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朋友)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2017-05-29 17:37 | 作者:雷语 | 散文吧首发

今天,和朋友发生了争执,感慨甚多。

《易传•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方”与“物”互文。高亨说:“方当作人”。“类”与“群”互文。“类”,类别、分类。“群”,群体。此语是说:人因类别不同而相聚,各种事物以群体有别而区分。

费粮数十载,略有感悟

朋友,历来定义都是“在特定条件下由双方都认可的认知模式联系在一起的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的相互尊重、相互分享美好事物、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自觉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的人及其持久的关系,其最高境界是知己。”

朋,双月。月是阴,阴与阴的关系就是物以类聚,同学、战友、同事等都是朋友,互相帮助、互相支持。

我食古不化的觉得,深一层的交朋友是更应该趋向于精神层面的共通。

如今

朋友越来越多,而有些朋友,却不知不觉的在变化,导致朋友的关系发生微妙的变化,这些不是事件上引起的,因此,我总想通过历史典故及科学道理的各种思维方式进行解读我目前能理解到的朋友,和朋友的关系,回过头去审视我和朋友微妙变化。

儒家认为:“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就是说在一起读书的叫朋,有共同的理想、志向和报负的叫友。朋友之间也就是道艺的结合。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一个研习道艺的人是不会孤独的,必会有同师同志的朋友,相与切磋,相与琢磨。

我认为

精神层面偏重于价值和物质(可能有些不合时宜),固执的认为,朋友是一系列关于问题,世道,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理解。

关于朋友间典型的精神层面愉悦是“开悟”,就是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切都那么明了,世界从此变了一个模样的感觉。典籍里有过很多类似案例,在此不做多言。

由精神层面、各类观点的统一所产生的合作契机才是最具备发展前景的,也是最具备非常战斗力的。

(广义的精神可以包括,思想,价值观、人生哲学、信仰理念、道德等)

由价值观来说

道不同不相为谋,(道是道义)君子以义结党,小人以利结朋,利不在了,朋友关系也就不存在了,

核心价值观是信念或根本信条,是人生实现的依据,是目标在路径上的取舍原则,它不在于正确与否,也不在于崇高与否,而在于是否相信,是否信以为真,是否深信不疑。价值观一般是含而不露的,能在这个层面进行坦诚的交流,是属于心灵灵魂层面。

与主流社会持不同的价值观(反政府的、不反政府的),在寻求与主流文化不同的子系统。相同的价值观具有更大的价值,才有英雄相惜的感觉,才有所谓的“贤者识贤,王者识王”。

情感方面

朋友间传递,分享喜怒哀乐的心理感受,期望得到同感。

进一步,分享感动,交流真诚,分享难以忘怀的心理体验,释放心理压力,寻求心理依靠。伴有喜欢、温馨、安全、轻松的情绪产生,当今社会这可能就是知己良伴了吧。

更深一层,朋友间一起被感动过,有过同等程度经历,一起被震撼过,一起受过刺激,总之一起有过难以忘怀的心理体验,形成一种强烈的记忆,转换为一种情绪,一种触动,包括很多第一次强烈的心理体验,(值得纪念和回味的)唯有和这样的朋友在一起才会产生这种情绪,感触。

雷语连篇,总结如下:

朋友贵在知心,乐在共事。“志同着相助,仁同者互虑,恶同者互结,趣同者互寻。”

罢了,各自安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