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后天堂

2016-03-10 10:54 | 作者:暒@魂fish | 散文吧首发

天气骤变,早晨醒来一睁眼,听得外面依旧斜风细,顾不得赖床,麻溜儿起床洗漱,神经质般的驱车直奔樱顶。

一路上,校园里行人寥寥,全然不似往日热闹。到地儿以后,并不下车,只是放眼望去,不禁长吁一口气,还好,满树的樱花算是顶住了昨晚的疾风骤雨,并未落得个“绿肥红瘦”。

于武大求学,这是第七个年头。却仅是第二次赏樱,更是第一次对学校的樱花如此上心。往年从不关心所谓的“樱花节”,也不知何时花开,何时凋谢。

说来也巧,偏偏今年花开之时,恰好要去本部办事,路过时被这满眼的争奇斗艳牵绊住匆匆脚步,不由的下车漫步。

或许是因限流而没了往年的喧闹,今年的早樱格外醉人,似云非云,似非雪,热热闹闹的拥挤在枝头,直看得游者眼花缭乱。

走累了,直接盘坐于树下,呆呆看着眼前人流如织,看着那些沉醉于樱花海洋的男男女女,没来由的想到一句佛家禅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这些往来穿梭,青洋溢,笑颜如花的鲜活面孔下,大约都深埋着不同的樱花寓言

有那么一刻我突然觉得,樱花固然是美,但这满眼繁花所勾起的念想与情怀,才更加勾魂摄魄。

前段时间看过一本名为《那么慢,那么美》的半纪实文集。作者是个海外华人作家,定居北欧,名字相当古典,与《陌上桑》中的美人同名罗敷。

整本书大概都在描写北欧国家高社会福利下,居民慢生活所带来的美感与享受。而其中又以很大篇幅赞叹北欧人的嗜书如命,无论公园的长椅上,还是咖啡馆的沙发里,随处可见安静阅读的身影。

以前我总不明白,为什么北欧人似乎天生对艺术有着更高的鉴赏能力,歌剧、画展、音乐会,这些于国人来说颇有些阳春白雪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则可谓老少咸宜。现在我觉得,良好的阅读习惯大概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就像中国也有国粹京剧,可你不读几本史书,不多掌几个典故,还真就味同嚼蜡,听不出那些穿越上千年,从时空中带出的凄美与苍凉。

人对于美的追求固然称得上是天性,但学识与阅历却分化了赏美的层次。记得初中刚开始读词,读到《忆秦娥》中的“箫声咽,秦娥断秦楼月”,只觉得琅琅上口,于诵读中体会到平平仄仄的音律之美。等到稍大一点,学了苏轼的《前赤壁赋》,才知道这个“咽”字原来可以形容为“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再读时,仿佛能够直面月下秦娥的肝肠寸断,凄美之感油然而生。

中国古代文学,大部分美都烙印着悲剧成分,葬花的林妹妹,四面楚歌的虞姬,美固然绝美,但终究让人心塞。

相较于此,我更喜欢那些破冰而出、暖人心扉的美。

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有一篇名为《寺庙》,主角是一群将现代教育带进古老村庄的女老师。

其中有一段,写老师们进梅园以后,那些心怀感恩的淳朴乡民们争先恐后的招呼老师吃自己的梅子。四下而起的招呼声使得几个老师应接不暇,如同一群在梅园中迷失方向,只得翩然起舞的蝴蝶。

合上书本好久,我仿佛还能听到女老师们银铃般的笑声,对于乡民而言,这些老师不亚于从天而降的仙女,不但自身极美,更为村庄的未来种下美的种子。她们带来的现代教育,融化了已冰封不知多久岁月的古老村落,袅袅炊烟下,响起了新的歌谣。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

我太想让更多人记住,这首《送别》的作者叫李叔同,是第一批将现代教育带入中华民族这片饱受苦难土地的人。

坐于樱花树下,我似乎回到了六十余年前的那个小小村落,推开门,门后是天堂

2016.3.9写于新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