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旅印痕

2014-06-07 16:51 | 作者:9棵梧桐树 | 散文吧首发

“就在这一瞬间

才发现

你就在我身边

就在这一瞬间

才发现

失去了你的容颜

什么都

能忘记

只是你的脸

什么都

能改变

请再让我看你一眼”

在小倩浓郁悠扬的纳西特色小调中,我来到了丽江。

8月10日

车子从机场接我们到达“时光漫步”客栈,这是一家典型的丽江风格小客栈,古老的四合院,二层砖木结构的建筑,粉墙黛瓦,假山叠石,绿翠点缀其间。幕降临,华灯初照下,显得那么古朴温馨。两只懒洋洋的松狮犬不停地在脚边摇着尾巴,别样的秋千上放着一些绣有民族特色图案的铺盖、抱枕,微风下悠闲荡漾。女儿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躺在秋千上不愿起来。

在网上订客栈的时候,一开始是被“时光漫步”这个名字吸引,总以为老板应该是个白须长发的艺术家的形象,没想到是位二十出头的美女老板,她是租用丽江纳西老农的房子开了这家客栈,共九个房间,有免费WIFI可用。

“老板,这几天丽江有没有下?”因为知道丽江八月份是雨季,担心着下雨影响游玩,看到老板的第一句话就脱口而出。

“昨天稍微下了点阵雨吧。我们丽江人从来不看天气预报的,因为天气预报一向不准。即使下雨也不会很久,基本都是阵雨,不影响出游。”

“那就好”。心中窃喜。

客栈位于丽江古城区大研古镇七一街崇仁巷,离丽江南门、四方街步行各约15分钟距离,闹中取静。当晚睡下,至11点半,院子里仍有稀稀落落的游客讲话声、偶尔零星的狗叫声、街道上游客拖行李箱的声音,并不影响入睡,把手机调到静音,迷迷糊糊中睡去。

8月11日

丽江位于东经100度,比北京时间要晚约1小时20分钟。

早上7点半起来,静的出奇。沿里弄小河变走了半小时,除了一些早餐店,其他都没开门。不时有拿着旅游牌子的拉客者,问我去哪去哪,心中早有行程,未理他们。

8点半,客栈才开始供应早餐。很一般,稀饭、水煮蛋、刀切馒头、萝卜干,说不上精致好吃,但热腾腾的吃着也很舒服。

9点整,稍作整理,出发去木府。从小路缓步前行,步行15分钟,过万子、官门口,再过“天雨流芳”牌坊,便到了木府。“宫室之丽,拟于王室”这是徐霞客当年看到丽江木府后发出的感慨,今天,焕然一新的木府仍然是丽江的标志性建筑。民间传言“北有故宫,南有木府”,是对木府最高的评价。木府门前的石牌坊,据说是用金沙江边虎跳峡畔的汉白玉雕建而成,上书明神宗钦赐的“忠义”二字。进木府正门,竖立着江泽民同志1999年视察丽江时的题字石碑—“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沿中轴线依次坐落着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等。楼阁厅坊,磅礴恢宏,廊桥花木,错落有致,尽情展示着这个昔日丽江“紫禁城”的气势。这些都是现代的仿古建筑,如果看过《木府风云》的话,相信你一定能在电视里看到这些建筑的身影。

我没有在此过多停留,拍了几张照,便往里走,过了光碧楼,就是木府的玉花园了。玉花园依山而建,山名狮子山,山上种满了柏树,很多树龄在五百年以上,漫漫林海,郁郁葱葱,令人心旷神怡。沿两侧松柏登上石台阶,一路往上爬,直取狮子山顶,便是丽江古城区第一高处—“万古楼”。楼高33米,共五层,出名之处在于它的16根主体柱子,都是通天木柱,柱长22米,据说号称“中国全木结构斗拱建筑一柱通顶不连接”的第一楼。

望着高高在上的万古楼,可能是想起了当年登黄鹤楼、滕王阁时的情景,我突然冒出来一句:“请问这楼有没有电梯的?”管理员纳西小妹朝我白了一眼:“这是古楼,哪来的电梯?”(虽然我知道眼前的万古楼是2003年重建的,没有拆穿她)哈哈,没有正好,可以一层一层、一步一步慢慢往上。景在眼前,更在脚步中!试想当年王勃若是乘电梯上的滕王阁,是否还会有《滕王阁序》?

