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

2012-06-28 09:06 | 作者:郑华 | 散文吧首发

昨天有一友人发来信,原文如下:阳光心态十句话:一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二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三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四不要为没有发生的事情而烦恼;五不要总羡慕别人的幸福;六学会享受过程;七活在当下;八学会感恩;九遇到倒霉事时你就想还有比你更倒霉的人;十要用心造天堂

我已度过多愁善感的季节,但也有生活的体悟。

看到这一短信,不禁在内心深处产生了颇多的思绪。从这一则短信道出了人间冷暖和社会现状,其内涵与外延告诉人间充满了不可知的因素,同时也告诫人们许多应该知道自己的生活背景、社会地位、经济实力、个人能量、文化素质、纵横关系、人际利用、生态环境、心态、心里承受力、遗传基因、口才表述、智慧运用、劳动强度等等等等,无不渗透着生活烙印。

人生生活中蕴藏了不可知的“言无言”实质,就像禅“勿说破”的潜在意识。生活的境界是体悟,是感知,是理性,是不可言喻,不可鸣呼,就像禅境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尽管有名人留下了许多生活轨迹可寻的家教,也有经史子集的传播,人间天堂究竟是什么样子,谁在享受着无忧无虑、心境超度的生活。“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文心雕龙》)的“自然之道”激励了多少人间智者,又有多少穷途末路的人生阶梯。从生活本质到理性感悟,透出的诗性文化,让人眼花缭乱,“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体貌二十四种诗歌风格,无一不以自然物为喻,无一不以自然性为归,诸如‘采采流水’之纤浓,‘大河前横’之沉著,‘上有飞瀑’之典雅,‘雾余水畔’之绮丽,‘下有漪流’之清奇,‘大风卷水’之悲概……既体现出以道家自然之道为旨归的审美趣味,亦显露出老子‘上善若水’的潜在影响。”(《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

就是的力量也有残缺的时段,有多少善男信女在怨声中呼唤着有真情真爱的相拥,苦苦思寻着都要有的依托;在工作中有多少实迹与能量的交锋,显示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公平竞争与暗箱操作的悲哀,致使“绝对的权力会孳生绝对的腐败”的说教是否存在了现实的真切声音。环境改变人生,人生依附并创造环境,人为因素是在不自觉中克制了一些环境的束缚。

人生都在为自己营造一个辉煌前程,谁能营造一处自己的自由天堂,是消极的“知足常乐”吗?还是奋斗不息?没有创造的人生,怎么换来人间奇迹的出现;没有攻坚的能量,怎么实现人类前进的步伐;没有刻苦的历练,怎么踏上平安的征途?!从人的感觉、知觉、情感、意志、思维、记忆、才能、兴趣、悟性、性格等都与人的心理现象有关,对于人的心理过程,心理特征的反映,再现心理世界与社会的碰撞,相互产生了人的情感。那是人类对于自己所认识的或所操作的事物所特有态度的体验。通过往来的再认识,致使人们的情感世界产生相拥相守。

同在一片蓝天下,同样接受阳光的普照,禅的依归,道的省悟,仁的再造,天地间和偕与争斗的激情,都会产生智慧。智慧的依存是人在生活实践中得到了醒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铭言,就是悟性的再认识。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就给人类以智的启迪,“太极”的出现,给“神明”增添了明朗;神物、天地、天象、河图、洛书等等再现了人类图腾的崇拜;“史诗”唱出了人类遥远的文明;“智慧书”的出现带给人类收获。人的天性决定了社会生活的繁杂,生活的需求决定了人的运动,人的运动释放了经济保障的供给。没有生活的继续就没有人生的再造。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充分享受人间欢乐的阳光,不为别人的烦恼而烦恼,不为暂时的障碍而退缩。在人生世界处处都有天,真诚、宽容自信亲情激发着平常人的心态;健康、幸福、快乐青春、希望展示了人们的生活欲望;想、现实是生活载体的反映;品位“滴水之恩,将泳泉相报。”的真意,感恩是人类本性,是善的延续。这也与人们对待物象的赞美一样:“松”与高峻挺拔,“竹”与清虚秀隽,“梅”与洁身自好,“莲”与志洁行廉。这就是人生与物的华丽赞歌。若有失落,那就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