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不知身是客

2009-08-12 12:24 | 作者:染青 | 散文吧首发

一.人生如逆旅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的这句词是如此动人心弦。第一次读到它时,立刻就想起了那句“里不知身是客。”当时只觉二句相似,勾起心里所有的柔软,醉在词人妩媚的叹息里。

后来才知道,这样的情感在许多古诗词里都可以看到,古文人的心思细腻感性,恰又带着文人特有的,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于是,整个人生就因这永远达不到的理想和不断的伤感失意,变得戏剧而荒诞。看不透又走不出的人生,与梦无异,也造就了如此动人的诗句。

二.临死心理

总是猜想自己临死时的心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答案,直到将一本极喜小说看完,忽然发现那种不能自拔的无力感很适合。

我想我临死前那一瞬间大抵就该是这么一种心情了,在分秒之中奋力挣扎而又始终心有不甘的一生本该漫长无边,可就在那一刹那,所有的经历与心绪都烟消云散,所有的痛苦与欢乐都不再真实,无足轻重。仿佛是演了一场戏,我入戏很深以至忘却时光,但最后灯光一暗我就得停止一切动作,于是,抬起的手僵在半空,不知所措。我会发现这个茫然无力的人不像是我,于惊恐之中,想要收回自己的手,却发现怎么也动不了了。

三.梦里不知身是客

梦里不知身是客的,岂是一两人而已!人是怎么样在生活着?极度自恋而脆弱,却又因为自恋而拥有不时地坚强,因为脆弱而容易对生活妥协,这便是人的生存之道了。

一饷贪欢的人犹在梦中,看破梦境的人同样走不出来。一无所知的人终生如一瞬,没有生命走过的痕迹,看破梦境的人,不知是有幸还是不幸,无力挽救这个令人疲惫的梦,于是终生困顿,奋力挣扎,心有不甘。前一种人可怜,后一种人,算是可叹。

是为客还是承受冷眼看穿的寂寞与痛苦,说不上哪个好,总之,不论选择什么或是被迫做了哪一类人,结局都是一样,一个土馒头而已。不过,人,身可死,精神似乎可以永存,于是乎,这又有些讨论的必要了。

世人皆醉,又总有少数的几个人醒着,谁更幸运?其实,不论是醉的醒的,梦中的,看透的,都是一样在生活着,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事实上,有些人是在二者当中徘徊的,忍受不了压抑无聊的日子,于是睁开眼看看周遭的世界,迈开步子想要走出去,至于结局,是显然的,于是便又退回来,安安心心地做个过客,做个梦者,生活还不是就过下去了,倒免了清醒者的寂寞与痛苦,也省了勇气。

四.懂得与真性情

也有人是懂得的,深知自己是梦中之客不能幸免,但不愿意丢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古文人很多都有孤傲的性子,就是因为有完美人格的影响而对现实不满意,这样的人,若是坚持一生,总是困顿不已,抑抑难止,然而,令人敬佩。

记得看王国维《人间词话》时,他说姜夔的词“格调虽高,然无一句道着。”于是先入为主地认为不好。后来看到他那一句“人生别久不成悲”,所有之前的不屑全部抛开,只觉得能写这样的诗句,必是有真性情的。反复读这一句,竟能品出苍凉的意味来,像是半里,忽然听见白日还开得鲜艳的海棠整串滚落枝头,有遗世独立的哀伤

还有苏曼殊那句“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私冰。”一样动人,贵就贵在有真性情,难得的真与情。这就是明彻的人了,所以更沉默,不问苍天,不问大地,只看这梦中的世界如此逼真,梦中的世界如此幻美,梦中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梦中的暖花开。

在梦里,他们敛眉低叹,眼眸深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