站在万古楼顶层,极目下望,丽江全景尽收眼底,北眺云雾缭绕神奇美丽的玉龙山,东观小桥流水人家尽枕河的丽江古城,天地山川的清雅之气与王宫的典雅富丽融为一处,古城鳞次栉比的民居瓦房呈现出一片与天地浑然一体的黛青色,苍茫茫宛若一幅巨大的水墨画,飘飘然使我忘了岁月与时光,仿佛置身于一个四百年前的纳西社会中。

丽江的天气变得可真够快的,登上万古楼的时候还艳阳高照,我闲逛了几圈,半懂不懂地欣赏了几幅字画,突然间天空就转晴为雨。等雨稍小些,一家人撑起伞,慢悠悠踱步继续寻找雨中丽江的韵味。

从狮子山前门下台阶,是一条带有坡度的丽江古街。房屋依山而建,街道七拐八拐,一步一景,很有明清古城的味道,甚是喜欢。零星的小雨滴落在石墙黛瓦上,滴落在崎岖的光滑石阶上,滴落在纳西少女的雨伞上,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纳西风情。就连这雨滴溅起的水花也仿佛有了些年岁,滴答滴答……不忧不急,任游人看得出神,它尽管自己落下、散开、汇成溪流,年复一年的诉说着这个城市的古老与淳朴。很多小店都挂出招牌:喝茶、聊天、观景台,说是可以远眺玉龙雪山。我事先做过功课,知道我想看、我能看的玉龙胜景还在后面,没有停留。

时间快到正午,不经意间,走着走着就到了丽江古城著名的四方街。这里是大研古城的中心发源地,大概有半个足球场这么大,路上人声鼎沸,当然,大部分都是外地游客。奇怪的是街道上还有供游人骑马拍照的马儿,这些号称马帮汉子的传人们,正热情地招呼着来往的游客。

从四方街其中的一条支路—小吃一条街往回走,一路上买了些云南米线、纳西粑粑、豆腐包豆浆、腊排骨等,花了60元钱,三个人美美得吃了顿饱。一路逛回到时光漫步,已是下午两点,开始睡午觉,日子真舒坦!

下午5点半,一觉醒来,继续出门,又经过了四方街,来到东大街。人是超级的多啊,本想拍拍风景的,都被迫拍了些群体照。本以为丽江是清心淡雅的休闲之城,谁知道也成了平遥、阳朔的翻版。

如此掺杂的环境,景色自然是没有记得,连中途吃饭的饭店也忘记了名字,只记得都是些纳西口味的菜。为了把挑食的女儿骗饱,叫服务员点了几个菜,另外给我们来份该店里从未做过的“清炒土豆丝”,不要辣、不要蒜,加少许酱油、少许糖。服务员纳闷得看了我们一会,“嗯”了一声去下单了。

十分钟后,内堂厨子过来,带着浓厚的纳西音调问我们:“土豆丝里是放糖吗?”

“是的,加点糖,一点点就行。”

“那,盐巴要吗?”

“盐?稍微加一点。”

厨师点了点头,带着一丝疑惑,去了。

很快,服务员把清炒土豆丝端了上来,再次用异样的目光扫了我们一眼,我确定,她此时心中一定在想:“这些人吃的咋这么奇怪!”

饭后,行至玉河广场嵌雪楼大水车前,在摄影小贩的左挡右喝中匆匆咔嚓了两张全家合影,留作纪念,没有久坐。

回去的路走的是著名的“酒吧一条街”。在一条流水潺潺、杨柳依依的小河两侧,坐落着许多不同风格的酒吧,一个个追的歌手拿着吉他、拍着小鼓在即兴演唱,有的是翻唱,有的可能是你我都不认识的原创。我没有嘲笑他们为生活而奔波的艰辛,反而是心底里暗暗地佩服他们、祝福他们,说不定明天他们中也会出现另一个小倩。路过一个接一个灯红酒绿的酒吧门口,手拿啤酒瓶的老外笃悠悠得向你举杯,不时有热情的姑娘小伙来邀请你进去坐坐,“艳遇”成了丽江时髦且合法的代名词。如果要用最简洁的文字来描述此时的丽江,我想一定是“惊艳”两个字。

