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内人

2016-05-24 20:05 | 作者:暒@魂fish | 散文吧首发

17岁,第一次读红楼。如花美眷的年纪,自然读不懂大厦将倾的血泪,满脑子都是“我虽丈六金身,还借你一茎所化”的浪漫。

再过两年,那是已经大二,结识了一帮同样喜欢文字朋友,于是一时技痒,写了一篇类似书评的散文,内容不外乎宝玉对于林薛的抉择,是方还是圆,是柔或者刚。写完之后兴冲冲的发给晓姐姐看,结果不到三分钟就换来一盆冷水——幼稚。

那时的自己,也算心高气傲,换作任何人给出这样的评价,估计都是拉黑删好友老死不相往来,可偏偏是她,我只能忍气吞声,无力且委屈。之后,晓姐姐对我说:“小旺仔,你的散文里只有文字,却没有人生。就像红楼,若有一天你读懂了‘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或许会更加深刻。诗与远方并不是生活,只是一片看不见的净土而已。”

直至今日,转眼我已在奔三的路上越走越远,坠入过黑暗,经历了一段或许无法治愈的创伤,回过头,想起了曾经的评价,于是再读红楼。

红楼原稿止于八十回,后四十回普遍认为是高鹗,程伟元二人所续。而原稿红楼中,最后亮相的竟是迎,迎春哭道:“我不信!我的命就这么不好了么?从小没了娘,幸而婶子这边过了几年心静日子如今偏又是这么个结果!”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这是迎春的人生,也是她的结果。

让我印象颇为深刻的是,大观园抄查过程中,迎春面对家奴对贴身丫鬟的搜查,全然没有别的兄弟姊妹那般护犊,任由丫鬟们哭诉哀求,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兀自看书,更有意思的是,书的名字竟是《太上感应篇》。

许多人看完红楼,都会觉得迎春大概是十二钗中最没存在感的角色,没有个性,没有锋芒,没有林薛之才情,也没有探春的精干,甚至于被李纨评价为活死人。但在我看来,恰恰是迎春,更能代表平凡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悲剧

太多太多平庸的我们,希望命运眷顾升华自己,却不得不接受命运一次次无情摆布。就像迎春之于红楼,深知自己无力改变大厦将倾的未来,于是将自己围成一堵密不透风的墙,天真的寄希望于生活能够引领她跳出囚笼。而当最后,生活轻描淡写的压上最后一根稻草时,沉寂了全场的迎春终究还是发出了最后的呐喊与哭诉。当然,这并不能改变什么,只是从这声哭诉中,我看到了人心的脆弱与无力。

今年,我26岁,我努力的阅读着生活,健身以野蛮体魄,看书以文明精神,我太想自己变得哪怕稍微深刻一点,却发现自己越来越读不懂生活。

我不懂,那个告诉我“割裂过往才能往生幸福”的女人,为什么突如其来的就在某个晚,抛弃了自己的躯壳。

我不懂,经历了无边的黑暗以后,所有人都告诉我要笑着面对生活,却指责我为什么不哭。

前段时间看了一组漫画,上面说真正的勇敢,是认识到生活的黑暗与无助后,还能一如既往充满热情的拥抱它。

于是,我越来越习惯用笑容来面对生活中正在或即将发生的任何事情,是好是坏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是一个门槛,而我跨不出去。

26岁,我明白,生活真的只是一个门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