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蝉鸣

2015-08-21 07:01 | 作者:金凤凰婚庆礼仪 | 散文吧首发

每当听到《虫儿飞》的乐曲,就会想起主持婚礼的情景;每当看到《三国》再现,就会怀念曾经的读书时光;偶尔有“知——了——”鸣唱入耳,童年的感觉油然而生......

末蝉鸣

踩着青石铺成的甬路漫不经心地散步,道边树上清脆悦耳的“知了”叫声,迫使我不由地停下脚步。抬头看去,满目葱茏的树冠像把伞把整棵罩了起来,透过树的缝隙,从每一条发叉的树干上意欲找寻那一只又大又肥的知了,却因了好几个路人以好奇的眼光审视我,才不甘心地走过了那段路、那棵树、那只鸣唱知了......

知了的学名叫蝉,蝉代表夏天,被誉为大自然的歌唱家呢!值此夏末,蝉是活不了太久的了,可以想象,几番秋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或许,这就是我要找寻那只蝉的心境。现在回想当时转身的不舍情结,里面有暖、有伤也有最不值钱的面子,不是吗?正是碍于面子,不忍别人持以异样的目光审视自己,才留下想见未见的遗憾。

曾经写过一篇《夏末的浪花》的散文,内容跟童年有关,记不清被哪家报纸刊载的了。而今以“夏末蝉鸣”为题,也许是“黔驴技穷”了吧。趁着夏季的暑气尚未消失殆尽,硕大的太阳顶在当空,借以蝉鸣,追忆一番孩提时代,与清代袁枚的“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算快事。

儿时的夏天。闻蝉声,就有一种捕蝉的心痒。只要小伙伴们凑在一起,各自握一根长竿,上面扎上网兜或是涂上沥青,盯准了树枝上伏着的知了,嗖一下将长竿猛伸过去,那蝉,就被罩进竹竿尖的网斗上,或是沾在那一抹黑油油的沥青上了,任它死命地挣扎着叫,也是无济于事的了。

隐约还能记起,蝉有着一身黑色的甲壳,黑黑的眼睛长在头的两侧,向外突出,一个长针似地嘴巴紧紧贴在身体下面,背部有一对透明轻巧的翅膀,翅膀上有像蜘蛛网一样的斑纹。六只细长的脚腿上长了几个锯齿可以抓牢物体。它仿佛没有颈,头与躯干直接相连。它的躯干圆墩墩的,身上有许多环向的条纹,在光的照射下,蝉的身上有很多密集的绒毛呢。

蝉是有雄雌之分的。雄性的蝉,肚皮上有两个小圆片叫音盖,音盖内侧有一层透明的薄膜,这层膜叫瓣膜,其实是瓣膜发出的声音,人们用扩音器来扩大自己的声音,音盖就相当于蝉的扩音器一样来回收缩扩大声音,就会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而雌性的蝉的肚皮上没有音盖和瓣膜,所以雌性的蝉不会叫,也叫“哑蝉”,理所当然,不鸣的哑蝉是很少受伤的。

直到现在,儿时的夏天,两耳之中,总是布满了蝉声。那份纯真执著,即便只是满足了贪玩之心,却也留下了永恒。至于捕捉的蝉怎么处置已无了记忆。在后来,听一位朋友说,蝉体含营养物质丰富,可称其为当今食品中蛋白王。于是,他做起收蝉卖蝉的营生,很是赚钱。现在的市,常常能见到“蝉猴”,显然,蝉已成为时髦的美味佳肴。

初唐诗人虞世南,作过一首“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以它奔放的歌喉激情的腔调,还有不知疲惫的精神,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其实,不单是古人,在每个人心中,都需要一个安静的角落,用来盛放一首诗,一段情,一处风景。

每当听到《虫儿飞》的乐曲,就会想起主持婚礼的情景;每当看到《三国》再现,就会怀念曾经的读书时光;偶尔有“知——了——”鸣唱入耳,童年的感觉油然而生......

如果,读者朋友看到这一篇“夏末蝉鸣”,心灵溢出一种快乐,我也得来会心的微笑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