我怕吵,没走完酒吧一条街就抄小路往客栈去了,9点半回到时光漫步,丽江第一天的时光,就这样在悠然散漫的闲暇中度过了。

8月12日

早上7点半醒来,由于客栈早饭还没开始供应,去门口的“贝尔斯”茶餐厅买早饭,纳西粑粑、丽江粑粑等各种特色早餐应有尽有。由于是第一次来丽江,怕没早饭吃,特意定了家提供早餐的客栈,其实大可不必,丽江的餐饮小吃业很发达,古城有1/4的店铺从事餐饮,走到哪儿都有地道的特色小吃,在串街走巷中也可以让你近距离感受丽江的小吃文化。

“贝尔斯”茶餐厅的老板娘是个中年妇女,闲谈中得知,她在丽江开了三家这样的餐厅,早上这个店基本由她儿子在打理。看着这两百来平方的小吃店,问起了经营情况、房屋租金等。当她说出30万一年的时候我有些惊讶,她儿子补充了一句:“五年租金要一起交的”!

“……”

餐厅的墙壁上贴满了游客就餐后三三两两的涂鸦,有的是简的留言,有的是可的漫画,但无不流露出心底对丽江的热爱与留恋。我们一家人能抽空来丽江旅游,只为梦境的追寻与心灵的放松,带上老婆、女儿徜徉于这宁静而古老的丽江城,早上的一碗白粥、一碟小菜也是一种幸福,但愿以后有机会能再来。随后叫老板娘拿来一张便签,我在上面留下些可待追忆的文字:“丽江贝尔斯——江湖有缘,日后再见”!

吃好早饭步行至忠义市场门口坐车,奔向拉市海,每人车费5元。后来才知道,丽江这地方是高原,水、湖泊等比较少见,所以有了丽江十八怪之一——“水塘叫做海”。所谓的拉市海,最多也就西湖这般大,比金鸡湖还要小。180元的套餐,在当地马夫的牵引下在湖边骑了个马,又乘上长长弯弯的特色小艇划了个船,没多少时间,走马观花,感觉有点不值。不过风景确实是很好,蓝天碧水间,白云压境,玉龙雪山倒映湖中,时而白色鸥滑过湖面,看清澈见底的湖中鱼儿自由穿梭,海、天、云、山,自然地融为一体。耳边好似响起了许巍的《旅行》:

“只有青山藏在白云间

蝴蝶自由穿行在清涧

看那晚霞盛开在天边

有一群向西归鸟

谁画出这天地

又画下我和你”

在一位云南小盆友的强烈推介下,从拉市海出来沿香格里大道直奔束河。过“束河古镇”、“丹凤含书”两块牌坊,瓢泼大雨中一路打听到了昌隆园,却被告知装修停业,哎,最地道的雪山三文鱼泡汤了。

其实所谓的束河古镇,稍懂历史知识的人都能看出,绝大部分都是现代的仿古建筑,已难觅千年茶马古道纯朴驿站的踪影,酒吧客栈的商业气息与随地可见的马粪散发的味道掺杂在一起,浓得化不开。不过收获还是有的,因为幸好,在束河的尽头还躺着白发苍苍的青龙桥。四百年的风雨洗刷已经使它显得斑驳苍老,但仍不失庄严厚重的英雄气势。这一“枯涧石桥”,木府土司走过,马帮汉子走过,徐霞克走过,约契夫•洛克走过,当然,今天我也走过,你也可以走过。

我不经意的低头,脚踩在被马蹄打磨的无比光滑的石头上,手摸着似乎能传出铜铃声的石板护栏,青龙桥仿佛横卧成一条通向历史与记忆深处的道路,连接着遥远而不可抚摩的岁月的背影。望着古人千里跋涉的眼睛,目送年复一年的身影穿行而过,此刻,我不是旁观者,我是他们中的一员,烟柳中的青龙桥见证了一切。

青龙桥是束河古镇的尽头,花了20元钱买了两张小倩的CD,算是支持古镇建设。又花30元钱打车回丽江古城南门(到北门20元就够)。一路上雨竟然停了,后来问客栈老板,居然跟我们说丽江城里没下雨!

