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奇葩

2016-09-04 11:18 | 作者:柳暗花明 | 散文吧首发

我居住的地儿依山傍水,一条大河把城市一分为二。沿着河岸逶迤绵延的滨水公园,惬意宜人。清晨,在园中一处花草地,用手机随拍了几张小片,自娱自乐胡诌几句:百草地上开百花,花香飘进千万家。家家开门七件事,财米油盐酱醋茶。回到屋内,把照片导入空间手机相册。之后,随意移动鼠标浏览网页。

三部影片名字:《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前》《爱在午降临前》进入眼帘瞬时而过,并没引起“感冒”。可能是爱情题材作品看太多的缘故吧。凑巧,无意识的又回看一眼,觉得三个“前”字有点怪怪。为什么?爱,要在日出前,日落前,半夜前而不是之后呢?打开网页儿查阅一下。

原来,《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前》《爱在午夜降临前》三部曲,是国外经典的爱情电影系列之一。被网友热评,奉为爱情的圭臬,捧为爱情电影的一座碑。也有网友调侃:爱在黎明是两人的一夜情,爱在黄昏是两人各自的一次出轨,爱在午夜是两人一次争吵。喝,有趣。打开网络电视看过之后,三部曲的“庐山真面目”在脑海里渐渐清晰起来。先把影片的故事情节及寓意梳理一下:

《日出之前》讲的是两位主人公,杰西和赛琳火车上偶遇。

杰西,美国男青年,攒了半年钱来欧洲找女朋友,结果到了才发现被甩了,一个人郁闷的坐在去维也纳的火车上,第二天飞机直飞美国。塞琳,法国女学生,因为不喜欢坐飞机,正坐火车回巴黎。为避开一对老夫妻的吵架,塞琳坐到了杰西的旁边,杰西主动搭讪,然后邀请塞琳一起在维也纳下车。

他们的偶遇和一般影片的邂逅不同,没有因为什么,战争、海难、见义勇为;打翻水桶,坐错车,青梅竹马、玩偶的孤独……就是因为这样一件小事,两个人迅速结识,一见如故,一起去了维也纳。他们一边游览城市,一边谈论着彼此的过去 ,彼此对生活的感想。两个年轻人,从试探,到青涩,随之热烈,进而担忧,在面对这些麻烦和困难的时候,最后坚定,从容面对无限可能的未来。在两个人躺在公园里的时候,他们已经彼此确认,对方是很难以遇到的接近灵魂伴侣标准的人。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别,虽然悲伤,但他们很理性,相隔异国,在一起的可能性非常低微,以后的人生,就真的遇不到和对方一样的人了。缠绵半天,时间。他们躺在维也纳公园草坪上,激情迸发,度过了一生中最浪漫的一夜。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演绎了最理想化的一见钟情。

他们注定要在第二天分开,所以不用去想未来,不用去想任何不愿想的事情。就像有人说的,如果知道自己想和谁一起度过余生,你会希望余生开始的越早越好。我拿青赌明天,你用真情换此生。爱在黎明破晓前,就是把这些浪漫浓缩到了一夜的纯情。最后清晨不得不分手时,二人约定6个月后还在维也纳火车站见面,不留地址电话。

《日出之前》令人心醉;《日落之前》令人心碎。

《日落之前》讲的是他们今生仅有的最遗憾的错过和最难得的重逢。

半年后,杰西去了维也纳火车站,而塞琳因为奶奶去世,没有赴约。二人失去联系,各自生活九年。在无可挽回的错过之后,生活过得并非事事如意,而回忆中的美好激发了生活的热情。杰西把回忆写成了书,以此来追忆曾经的似水流年;青春不再,无比惶恐未来的赛琳,开始在自我神经质中学着独自面对成长,曾经的最美只能化作一首关于你的歌,深深埋在心底。

杰西结了婚,有了个四岁的儿子,塞琳在做环保相关工作,有一个“认真交往”的男朋友。成了小说家的杰西,在巴黎莎士比亚书店这个文青心中的圣地,促销自己的新书。书中浪漫的故事,就是九年前的那一夜晚。杰西在书店接受采访时,塞琳悄悄走了进来。当赛琳淡淡地微笑着出现在莎士比亚书店的角落时,他们的重逢看似还是一样的浪漫。但比起9年前的那一夜,这种朋友的感觉与之相比落差还是太大了。他们真正最光彩醉人的浪漫,都给了9年前的那一夜。年轻时的浪漫如同9年前的日出一样朝气蓬勃,年过三十的现实生活如同9年后的日落一般暮霭沉沉,好在日落时还有余晖。

