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知了

2013-06-04 08:58 | 作者:高山流水 | 散文吧首发

捉知了

知了学名叫蝉,是人人熟知的昆虫。家乡的沃土盛产此物。我的家乡位于一条小河与汉江交汇的三角地,滨临水边有一片近百亩的芦苇地,上面生长着垂柳、大叶柳、榆树和芦苇。这里是知了和类的天堂

时候,每年秋季节,到芦苇地里捉知了是件快乐的事。傍晚,小伙伴们带着火把、马灯和手电筒结伴到芦苇地捉知了。每到晚,蝉蛹(比山知了蛹大一倍多)像披着黄金铠甲的武士,争先恐后地从地下钻出来,爬向芦苇和树木。一个人一晚上可捉3-5斤。回家后,倒在屋外的平地上,用大竹筛一罩,上面压木棒或小石头(放在屋内,没有露水,难蜕壳)。第二天早上,99%的蝉蛹都蜕成白白胖胖的知了,将其洗净,佐油盐放在铁锅里,用文火慢慢烤成酥嫩焦黄、芳香四溢的美味。这样的美味在那个没吃的年代可以填饱肚子。

1978年暑假,恢复高考第一年考入武汉大学的大老表来我家玩,我欣然邀请他一同去捉知了。他边捉知了边说:知了生长很神奇,雌性知了将受精卵用尾部针状生殖器刺入树的嫩皮中,数周后,孵化为若虫爬下树,钻入泥土中,在地下吸食植物根液,经过17年生长发育成蝉蛹。终于有一天,它们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爬上植物蜕壳,太阳一晒,成为羽丰体黑的知了。它们用管状的嘴刺破树皮吮吸树汁。雄知了会叫,雌知了不叫。它们从蝉蛹到知了只能成活60-70天。知了的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知了壳可入药。古代人还把知了奉为复活和永生的象征,将玉雕蝉放在死者手中,以求庇护和快快轮回再生。听完此话,小伙伴们疑惑地问:“你是山里人,山知了不好逮,你咋知道这么多嘞?”近30岁的表哥笑答,书本上学的呀!我们都敬佩他有学文。

表哥说,这块地土质松软,林木茂盛,特别适合知了生长。

是的,听父辈们说,这块芦苇地在他们小时候就存在,面积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还增加了,芦苇根像竹根样盘根错节,固结着这片地。汉江涨水冲刷也奈何不了它们。每次涨水,芦苇地有1-3寸淤泥沉淀,它的地盘会“长高”、“长大”。芦苇除了固土,干芦苇既可当柴烧,也可编织晒棉簿、工艺篮。据说,生长中的芦苇还具有降解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功能嘞!

第二天,小伙伴们津津有味地吃着烤知了,缠着表哥让他谈有趣的事。表哥叫我们去山上荆条上“看稀奇儿”,我们看到荆条上有蚂蚁、瓢虫、蚜虫,哪儿有稀奇儿?表哥说,你们不清楚,它们三个家伙奇妙地生活着呢!瓢虫吃蚜虫,蚂蚁充当蚜虫的保护神,不断撕咬、驱赶瓢虫,蚜虫回报蚂蚁的是,将自己吸食植物汁液经身体转化后,蚂蚁只要用头上两个触须轻轻拍打蚜虫屁股,蚜虫一高兴,就分泌出甘甜的汁液供蚂蚁享用。大家细看,果然如此,无不称奇。有知识的人了不起哦!大家都这样想。

表哥又说,自然界动物和植物还有共生现象呢。他说,蚕豆、板栗生虫子的事,是它们的成虫将卵产在刚谢花的蚕豆和板栗中,蚕豆、板栗生长,虫卵也在里面生长,果熟虫成。

表哥还谈了猪笼草、扑蝇草“吃”虫子,小金蜂将卵产在肉虫体内,把活虫当其育儿“子宫”等趣事。他说,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动物间扑食和被扑食形成食物链。

哎呀呀!听了表哥的话,小伙伴们仿佛徜徉在童话故事中,久久不愿离去

诚然,动物、植物是奇妙的,大自然是多彩的。人是大自然之子,我们要爱护自然,呵护自然,了解自然,化害为利。科学有序地开发和利用自然,为民谋福利!

襄阳市襄城区林业局曾繁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