本想让司机放我们到金府大饭店下来的,经过南门街,看到“丽江古城”四个字的门坊,临时叫司机停车,反正城很小、路很近,沿小道走走吧。

我和别人旅游不同,最讨厌“上车睡觉,停车撒尿,下车拍照”的走马观花,每到一个城市,我总是喜欢找一条特色的小道走上一走,有时甚至是乘一乘市内的公交车,都比简单的“到此一游”更能感受这个城市的氛围。夕阳下,古城的街道就如这个城市的名字一样,是风情无限的。地上铺满的五花石板,有点凹凸不平,我的耳朵总在寻找着高跟鞋踏过的清脆声音。沿溪流边的小路向北逛去,大大小小的风格迥异、民族风味浓郁的客栈、酒吧与店铺,本身就是一道别样的风景。原创音乐的小店里,都无一例外地在重复同一首歌——小倩的《一瞬间》,也就是本文开头的那首歌曲,年轻漂亮的纳西鼓手拍打着节奏轻轻相和。都说夜幕降临前的丽江的阳光是最温柔的,暖暖得照耀在我心扉,歌声中,心情像这阳光般柔软。

望着一条条曲径通幽的小巷,一排排古老的纳西民居错落有致,我突然有种余秋雨般的害怕,怕哪个门庭突然打开,涌出来几个人。但我深信他们一定是纳西族的长髯老者,然后我会既满意又悲凉。

8月13日

丽江的出租车很怪,看似正规的出租车,也都不打表,坐上去直接讲价钱。可能是因为丽江的路不好走,还经常堵车的原因吧。

早上9点半包车去上虎跳峡,谈好400元。

途径雄古观景台,去和长江第一湾照了个面,因距离太近、角度太小,看不到全景,与电视上看到的航拍的长江第一湾之壮观景象不能比。

司机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一路上我反复强调,我要去迪庆(香格里拉)那边的虎跳峡(金沙江西侧是迪庆,东面是丽江),跟他说了老半天,他硬是说不认识路。快到桥头镇时,硬是把我往丽江的虎跳峡方向拉,转眼金沙江桥都过了,我叫他把车停下,掉头。同时开了凯立德导航和百度地图,指挥他开。

我很纳闷,迪庆与丽江就一江之隔,难道丽江的驾驶员都没去过迪庆?而且迪庆虎跳峡观景台就在丽江的对面,一看就看到了,难道都不认识?后来才知道,一是因为迪庆虎跳峡在江对面,过去要多走20公里的路;二是去迪庆虎跳峡要经过的桥头镇,是交通要道,经常堵车;三是丽江本地的驾驶员将游客拉到丽江虎跳峡,也算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手段之一吧

一路堵堵停停,花了四个多小时,下午1点45分,才赶到上虎跳。本来想叫司机等我们1小时,然后送我们去纳西雅阁的,看他今天开这么久也累了,蒙我们也没蒙到,再说我想在虎跳峡多呆会,1小时恐怕不够,就付了钱让他先回去了。

此时我们已在上虎跳的上面,沿台阶走10分钟就下到谷底了。现在正值雨季,水势很大,波澜壮阔,13米高的虎跳石大部分都浸在江水里,只露出一个角,滔滔江水在虎跳石四周激起层层巨浪。不时有导游指着江中的大石头向游客介绍虎跳峡的来历,传说老虎可以从江面的虎跳石纵身跳过金沙江……但问题是,眼前的大石头是1968年地震时塌方落入江水中的,不知道这个虎跳金沙江的传说有多老?

江对面就是丽江虎跳峡,车子停在很远的地方,从停车场到上虎跳之间有一条三公里长的人工栈道连接。对岸的观景台离江面较远,景色自然要差很多。近距离拍了很多照片,东看西逛了约半个小时,打算上岸。上去可以乘坐人工轿子,费用120元,没坐。不过15分钟的爬坡路,还是把我们累得够呛。

事先看过地图,本来想步行至纳西雅阁的,大约有6公里的路,一来老婆和女儿都觉得脚酸;二来明后天的路程还很辛苦,今天不能太累了;三来已经是下午4点,万一走错了路,等天黑后在山沟里迷路可就麻烦了,所以打了纳西雅阁老板的电话,叫他来接一下我们。20分钟后,老板派他儿子小李,开着一辆丰田越野车来了。

一路爬坡,车行约20分钟,就到了纳西雅阁。老板已经事先泡好了薄荷茶,抱着他的孙子坐在屋檐下,用带着纳西味的普通话招呼我们:“来喝茶。”

边上有一对韩国夫妇也正在喝茶(真是神奇,一见面没说话我就觉得他们是韩国人,后来经过证实确实是的)。早上出发到现在还没休息过,一路坐车、爬山,现在能喝上一杯清凉的薄荷茶,就好像到了自己的家,见到了亲人一样,感觉真好。