杰西与赛琳在巴黎书店相遇,然而他们只有一下午的时光相处,日落之前,杰西要乘飞机赶回美国。两人在午后的巴黎街头漫游,在美丽的护城河上泛舟,谈天说地无所不聊。赛琳对九年前那次不告而别表示抱歉,一切都显得如老友重逢般的美好。但是,快乐时光像烟花一样醉人却短暂。杰西一再地为了赛琳推迟自己去机场的时间。从听她弹奏吉他的那一刻起,杰西就已暗自决定,再一次为她打破常规。离别时间就要到了,塞琳弹唱了专门为杰西所作的歌曲,歌声委婉。曲终,塞琳缠绵地说:“宝贝你赶不上飞机了”,杰西轻轻回应:“我知道”。他们知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

但重逢不是水到渠成的,起初,心中的芥蒂让他们各自伪装。她对他的婚姻轻描淡写,他对她的情史调侃有加。两人的伪装中积累了太多渴望、怨恨、嫉妒、思念。当赛琳终于卸下了伪装,心中的妒火也随之爆发,多年受伤的赛琳需要发泄。杰西也按捺不住,直言曾令自己泪流满面的渴望。

可以说:《日出之前》是绽放的“一夜晴”,《日落之前》是“小别胜新婚”,而《午夜之前》则是不折不扣的夫妻故事。

十八年前在火车上的相遇,她决定跟他下车;九年前他决定为她误飞机;九年后,杰西结婚生子离婚和塞林生有一对天使般的双胞胎女儿。两个九年,一切都像是一场人生赌注,眼下到了该清算的时候。

爱情的一切的浪漫终究要落实在生活的柴米油盐里,所有的幻想也必将破碎于衣食住行中。那么,如何面对生活,如何在“婚姻”的面纱下维持爱情?启示良多。

《午夜之前》,正是讲述了两人在希腊度假时发生的一些事情。爱情最真实的一面也在此展开,他们有争吵,有埋怨,甚至也有不理解。

影片开始,杰西在机场送走了前妻的儿子。作为父亲,杰西缺席了儿子的大部分成长历程,觉得无比歉疚。《午夜之前》,两个人的主要矛盾都是围绕着这个小男孩。两个人去希腊度假之前,一直算是比较和谐的相处,两个人彼此之间的话聊一如过往。可是到了旅馆,两个人严重冲突,激烈争吵也随之而来,即使是真爱,也有恨不得将对方撕成两半的时候。

赛琳抱怨杰西,这些年来一直忽视她的牺牲,不明白她作为母亲的愧疚感和罪恶感,并且将一切错误归结到她的头上。他们细数了彼此的缺点和毛病,出轨;为了对方所受的委屈,赛琳不断强调着自己的让步,杰西则认为她无需如此大惊小怪。拌嘴和我们熟知的现实生活中的夫妻吵架并无两样。

依然是侃侃话聊,美男变大叔,文艺女青年也终有了肚腩和大屁股,岁月是把杀猪刀。长期共同生活必然有矛盾,这未必是来自对方,更多的是来自柴米油盐,抚养孩子,生活琐事。就如赛琳所说,我现在只有在办公室拉屎时才有空思考,以至于我都把思考和屎臭味联系起来了。

赛琳在情绪失控之下咆哮:可笑啊,我每一个以前的男友,他们都结婚了,之后他们打电话感谢我,教会了他们什么是爱,教会了他们去关心跟尊重女人!你知道吗,我真想杀了他们!他们为什么不向我求婚?我也许会拒绝,但至少他们也应该问我啊!——如今赛琳一腔抱怨,我就知道,你们都会把我当保姆!

赛琳变的前所未有的歇斯底里和偏执,正如她说的那句“女人对永恒的探索,存在于自我牺牲的广袤花园中。”她不愿放弃那些希望,她现在原本属于一个人的生活正完完全全的被家庭吞噬,被家庭腐蚀,她不愿做那个被妥协的人。

杰西也变得非理性,那么多年了,到现在才明白自己对孩子的缺失?现在提出去芝加哥陪儿子的建议显然是没有必要的。儿子已经大了,而且是个不错的孩子,他有自己的生活,以及处理人生中问题的方法。这样冒然去,不仅丢掉了自己幸苦建立的生活,对于孩子来说搞不好也是一种额外的负担。

