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2011-09-14 10:02 | 作者:HENG | 散文吧首发

笔者生性愚钝,很多东西学得懂却穷一生也不会运用。

或许受老师所谓笨先飞的教诲,平日倒是挺喜欢读书,当然多是学难致用那种。虽然喜欢读书,但却没有那一方面特别中情,大多泛泛而览,杂七杂八的随手拎来也可阅读半天,好听的叫做博览群书,其实是囫囵吞枣。

对于历史方面的书藉读得不多,但偶尔也读读。其实自己挺喜欢历史方面的知识,只是生活艰难,得先学点求生技能,所以也难挤时间细读,偶尔阅读也是水过鸭背,模模糊糊的。在读书的年代,特别怕记那些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了,考试时最怕的试题内容就是那种“那年到那年发生什么事件”之类的题目,遇上这种题目挠头托腮,想它半天也想不出个所以然。话虽此说,有道是;“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所以在潜移默化中或多或少也会有点收获。

对我而言,在读历史书的收获中,最值得一提应该说是自己对历史人物的命运悟出了一条“真理”——忠臣都是死后乃至千年后才获得加冕,奸臣同样也多是死后才被“追封”;不同的是忠臣生前受尽苦难煎熬、鞠躬尽瘁,而奸臣总可权倾朝野,呼风唤,亨尽荣华富贵。这是历史的宿命,也是人性的必然。

其实,一个企业也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有一天突然似是如初醒。

在职场上摸爬滚打很久了,本以为只要努力就会获得相应的认可。不过辛劳和智慧确实付出了不少,平日只会埋头苦干,有一天突然抬头却发现,回报的远远不如那些能说会道的来得丰厚。

时髦的说法就是IQ(智商)高不如EQ(情商)好,通俗的说法则是能干不如会道。当今社会,娱人者远比社会前进推动者风光,曾被中国古代文化喻为下九流的演艺者,当今却是令无数人风靡追逐的偶像,刘德华、范冰冰远比钱学森、邓稼先来得风光,这就是现实,残酷的现实。

为这篇杂文起名的时候,就总是无法套得一个贴切的标题,唯有用“无题”来糊弄。其实明白“能干不如会道”等之类的道理并不是现在才“如梦初醒”,只是一直不情愿接受这是个事实。记得小时候读书,从一年级一直到初三毕业,在班级里,成绩一向名列前茅、数一数二的;后来进入当时的区重点高中,也能挤身重点班。不过,或许就是因为自己EQ不好,从来得不到老师的青睐。还记得,那时的“少先队员”我是最后一批的,直到上专业学校时,整个年级只有两名非“团员”的同学,其中一个就是自己。

那时候其实就知道“EQ”的重要了,只是那时傲气,总以为是金子总会发光,以为有才华就能出人投地。后来被无情的现实洗礼多了,慢慢就明白是金子也得有人为你刨去埋没着你的砂土,千里马也得幸遇伯乐。只是为时已晚了,锐气早已不复当年,而且江山易改秉性难移,EQ这东西并不是要改变就能改变,也就只好无奈地甘于现状了。

社会在急速剧变,用官方的说法就是社会在快速发展。确实,经济指标在飞速上升,很多人的财富也在急速膨胀,但能否用“进步”来形容,我心里一片茫然,或许说社会越来越复杂更贴切吧。当今社会,人性、道德、信仰、诚信……仿佛都被对财富的欲望无情地辗得粉碎,或许“人”到了需要重新定义的境地了。

我和内子都是老实巴交的秉性,天性中规中矩,但儿子却有点“蛊惑”,尽做两面三刀、阳奉阴违之事。从幼儿园到小学即将毕业,我们做家长的每学期总有几次被老师“召见”的经历,为此,也受了内子不少的皮肉之苦。粤语中有句俚语:“老老实实,终归乞食”。自己一生的“老实”已令自己深感无奈,在儿子的教育问题上,是让其中规中矩地做人还是让其发挥“天性”?和内子一时争论得面红耳赤,一时又相对无语……这或许也是很多做人父母的困惑吧?

回头再看看自己这篇“文章”,讲的似乎尽是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这才发现自己的文笔无法表达内心那种困惑和迷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