纳西雅阁是虎跳峡高路徒步的第一站,老板叫李元,今年五十岁,是地道的纳西农民,一家三代人都住一起,共同经营客栈,已经开了近三十年。老板家房屋可真阔绰,一共有三个四合院,大小十多幢房,其中两个是居住及开客栈用的,另一个则是养家畜用的。目前共开设15个标间,3个客床房,共有78个床位。床位30元,标间120元,家庭房140元,旺季不涨价,淡季不降价,童叟无欺。最老的那幢房屋建于1988年,也是最早的纳西雅阁客栈房屋,目前是老板自己居住用房。南侧的餐厅用房外墙,便是著名的玉米墙,整整一面,都挂满了金黄色的玉米,即是老李家沉甸甸的收获,又是自然的摆设与装饰,显示了纳西农民风衣足食的阳光般快乐心情。这里似乎已经成了纳西雅阁的标志,每一个到来的游客都在此墙前合影留念。

老板给我们安排的是三楼的家庭房,140元一天,很值,居然还有WIFI可用,比想象中的好很多。站在阳台上放眼望去,漫坡的葱绿中点缀着零星的民居,休闲的马儿自由的散步,一派田园风光,让人心旷神怡。

这里正对玉龙雪山,视野开阔,是远观玉龙十三峰的最好位置。傍晚时分,太阳逐渐西去,柔软的阳光越过云层,万丈光芒倾泻而下,象渔网一样笼罩在玉龙雪山顶上,给巍峨的玉龙十三峰披上了一层金灿灿夺目的外衣,形成美轮美奂的“日照金山”奇观。不听话的云层时而漂浮其间,同样也被烤成金黄色,在阳光的照射下愈发婀娜多姿。这景象持续半小时左右,然后雪山逐渐暗去,天空逐渐暗去,云层逐渐暗去,最后逐渐都变成一片黛青色,天地山川融为一体。

在那一瞬间,我真的相信这眼前的玉龙雪山是有灵性的。

点了几个菜,坐在露天阳台上吃饭、喝茶,风光无限好。

一群驴友过来,是未毕业的学生,赤了胳膊要我帮他们拍照合影。

一对爱尔兰的外国情侣背着包走来,订好房间后坐阳台上喝起咖啡。

一位广东父亲带着马上上初三的儿子从桥头花了三个小时走到这里,说是为了体验生活。

每来一队客人,小李的老婆总是第一个打招呼:“你好,请进来喝茶。”不问是否吃饭,也不问是否住宿。

“坐嘛,坐嘛。”

“茶杯、茶叶在桌子上,热水自己倒。”

“不要客气,随便坐嘛。”

没有把自己当成老板,更没有把你当成顾客的样子,就好像是认识了很多年的朋友一样。

晚上9点,老板的儿子小李一个人在登记身份证,整理一天的劳动。看到我站他边上闲逛,硬是叫我“坐嘛”。

“喝酒不?”也没等我同意,就拿出个酒杯给我倒了一杯,“来,喝着,这是我们自家酿的玉米酒。”

小李1985年出生,身高约175cm,有130来斤,八字胡很久没刮了,给人黑瘦精干的感觉。闲谈之中,我得知他们家以前还要在山上,1990年全家才搬到客栈来住。一开始来客栈的,99%是外国人,最近几年中国人特别是学生开始多起来,另外外国人中韩国人逐年增多。老李只有小学文化,但是经过这么多年与外国朋友的接触,虽然看不懂英文,但是能用英语同外国人交流了。小李是大学生,在外资企业呆过,现在由于父亲年纪大了,所以回来打理客栈,他跟他媳妇都讲着一口流利的英语,门外墙壁上的英文介绍也都是他写的。平时虎跳峡外国游客多的时候,他还兼职去当导游。

玉米酒大约有40度,喝着喝着小李发起了感慨,说起了虎跳峡旅游给他们生活带来的改变,用他的原话讲就是“变化没有一百倍嘛,至少也得有几十倍”。以前家里穷,大山沟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过着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生活。后来香格里拉开发了旅游,他们家开了客栈,生活完全完全改变了!现在客栈主要由老夫妻、小夫妻四人共同经营,另外从村子里找了两个小年轻当帮手,基本每天都是早上7点忙到晚上11点多。他家餐厅帮村子里的农民消费了许多土鸡、蔬菜等,他家附近的村民有的在徒步路线上牵马、抬轿,有的买了私家车搞营运。这一切,都得益于旅游业的发展。

随便又聊起了丽江与香格里拉旅游的开发建设。纳西族与藏民间的区别、丽江与香格里拉旅游的特色、多种文化间交织的碰撞、外国人对这条旅游路线的情缘。问题太高深,不能探讨下去,不然晚上要睡不着了!