两个人不停的翻老账,纠缠那些已经毫无意义的外遇,揭开不曾和对方说过的被家庭生活折磨的困苦。但杰西的那段话,终归还是让人感动:“我把整个人生都交给了你,我接受了你的全部,疯子的一面和光芒四射的一面,我会对你,对女儿,对我们共同创造的生活,负责到底。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爱你。”“我不想变成那种人,在52岁时离了婚,落着泪,承认从来就没有爱过自己的伴侣,感觉自己的生活好像完全被吸尘器吸走一样,一片空虚”。

是啊,什么人都有错,而爱人是宁愿错,也不能错过的人。在两人大吵之后,杰西还能装作陌生人拿着一封子虚乌有的情书前去搭讪,就如18年前他们初次见面的那一晚,装作打电话给朋友互诉衷肠一般。他明白问题所在是生活,而不是面前这个人;生活是无尽的源泉,需要不断开凿,面前这个人,也是这无尽源泉最重要的一部分。

变老很可怕,但至少那个人和你在一起。所以当赛琳第三次摔门而去,抛下一句“我想我已经不爱你了”的时候,杰西还是在海边找到了她,说出了时光机器那一番话。赛琳先是表达出不屑的愤怒,后来却开始服软,不由得感动。就这样,杰西以一封“来自未来陌生人”的信平抚了她:“我在努力逗你笑,如果你想要真正的爱情,这就是了。虽然两个人的主要矛盾(是否为了杰西的儿子搬家)没有一个最终解决方案,但导演无疑又给出了一个完美的暗示。他们有可怕的争吵,有无法排解的愤懑,依然会心甘情愿的为彼此让步。兜兜转转,当他们经历过那么多后,才发现午夜之前陪伴着自己,坐在身边的依旧是那个人——生活就是这样,虽然有那么多不完美,但它真实。正因为这些争吵,这些自己曾以为迈不过去的坎,这些最后的和解,才构成了他们真真切切要面对的有血有肉的生活。

海浪轻轻拍打着脚下的海岸,卷起岁月的浮沫,这就是人生,来不及保留就变了个样,没办法让时间停留在某个最美的时刻,可杰西还肯编拙劣的童话,赛琳也肯陪着一起入戏,像身后点点灯光,执着地照亮黑夜

当然,什么是真爱,影片不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就像影片结尾那样,你只有自己完完整整活过,爱过,期待过,争吵过,困惑过,痛苦过,只有经历这个过程后,你才会明白自己到底想拥有怎样的生活,才能最终与自己的人生和解。这才是真爱。

看到这里,善男信女应领悟,人们心目中完美的爱情其实是赋予了太多的假象。真相是,艳遇之后还有艳遇,旧情之外还有旧情;小情侣吵完架滚一次床单就重归于好,老夫妻还没提好裤子就能为一件琐事大打出手。我们真正要接受的“爱”是生活本身,而爱人是陪伴我们度过这段时光的人。爱人可以选择,但没有完美的,我们需要把他(她)的优缺点作为一个整体接受,而不是想改变对方,更不是把生活的负面体验归罪于对方。有人一生都在伪装以至于忘了真实的自己,有人死了无人知晓和没死也没区别。生活本身存在着肮脏,困难,甚至不完美,但总会有某个人,让你能够心甘情愿的继续坚持下去,相守到白头。爱情会越来越淡,需要沟通,需要经营,爱情的圭臬就是不忘初心。

《爱情三部曲》故事中没有什么戏剧冲突,也没有什么太大情绪起伏,是以喋喋不休的对白构成的电影。镜头随着他们聊天走来走去,走在维也纳、走在巴黎,最后走在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半岛上。话唠一路都不会心生腻烦,彼此嫌弃;唠到了黎明破晓、日落黄昏直至午夜梦回。九年一梦,碎影流年。这种话唠片的看点到底在哪里呢?影片最大的价值就是把我们生活中所期待的浪漫以及现在、将来,要面对的所有困惑几乎都在话痨中一一呈现,他们所谈论的,正是我们所期待和困惑的。

表演比现实主义影片还贴近现实,展现的是生活原原本本的片段,普通人对爱情的理解与遭遇,就像是两位主演自己的故事,而每个不同的观众,也都能从中看到各自的影子,现实真实得可怕。

现实是,错过了就再也没有机会相遇了,人生才不会那样美满,有些人只想在你身边留下个侧影,但你却想拉他进你的生命里;有些人拼命想住进你生命里,你却视而不见;还有些人,说了再见之后,再也没有见过。

