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闇公那里想到的

2009-06-08 14:26 | 作者:江南烟雨 | 散文吧首发

对闇公的感性认识,在多年前就已留下难忘的记忆,对闇公精神的理性认识,却总没有止境,每读一次关于闇公的篇章,每理解一次闇公那久远而刻骨铭心的战斗故事和英雄情结,心里总会升腾起对他的无限崇敬,总会感到闇公他是一座永恒永远也读不完的丰碑。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许许多多优秀的民族魂宝中闪耀着光芒的一人,他用他那坚贞不屈的意志,视死如归的气节和“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的千古精神,壮烈而慷慨地大写了生命的无尚光荣和可歌可泣的献身主义精神。闇公一生仅仅29个年轮,暂而伟大的一生走过了传奇,走过了波澜壮阔的战斗历程。在岁月的旋律中,在生命的意义里,他把奉献的精神描绘得刻骨铭心、深情深沉,他把忠诚的信念谱写得激昂高亢、热血沸腾,他把赴死的决心表白得铁骨铮铮、悲壮落泪,他像一道闪耀的流星,光茫万丈地划破历史的长空,为世人留下永不磨灭的记忆和传承千古的精神,还有我们对他永远满怀深情的崇拜和纪念。

闇公虽去,精神却长存,闇公虽去,财富却永生。那无私奉献的精神,那忧国忧民的情怀,那视死如归的气节,那英勇惨烈的就义,于历史是财富,于今时是财富,于将来也是财富。在这个追逐财富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追求某种财富的想法,每个人都有追求某种财富的权利,这没有异议,实属正常,无可厚非。但我们在追逐某种财富的时候,似乎总是忘记去收割那些播种在历史和岁月的长河里,被日晒着、被淋着,被岁月尘封、被心灵淡忘的财富——精神财富。是的,精神财富非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也比不上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也非许多数人渴望的财富,更确切地说,精神财富只是一种信念或理想,一种精神或价值,只供历史和世人去瞻仰铭记或发扬传承,而不能用作交易的货币。而物质财富却可以用作生活与生存,用作我们去完成我们一切想要的东西的购买与交换。两种财富,各自的用处不一致,一种可用作购买或交换,一种却只能用作记忆怀念,用作瞻仰铭记。所以,追逐物质和精神两种财富的人自然地成两极分化之势,成为一边倒的风景。这是客观的现实。诚然,对物质财富的渴求是十分正常、十分符合人之常情的举动和心理,更何况这是一切社会向前发展、向前迈进所需。

但我以为,物质和精神两种财富都该渴求,即便那种可以购买的物质财富更实在许多,但我们也不能放弃那不能用作购买的精神财富的追求。在今天这个商业化、物质化日益透明的时代,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日益为追逐所累的社会,芸芸众生更看重的、追逐更多的是可以用作购买与交换的物质财富。是的,社会前进的步伐,绝对需要物质财富的积累,绝对需要物质财富作为引擎。但客观地说,只注重对物质财富的追逐,这会造成我们这个社会精神财富的缺失,而精神财富缺失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即便无害,但也一定无利。更何况,两种财富过于悬殊,就好比这个社会的贫富过于悬殊,终久会出问题。

我也以为,两种财富对我们个人,对我们国家、民族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个人而言,两种财富都很富有的人,一定能造就一个人辉煌的成就或光辉的业绩,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两种财富加在一起,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振兴和崛起的资本。一个国家的富强,一个民族的振兴,不是几句豪言壮语铺就而成,不是一腔热血挥洒能定,而需要实实在在的强大的硬实力,需要真真切切的深厚的软实力。这两种实力的结合,才是真正实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振兴的资源和力量源泉。而两种实力却需要两种财富去创造,一种用作购买或交换的物质财富能够为我们创造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强大的军事力量这种硬实力,一种用作瞻仰铭记或发扬传承的精神财富却可以为我们创造信念理想,创造主流的民族文化、民族价值、民族素质和民族精神这种软实力。两种实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振兴崛起而言,缺一不可,两种财富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振兴崛起而言,缺一不可。

我还以为,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几十年前的腥风血雨,其实就在并不远的那些时日,不要忘却,别去淡去,那些激烈惨烈的战斗故事,那些悲情深情的英雄主义,那些沉重厚重的英勇牺牲,那些动人感人的奉献精神,永远应该记忆,永远需要珍藏,也永远值得传承。因为今天的美好河山来之于他们,今天的幸福与安宁来之于他们,今天的许多东西来之于无数人的浴血坚持,来之于无数人用血肉之躯厮杀拼命的铁骨铮铮,来之于无数人抛家舍命的奉献柔情,来之于无数人的无数颗挚诚忠贞的碧血丹心…

而今天我们大力倡导的闇公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深厚博大的精神财富宝库里一朵璀灿夺目的奇葩。所以,我更以为,即便我们不去把那些当作一种追求的财富,却该以一种感恩的姿态,以一颗感恩的心灵,去真挚怀念,去真诚铭记,去真心传承…

附:闇公(杨闇公),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四川党团组织主要创建人和大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重庆革命领袖,与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是同父异母兄弟。杨闇公(1898-1927),名尚述、尚达,字闇公,又名琨,重庆潼南人。1917年,东渡日本,求救国救民之道,回国后与吴玉章等在四川从事建党工作,1924年1月秘密组织“中国青年共产党”。1925年,自行取消中国青年共产党,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重庆团地委组织部长、书记。创办重庆中法学校。1926年2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任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首任书记,领导四川国共合作。后兼任军委书记,与朱德、刘伯承、陈毅共同发动领导了顺泸起义。1927年“三·三一惨案”后不幸被捕。面对军阀的利诱和严刑,坚贞不屈,受尽折磨,壮烈牺牲。他以生命和热血实践了自己的人生格言:“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