不知不觉已是晚上10点半,有个全副武装的驴友过来,说是要在院子里搭个帐篷过夜,其他什么都不用,问多少钱。一看对方是学生,本来要15元的,后来10元答应了。

小李很热情很地道,虽然对方说什么都不用,还是给他泡了杯热腾腾的薄荷茶端去,小伙子一个劲得说到:“谢谢,谢谢。”

看小伙子搭好帐篷,时间不早了,酒也喝完了,我也该睡去了。

8月14日

小李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开始打理客栈。

我7点半起来,遇到昨天晚上露营的小伙子正在整理背包,跟他闲聊了几句。此时老李走过来,叫他别客气,自己去倒热水。他也果然不客气,立马将自己的水壶倒得满满的。

那对爱尔兰情侣已经在露天阳台上喝起了咖啡。

8点30分,太阳从玉龙雪山后面的云层里洒下光芒,我也开始准备一天的行程。今天的计划是从纳西雅阁出发,中午赶到茶马客栈吃饭,晚上赶到Halfway(中途客栈)住宿。

跟小李结了账,接送、住宿、吃饭,一共花费321元,真是太实在了!小李给我们安排了两匹马(其实是骡子),一开始谈好价格120元/匹,等马来了以后,说是他们家亲戚,大家都是熟人了,给我们优惠点,算100元/匹,嘿,真是太感动了。

临走前看到老板抱着孙子在门口散步,拉住他照了张合影。

就此告别了纳西雅阁,这里不仅有难忘的雪山峡谷与松涛峦云,还因为有了善良古朴的纳西农民一家而更加美丽。

9点准时出发,9时45分,开始爬著名的廿八道拐。这是虎跳峡徒步高路最累的一段路,一直是爬坡,坡度大、拐弯多。曲折、蜿蜒、垂直、向上,呼吸越来越急促,脚步越来越沉重,我自己也数不清拐了多少拐,花费了40分钟后,终于爬到了廿八道拐的顶端。站在高大的树荫底下,斑点似的阳光徐徐洒落,闭上眼睛,风在起,云在吟,金沙江水在咆哮。在此全家合影,休息小半小时。

廿八道拐顶有个凉棚,一对老夫妻带着个8-9岁的小女孩在卖水。我顺便问了一下老大爷年纪,他回答我已经73岁了,每天从山下挑水到山顶来卖。佩服!我们本来是带着水的,看人家生活不容易,又花十元钱向他买了瓶冰绿茶。据他说,现在一天能卖掉40多瓶。

10时50分继续出发,现在开始一路走下坡路。12时整,走过一个小的瀑布,茶马客栈马上就到了。

12时10分准时赶到茶马客栈,昨天一起住纳西雅阁的几个驴友比我们先到,已经在吃饭。今天这里停电,没有米饭。点了三个菜、两碗面、两份水,花费68元。临走时,看到墙上贴满了游客的留言,女儿也写了一张贴上去:“最美的人生在路上”。哈哈,我女儿真是太有创意了!

