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他山

2011-12-02 16:58 | 作者:娄山关 | 散文吧首发

娄山关/文

去余庆采风,听说要去他山,脑海里首先想到的是他山文化,可他山文化究竟讲了些什么却一点不知,网上查阅也是一片空白,那只好去看了才晓得了。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是很早以前就从诗经里读过的,然而,今天要走的他山,却并非诗经里的他山。

他山位于贵州省余庆县松烟镇的蒲村。说到他山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末永历年间。当年,右金都御史钱邦芑先生因拒绝与孙可望共事,便长期隐居在了这里。隐居期间,他开辟了百亩柳湖,修建了书院,办起了学堂,授课之余也经常与朋友相聚于此。把酒颜欢,吟诗作对,垂钓自乐。据史书记载:柳湖中有72泉,时涌连珠粒粒而上,堤柳数百章,大可合抱;间晓露垂珠,烟岚缭绕,风景秀丽,人称“小钱塘”。而他山,就在这“小钱塘”的后山坡上。

走上他山,首先吸引你的是半山腰上的石林。石林大多被高大的树木草丛台鲜盖着,形状十分怪异。有的挺拔昂扬,如同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傲视天地;有的则倒地而生,像是杂技团的小丑故意倒立行走,只为搏人一笑;有的则展开了翅膀,意欲直飞冲天,翱翔在九天之外;有的则俯瞰山野,形似盘踞的蛟龙,一触即发,气吞长河;有的则蜷缩成一团,却丝毫不见慵懒,一如昏昏欲睡的猛虎雄狮,量你也不敢靠近。或许在某个不经意间,它就将奋跃而起,甩动一身狻狂,让你在这山间“小重庆”中找不着方向。他山的石就是这样,让你赏心悦目,又让你出其不意。它们或者形单影只,如同冥思的老者;或者扎堆而立,犹如天空散落的繁星。

钱邦芑曾在《他山赋》中倾情记述说:仰者如啸,俯者如疑,立者如望,欹者如嬉,蹲者如怒,踞者如思,扬者如舞,抑者如企,端者如拱,斜者如窥,前者如待,后者如趋,联者如布,断者如亏,尖者如刺,利者如刲……让你不得不感慨天工造物,鬼斧神工。

他山除了石林这大自然的杰作,更令人感叹的是巧思的人工石刻。至于石刻有多少块,谁也说不准。目前发现钱邦芑先生在此隐居期间留下的石刻共两组。一组位于余庆县敖溪镇曾家湾后面的一座小山上,人称招隐山摩崖石刻,已经发现的有9处。另一组便位于他山,世称他山摩崖石刻,已发现的有18处。它们分别是:翠屏、云归处、钱开少放歌处、石帆峰、云房、九面峰、梅仓、梅囷、梅舟、洞天、霹雳崖、藏书峡、回岚穴、米丈量、石浪、应接不暇、断烟和他山。而每一处石刻,都由钱邦芑先生亲自命名篆刻于此。而每一处石刻,都代表了钱邦芑先生隐居时的特殊心境。

行走他山,也是在行走钱邦芑先生的心路历程。

“翠屏”二字,喻意怪石的形状如同一扇屏风,在那段退隐官场的日子里,钱邦芑先生一直感慨可以找到蒲村这样一个地方,为他遮风挡。他把他山这个地方视为自己的落脚处,于是,又有了“云归处”这样的石刻。在这里,他的身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先后刻下了云房、九面峰、梅仓、梅囷、梅舟、洞天、霹雳崖、藏书峡、回岚穴、米丈量、石浪、应接不暇、断烟等石刻,描述了他山之上的美景,也将自己的心志寄情在这些石刻当中。

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他真的决定偏安于此,不问世事了吗?

事实并非如此。在一块形状如同船帆的石头上,他刻下了“石帆峰”三个字。“本无宦情”,因遇“圣明简录”,才“遂缨簪绂,迫巡方西川”。满腔的政治抱负,因为时势而停止,他只能将心底的期盼刻在这风帆石上,希冀有一天再可杨帆远去。

1656年4月,李定国把永历帝从孙可望控制下的安龙迎接到云南昆明。这一局势的出现,让钱邦芑先生看到了希望。他决定要去云南。出发前,他再次来到一块奇石面前,借着满腔的欢喜之情,他刻下了“钱少开放歌之处”。然而,此时的清朝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已十三个年头了,全国大部分版图已属清朝,大明朝江山早已远去,再也无力挽回。失望的钱邦芑并没有失志,他终生没有承认清朝,抱着对明朝的誓死效忠,再此返回他山度过了余生,创作了不少诗作。

在这他山18处石刻中,最显眼的则是刻有“他山”的这一块奇石。钱邦芑先生在刻下“他山”两个字的同时,又以这两个字为此山命名,这就为后人留下了他山文化。

此地奇石众多,风格各异,他为什么要独选“他山”这两个字呢?

有资料显示,钱邦芑在蒲村隐居时,虽然娱情山水,却无时不在伤心国事。他反观历史,深思大明朝的暂,终于有所顿悟,所以为此山命名为“他山”,意在警醒后人。而另一种说法则是因为这山中的石林与钱邦芑先生老家江苏镇江的太湖石非常相似,他每次来到这里,都会想起家乡,所以用“他山”二字表达他的思乡之情。

历史的长河也远去,但钱邦芑先生给我们的却不仅仅是这座他山,不仅仅是这秀丽的风光和苍劲的石刻,而要研究和传承的是他的他山文化,他山精神。

他山,是钱邦芑先生遮风避雨的港湾。而钱邦芑,则赋予了他山独特的精神文化。

在这一片宁静的港湾里,钱邦芑先生修生养性,问禅立著,看似不问世事。但他归隐他山的最终目的,在我看来是在弘扬民族精神,民族大义,传承他山文化。

正如他山脚下一村民所说,而今的他山是一种文化,是余庆人的他山,是旅游胜地,是余庆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石,可以为富。我们深信,在他山文化的引领下,余庆人民一会打造出一片新的他山文化。

朋友,如你要观奇石,赏石刻,拥抱自然,放松身心,荡涤心灵。那你就去行走他山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