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笔追求理念

2015-08-28 16:35 | 作者:观鹅会意 | 散文吧首发

文/观鹅会意

大概追求理念是一个人受到外界事物的诱惑,被欲念从内心鼓动起来的一股想占有的行动力,常喻作一个人积极主动去探寻争取未来的美好事物或目标。

持有积极人生观的人,他们认为人活着必须要有追求理念,去追求自己人生想的实现,去追求高境界的学业、学识和修养,去追求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去追求幸福家庭情,去追求高雅的兴趣爱好等等,其实这些追求都离不开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中国作家陈祖芬女士对追求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对精神的追求和对物质的追求都是无止境的。但是脱离了前者的后者,是虚空、堕落;脱离了后者的前者,是虚假、倒退。”笔者浅论,追求理念它是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催生出来的一种思维产物,它是人类本能奋进的原动力。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缺少了某种“东西”,或者树立了一个远大美好的目标,这样他就会主动穿上追求的“跑鞋”,开始了永不后悔的探求寻觅的奋进脚步。

追求可概括为以下几种:追求生存、追求学业、追求名利、追求财富、追求爱好、追求淡泊、追求幸福、追求享受、追求价值等,不论什么追求都不能孤立而论,它还存在着不稳定的转换因素。追求卓越是追求中的最高境界,因为想追求卓越需要把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生活经验,发挥到一定的极致,是一种人登绝顶我为峰的境地。

追求生存是人类原始本能的一种需求,因为你不去追求解决了饥寒交迫的问题,那你就会面临着死亡的威胁。这种追求就像一个饥肠辘辘之人在荒凉的土地上挑野菜,多么期盼自己能遇到一片密密麻麻的苦菜地。这种追求就像农民种着十年九旱的望天地,多么期盼着遇到一个风调顺的好年景,这样就不用为全家人的缺衣少食而发愁。这种追求夹杂的贪念比较少,正如陕北黄土高坡上的农民,他们就是围绕着“放羊、卖钱、娶媳妇、生娃、再放羊”单纯的自然生活规律去追求,他们在追求中并不缺少了快乐和思想,他们在苦恼和快乐的时候都可以吼上一段信天游,这样可以把自己苦闷的生活和心中的愿望,用歌声把人生命运的压抑喧泄出来,看来追求生存是人生迫于生计而去奋斗的一种原动力。

追求学业是一个有志者“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他们都具有崇高的梦想和成就大业大志的恒心。这一类人具有三种气节:一是从小树立具有人生大梦想的气节;二是具有追求梦想不畏艰难勇气的气节;三是具有持之以恒百折不挠豪杰的气节。且看素有“诗魔”与“诗王”之称的白居易前辈,他就是追求学业的代表人物。从小勤奋好学六七个月就能识字,五六岁便开始学写诗,九岁谙识声韵能写出来许多有质量的诗作。十五六就树立了考进士的宏志,刻苦学习不断提高着学识能力去追赶着梦想。二十岁出头学习更为刻苦,昼课赋,课书,间又课诗,一年四季没有早睡过一天。以至于心火攻身口舌成疮,手肘都磨出了厚胝。虽然到了身强力壮的年龄,但是身体虚弱而面黄肌瘦,未老而牙齿松动早生白发,因为休息不好,眼睛醒醒睡睡的看东西就像前面飞着苍蝇或在眼前垂着许多晃动的珠子,这都是因为他刻苦用功苦学劳累所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出人头地的机遇,来他个一鸣惊人光宗耀祖,但是有几人知道能一鸣惊人之人的背后,有多少鲜为人知的艰辛、枯燥、寂寞、辛勤耕耘的付出。