13时50分继续出发,沿着路上清晰的路标,边看风景边赶路。我个人认为,这一段路上的风景是整个虎跳峡徒步过程中最美的,而且基本都是平坦的下坡路,走着不是很累。路边的草木郁郁葱葱,小花儿一路绽放在曲径的两侧。江对岸的玉龙雪山云雾缭绕,山峰层峦叠嶂,阳光照耀下更显得神秘瑰丽。金沙江远看似一道赤链,从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的谷底穿行而过,蜿蜒曲折,却看不到奔赴的尽头。途中要经过传说中的人面石,静静地矗立在悬崖边,似威武的将军,庄严肃穆,眼神深邃,注视着每一位过往的游客。一线天处,两座大山深处划出一道清澈的溪流,不见从哪里来,不见流哪里去,边上走过,阵阵凉意袭人。回望大山深处,得仔细辨认才找得到的驴友穿行其间,不过多数是老外,时而有队伍超过我们,一句“hellow”、一个微笑,是彼此间最好的问候与鼓励。我们花了两个半小时才赶到halfway,脚下是奔腾的金沙江水,对岸是巍峨的玉龙雪山,虎跳峡拍岸的水声伴随于耳,松叶林间穿行而过,有如此美景,脚虽累着,但是心却很满足,也使我有足够的动力继续前行。因为我始终坚信:人生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有处地方必须单独提一下。在人面石与一线天之间有一处狭窄的险坡,45度角倾斜着,只容一人通过,左侧是垂直千米的雪山崖壁,右侧就是万丈深渊的金沙江,冷冷的江水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刷刷声,十分的惊险,不大敢走。我是先在下面站好了位置,然后让女儿从上面一层慢慢爬过去。老婆一个人走不过,把背包、外衣、围巾、雨伞等统统拿掉,先递过去,然后我扶着她,很小心翼翼的爬了过去。如果全是女生,或者遇到雨天打滑,估计是过不去了。本来想拍照留念下了的,老婆有点害怕,说这里太危险了,催促我赶紧离开

(后记:回来很久以后,我不时会问起老婆,还想不想去虎跳峡走一走,老婆说不去了,因为太危险太害怕,这一段险坡的记忆一直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每个人都有各自对人生的不同理解,有人喜欢挑战极限,有人喜欢平平淡淡,但目标都是在各自的道路上找到生活的快乐。面对着巍巍雪山,面对着万里长江,当生与死的距离定格在小小的一步之间时,其实人性都是脆弱的,渺小的。也只有当丢下包袱跨过这一步的时候,才能使人感到前方人生的无比浩瀚与激荡内心的剧烈升华。)

下午四点半我们到达了大名鼎鼎的halfway(中途客栈),这里家庭房要280元,生意居然还很好,我们后面到的一家人,没订到家庭房,只好委屈在床位了,30元/个。

Halfway是虎跳峡徒步高路的中点站,一般徒步两天的游客都要来这里投宿。客栈老板冯德芳,是个退伍的老山军人,客栈有两样东西很出名。院子前方建了一个三十米见方的观景阳台,取名“爽死你阳台”,木地板、木栏杆、木质的椅子与秋千,只有饭桌是用天然的岩层石片做成。这里近距离正对玉龙雪山,傍晚时分,坐着喝茶聊天(这里绿茶2元钱一杯,无缘免费享用),看风云变幻,玉龙夕照;听金沙江水,汹涌澎湃;叹人生惬意,不过如此。阳台下方建一厕所,号称“天下第一厕”,就是个背面不封闭,如厕时可以看见美丽的玉龙雪山的厕所,不知哪位驴友在门上涂鸦“拉屎东窗下,悠然见玉龙”,哈哈,真实写照啊。

这里生意果然很好,我们吃晚饭的时候排在第6桌,一会就看到有人排到第12桌了。而且还是外国人居多,吃饭的时候老婆给我拍了张照,后来才发现,照片中20多个人,居然只有1个中国人,就是我!另外从阳台的木桩上也可以看出来,据说每来一个国家的客人,老板便在木桩上挂上一面国旗,已经挂了近30面。

晚上八点,感觉有点冷了,从阳台撤离。隔壁两个房间住着一家美国人,两大三小,看到其中两个中国小女孩叫男主人“Daddy”,我们很是奇怪,就跟对方闲聊起来。男主人以前在丽江生活过,现在是厦门大学的老师,已经是第五次来到虎跳峡了。女主人今年46岁。他们一共有4个孩子,其中自己生了一男一女,都快20岁了,另外领养了两个小女孩,大的9岁,小的6岁,这次带着三个女儿来徒步虎跳峡。我好奇地问他们为什么要领养,女主人回答我:“这是上帝的安排,我们生几个,就要领养几个。”他们走的是我们的反方向,从Tinas(中峡客栈)走来,明天计划走到纳西雅阁。

本来只是站着随便聊聊,话多的老婆想多聊会,回去搬了几个靠椅,冒出来一句:“我们一起坐着吹牛吧。”

男主人朝我纳闷:“吹牛?”然后朝他大女儿看了一眼,估计是求翻译。

他女儿给他用英文叽里咕噜了一通,他转过头还是看着我:“说大话?”

