找一木块做成和开出的梯形口一样的形状,把其打入开好的梯形口中,木块上部高出木料的部分砍出一个弧形窝,托住上面木料的连接处起到稳固的作用。在窗口和门口位置的上下两根木料之间,也要用“拿子”来加固一下。门口和窗口的两侧还要各立两根“抱门柱”以防房屋下沉把门套、窗套压弯变形。房屋前后最上层的两根木料被称为“锁口”。

戳杆是后于刻楞出现的一种建房方式,这种建造方式与刻楞相比在选材上要容易一些,的、细的、有一定弯度的木料都可以用来建房。因为木料粗细不匀所以导致墙面的平整度不够,墙面要想找平,全靠抹大泥。按林区百姓说法:齐不齐一把泥。戳杆房的墙体普遍没有刻楞房的那么厚,保温性相比与刻楞房也要差一些。建房时,用粗原木先把底盘铺好,在四角和预作门窗处立上柱角,再在四根柱脚的两侧分别支上斜杈,一来可起到稳固作用,二来斜杈处可充分利用短小的木料。然后先上房屋前后的“锁口”,后上两侧的边檩做好上部框架。房子的大框起来后,用细木杆在框架内竖戳排列,排满后里外钉上斜拉条,待下部形成了一定的稳固性,再做房顶部分。

房屋前后两根“锁口”的上面直接上檩条,檩条上面铺上木板就是顶棚,为了使顶棚在天不透风,具有一定的保暖性要先抹一层草泥,然后再铺一层厚厚的锯末。“牤牛架”(人字架)直接做在檩条上,为了形成一定的斜坡度达到较好的排水效果,“牤牛架”一般都做成“三三”的,就是用房屋的宽度乘以0.33得到的数字作为最高点的高度。做好后的“牤牛架”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称为前坡和后坡,架上按一定的距离固定上“滚水杆”用来铺淋板又称灯笼板。(大概是形容像糊灯笼的纸一样薄吧。)

打雨淋板是个技术活,选料也极其严格,需用木纹极顺且没有油线、没有节子,最小直径要在20公分以上的松木。还不能用根节部分和中间芯的部分。打雨淋板一般是在季,把选好的松木截成所需长度,首先用劈刀,(类似于一把大号的镰刀,不过要比镰刀厚许多,刀背是直的。)打成四方坯子,再用木锤击打刀背,把劈刀顺着木纹打入坯子的一头,一点一点掰刀把,在木料分开的瞬间顺势向下按劈刀逐渐顺茬剥成一片厚薄匀称的雨淋板。雨淋板打完后要马上码成马莲垛,还要在上面压上重物防止变形。铺雨淋板时要从下向上铺,两块中间留一定的缝隙钉好,在缝隙处上面再叠压上一块钉上。只要铺的好可以使用几十年,也是大兴安岭人智慧的象征。

铺完雨淋板后,就要在木墙的里外抹上厚厚的草泥了。抹草泥不能一次找平,要分几次才行,如果一次抹得过厚,草泥太重就会粘不牢从木料上坠下来,所以要等头一层干后再抹下一层。

和草泥的土是有一定黏性的黄土,晒干后的草断成10公分左右的长度,林区人俗称为“羊角”。先是扒开一层土撒上一层“羊角”,将“羊角”均匀地掺在土中,再把土堆扒成四周凸起中间下凹,就像一个微缩的火山口。然后把水灌进土堆的锥形口内等到土和草吸水基本饱和,就拿二齿子捣草捶泥,使泥和草的混合更加均匀,再用锹撮成大堆“闷”,像“醒面”一样静置一段时间。然后一边用水舀子向泥堆上泼水一边用二齿子搂一遍,为了使草泥和得通透稀烂,温顺柔和好使用。一般还会穿上水靴子进去用力踩,因草泥粘性很大,每次往上拔脚都很吃力可是个力气活,在当时被列为林区“四大累”之一。

房屋里外的草泥都抹平后,窗框和门框的四周因草泥干透后收缩出现的缝隙要用棉花塞严以防透风。此外还要镶上上起装饰作用的木板条,当地人把这些木板条称为“窗脸、门脸”。

大兴安岭冬季漫长而寒冷,取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首先面临的头等大事。房屋的主体建筑完成后,在屋内还要用红砖搭炉子、砌火墙、盘火炕。火炉、火墙、火炕的烟道是相通的,一种是烟气先进火墙再进火炕;还有一种“二分火”烟气从炉膛出来后分别进入火墙、火炕,最后由烟囱排出。火墙和火炕内部都设有多种形式的曲回烟道,来延长烟气的流径,增加散热的时间,让更多的热量通过墙面和炕面散发出来。另外,红砖还有一定的蓄热性,就算炉子停火后任然会有热量慢慢散出。这种“一带二”的结构,充分利用了木柴燃烧的热能,而且还有“糊在外”的窗户纸,体现了林区人的聪明才智。

冬天,室外滴水成冰,室内暖意融融。人们在火墙上拉上一条铁丝,用来晒洗过的衣物和小孩子的芥子(尿布),火墙顶部的台上还被用来烤棉乌拉、手闷子。热乎乎的火炕更是林区人的最,所谓“老婆孩子热炕头”,已经成为林区人的一种天伦之乐。屋内的地面一般都铺有纯实木的地板,地板下还要挖出地窖,用于存放土豆、白菜、萝卜等蔬菜,对于林区人来说很重要。刚建好的房屋满是木材和泥土的清香,整栋房屋都充盈着大自然的味道,住在里面能让人的情绪得到自然的放松。

木刻楞和戳杆房以木为骨,裹着草泥的墙壁粗粝厚实,有木的生发、条达之特性,有土的生化、长养万物之特性,有水的滋润、向下之特性,更有着大兴安岭人的乡愁。每当我想起,心中都会有一种慈爱、温暖的感觉。最近家乡朋友来电话说,随着城镇建设的推进,又有一大批木刻楞和戳杆房被拆除了,这些房子可能很快就会消失。我听后,请求朋友拍一些照片给我传过来,好留作纪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