追求名利从古到今国人的许多家庭在教育子弟中,灌输的都是“读书做官论”追名逐利的思想观念。教育子弟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于做官的大小,做了官就可以在财富、声望、掌声中活着。官梦难醒的代表应该独为“诗圣”杜甫前辈了,纵观杜甫前辈的一生,就是个“自以为是”的失败过程。二十岁后的他,“自以为是”地进行了两次漫游名山大川,虽然结识了不少名士,但也荒废了自己的学业,耗去了父亲留下来的家业,三十七岁再一次不中进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家父病逝家业殆尽,在仕途屡遭失败后,他“自以为是”地把做官梦,寄托于结交权贵之上,想“曲径通幽”走上仕途。结果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颠沛流离,含屈忍辱于贵族府邸过着食客的卑屈生活。在杜甫前辈五十八岁的一个寒,冻饿死于湘江的一页小舟上,结束了官迷的一生。老人家留于后世1500首诗歌,特别是老人家在血气方刚之时写出来的千古名篇《望岳》,全篇层层围绕着“自以为是”而铺展着思绪,入笔就来了一个“岱宗夫如何?”的问候句。您这座五岳之首的泰山,在我心目中就是一位顶天立地伟岸的大丈夫,我今来到您的面前向您问候了,大大咧咧地就像对泰山唱了个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尾句才是诗篇之中心思想,有朝一日我要登上泰山之绝顶,俯瞰群峰在自己脚小之矮小。这充满豪气的诗句,成为了后人千古流传的绝句。在他忧国忧民的情操中,感受到了诗人一生颠沛流离报国无门的困顿、哀愁、悲痛、凄惨、孤苦、悲伤、悲愤。在可悲可叹之余,对这位伟大诗人的崇拜思绪,只能在同情的叹息声中收结,使后人对他的做官梦寄慨遥深。

追名逐利是人类偏执狭隘自私的一种贪婪性需求,当然不能说古今之官员都是贪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有多少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共产党牺牲了350万党员和不计其数的仁人志士。人民不会忘记为了解放事业宁愿坐穿牢底的方志敏同志,人民不会忘记“做官不许发财”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人民不会忘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志等等英雄,人民也不会忘记学界泰斗钱钟书先生说的一句话:“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那一串串闪光的名字不是为了钱才去奋斗的,虽然年代不同了事迹也不一样了,但其为国为民的民族精神实质都是一致的,他们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生价值境界,他们是民族的脊梁,祖国的骄傲,时代的先锋,他们不为名不为利的伟大事迹,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最直接的教材,那些追名逐利之人在他们的事迹面前是多么的渺小。

追求淡泊之人从古至今他们的人生都经历过起伏跌宕大红大紫,正因为他们看破了红尘名利,所以才有追求知足常乐、吃亏是福、能忍自安、云鹤逰天、茶烟禅韵、归去来兮的人生境界。虽然后人认为他们的生活是一种逃避消极处世,但是他们胸中还是怀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陶渊明前辈大概就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代表人物,淡泊明志之人的人生往往非常寂寞,正因为无贪欲之腾胸,所以就不会产生罪恶之念;正因为无欲壑之难填,所以就不会产生祸患之源;正因为无名利之障目,所以就不会产生心神不安。一个人要想专心致志于一件事,那他必须先耐得住寂寞。鄙人认为寂寞是上苍优待了你一次享受脱离红尘修炼到的清福,是上苍为你洗涤灵魂寻找到的一片心灵净土,是上苍安排你的灵魂与睿智、豁达、淡泊的一次亲切相会,寂寞决不是一次痛苦的折磨,而是人生碧空中的清辉霞光一片,淡泊了才能胸怀静气,陶渊明前辈不为五斗米折腰,才写出来脍炙人口放飞心灵自由的《归去来兮辞》。苏轼前辈饱尝了人世间之官场黑暗,仕途险恶在痛苦,了却了贪求名利富贵苟且偷生之杂念,淡泊静心后吟出了“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刘禹锡前辈淡泊静心后吟出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杜牧前辈淡泊静心后吟出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岳飞前辈淡泊静心后吟出了:“斩除顽恶还车架,不问登坛万户侯”。寇准前辈淡泊静心后吟出了;“临风忽起悲秋思,独听新蝉第一声”。苏舜钦前辈淡泊静心后吟出了:“晚泊孤舟古寺下,满川风雨看潮生”。韦应物前辈淡泊静心后吟出了:“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陆游前辈淡泊静心后吟出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谦前辈淡泊静心后吟出了:“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王维前辈淡泊静心后吟出了:“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元好问前辈淡泊静心后吟出了:“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翁卷前辈淡泊静心后吟出了:“闲上山来看野云,忽于水底见青山”。王禹偁前辈淡泊静心后吟出了:“自种自收还自足,不知尧舜是吾君”。杜牧前辈淡泊静心后吟出了:“独登还独下,谁会我悠悠”。刘禹锡前辈淡泊静心后写出了《陋室铭》之杰篇。

洪应明前辈在《菜根谭》书中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一个人只有淡泊的心静谧了,才能别离人世间的各种诱惑,才会发挥出高雅的兴趣爱好,只有拥有了迷离不了的心境,才能做到心系一处事业有成。淡泊静观方识世态炎凉;淡泊静思方能心迹双清;淡泊静神方知蜀道何难;淡泊静心方入虚怀若谷。淡泊静心乃成大器成事业之大根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