真实不是说他们重逢,而是男女主角的对白,小眼神,小动作,每个细节都很触动你。而且,大篇幅的对话,比较少的镜头切换,基本上和现实生活中的时间保持一致进度。

从而,激发了观众心里的一些东西——对人生的思考,爱情和婚姻中的抉择,对另一个人永恒,神秘而热烈的憧憬。甚至是怀疑,这样的人和事,是否还会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正是这些惟妙惟肖的意境,使影片被奉为爱情的圭臬,捧为爱情电影的一座碑。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未必高于生活,好的作品再现生活时一定美于生活。生活当然比作品充实,但不一定比作品美好,爱情三部曲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搞教育的人有个通病,对感兴趣的事,喜欢寻根究底。

爱情三部曲灵感的源头,是藏在电影背后那对真实的情侣。导演将影片献给一个人——艾米•赖豪普特。

25年前,艾米•赖豪普特遇见了一个叫做理查德•林克莱特的年轻人,并与之共度一晚,这一晚让他难以忘怀。他们的这次偶遇激发了林克莱特构想并执导《爱在日出之前》的灵感,这也是此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然而,她并没有看到该片,林克莱特也不知道,在这部影片上映之前,赖豪普特已经香消玉殒了。

林克莱特与赖豪普特相遇在1989年的秋天,他正在费城,时年29岁,刚完成了电影《都市浪人》的拍摄,在从纽约返家途中,在那里停留一晚。赖豪普特比他小几岁,大约20岁。他们在一家玩具商店相遇,最后共度了整夜。就像在《爱在日出之前》一样,他们所做的绝大部分事情就是聊天。林克莱特说:“我要把它拍成电影。”赖豪普特说:“它是什么?你在说什么啊?”林克莱特说:“它就是‘这个’,这个感觉,这个在我们之间流动的东西。”

《爱在日出之前》结局,部分程度上是对发生在他们身上事情的一个回应。与杰西和赛琳两人约定6个月后再见不同的是,现实中的这两个年轻爱人互相交换了电话号码,并试图在他们分别期间保持联系。他们给对方打过几次电话,远距离恋爱把他们搞的疲惫不堪,关系慢慢就虎头蛇尾的结束了。在第一部电影中也将它反映了出来。

林克莱特不久就和另一个女人发展起了亲密的关系。这个女人走进并执掌了他的生活大约一年多。之后,他和赖豪普特再没有交谈过。他确曾想过,或许“她会出现在《爱在日出之前》的一次放映时,或出现在《爱在日落之前》的读书推销会上,而那本书就是依据他们共处的那一晚而写的。但是,她从来没有出现过。

那个时候,林克莱特并不知道赖豪普特已于1994年5月9日死在一场摩托车车祸中,那时还不到她25岁的生日。《爱在日出之前》于几周后开始拍摄。林克莱特直到3年前才获悉她的死讯。一个知道他们二人那次相遇的赖豪普特的朋友,集合了这些消息,发了一封信给他。林克莱特告诉泰晤士报:“我感到非常悲伤。” 扮演杰西的演员,伊桑•霍克,获悉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同样悲痛万分,不过他还是提醒林克莱特,如果他未曾遇见过她,那他也就不会创作出这些电影,以及遇见一些跟他一起,为这些电影而努力工作的人。

林克莱特在另一个采访中反省道:“谁也不知道我们怎样在彼此的生命中交织回荡出声响,但她是这回荡声响的灵感。”林克莱特,最终把他们曾经拥有的,回荡在他们之间的,“漂浮在空气里的东西”——变成了电影。

《日出之前》拍摄于1995年,《日落之前》拍摄于2004年,而《午夜之前》则拍摄于2013年。三部电影一个故事拍摄18年,无论在导演的生涯中,还是在演员的生涯中都是黄金的18年。导演跟演员都是平等的主创,没有雇佣和执导的关系。

由于3部影片,在剧情构造上跨越时间的尝试,给了两个主演无以伦比的真实性。九年一部的约定,原来的演员,原来的导演,原样的拍摄手法,让人觉得就像看自己身边的一对恋人朋友的故事,或者是自己的故事。他们一上来,即刻感觉是老相识,根本不用开口,纪实的感觉就占领了你的大脑。两个人都40岁多了,爱情观随着时间的改变也日臻成熟了,他们的对话、生活、肢体,外观上体现出的沧桑都天衣无缝的重叠在一起。这般不计成本藐视铜臭的艺术情操,无疑要给一个大大的“赞”!多年之后,观众也和演员以及故事一起成长。

到此,本文应该收尾了。文字以四句胡诌开篇,哪就再续四句胡诌结束。前四句:百草地上开百花,花香飘进千万家。家家开门七件事,财米油盐酱醋茶。后四句:茶余饭后别落寞,日出月落本无价。晨昏夜半三部曲,真爱丛中一奇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