我和老婆都笑了起来,我解释道:“吹牛,一对一讲的时候就是说大话,比如我对你吹牛。一群人在一起讲的时候就是聊天的意思,比如我们一起来吹牛。”

他朝我点了点头,应该是明白了我的意思。

不知道我解释的对不对,哈哈。

今天一天基本一直在赶路,9点了,整理下睡觉,明天还有最艰苦的一天!

8月15日

夜雨下得很大,心里一直担心今天无法成行,早上7点半就起来了。太阳已经初试锋芒,地面也全都干了,应该不会影响今天的徒步。

9点准时出发,往山下面走,20分钟没见路标,路也越走越小,感觉不对,然后给Halfway的冯老板打了个电话,才知道走岔路了。回来一看,路标是有,就是比较小,而且估计和我们一样走错的人还不少,因为路标上写着“别往下走”。

回到大路上,不过所谓的大路,也就1米来宽,一开始风景很好,路是在半山腰开山开出来的。这一段水比较多,有当地农民修筑的水渠沿着道路,一路上经过了两个较大的瀑布,五、六个小瀑布,因为昨夜下过雨,水比较多,还有些塌方的地方被石头占了道,可以用跋山涉水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我们不赶时间,走得慢,一路上那群韩国人超过我们了,昨天客栈比我们后到的那一家人超过我们了,一组组欧美老外超过我们了,快到Tinas时两个学生模样的女孩子超过我们了,顺便问了下到Tinas要多久,她们回答我们二十分钟就到了。

结果我们慢慢走,流连的脚步穿行于幽深奇绝林泉丘壑间,她们眼里的二十分钟,我们走了一个小时,于中午12时30分到达Tinas。这里应该是离玉龙雪山距离最近的客栈,坐餐厅里可以大饱眼福。缺点就是太近了,没有了全局景观的大气之美。

Tinas全称“中峡国际青年旅舍”,作为客栈来说,Tinas是虎跳峡地理位置最好的,位于山路与公路的交界处,徒步、汽车都是必经之路,且有班车通行,交通最方便。同时位于三条去中虎跳的小路的中间,来往的游客最多。不过这里太商业化了,不是我此行的目的地,匆匆吃了个饭,就去寻找张老师了。

张老师客栈位于Tinas东南下方,往回走一拐弯就能看到,走20分钟盘山公路就到了,入口竖立一块青石碑,用行书刚劲有力得刻着“中虎跳张老师客栈”几个大字。张老师不在,他老婆接待我们,我一说订的家庭房,她马上想起来了,叫她侄女带我们去房间,把我们安顿好。

老婆和女儿都累了,准备休息。

我惦记着中虎跳,一是怕明天下雨,不好走,二是既然来了,今天不走完,晚上睡不着,所以稍作整理,便出发了。

张老师是一个传奇人物,张老师小路是一条传奇的路。

张老师名张三丰,已经五十多岁了,黑黑胖胖,马上要秃顶了,他原先是一名小学教师,在白水台教书,家住本地湾村(halfway那里)。现在开客栈的地方最早是他家的羊圈,后来1996年政府修公路到此,他就在这里盖了个简易房,可临时休息一下。同年,他与他朋友“和师傅”说起这里下面金沙江边风景绝佳,和师傅看后建议可以开发旅游,但是没有下到江边。

后来张老师耳朵不大好,干脆也就不教书了。1999年,张老师买了绳子、钢筋、铁索等工具,开始一斧一凿的修路,一开始是很简易很危险的路,目的只为了能下到江边。这一年,路修通了,和师傅也下去了,壮美的中虎跳峡也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了。当初游客很少,基本都是徒步的外国人,有时一天可能只有一、两个人。再后来随着知名度的提高,游客越来越多,客栈也越开越大。现在的客栈,是张老师与和师傅共同投资的,和师傅负责资金,管理上主要是张老师在经营。随后的十多年里,小路不断被完善,用上了小型炸药等来开路,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规模,路也命名为“张老师小路”。2008年,张老师又开辟了新的通往中虎跳的道路,168勇者梯。如今,这里已被政府命名为“张家庄”,据说,政府花千万来收购“张老师小路”,没谈妥。

从张老师客栈餐厅右拐往下,便是张老师小路。刚拐到路口,远离了餐厅的嘈杂,虎跳峡滔滔的江水声便已在耳旁。

现在的张老师小路已经修的非常完善,虽然比较陡,坡度多为45度,窄处只容一人通过,但是防护措施很好,很多地方都有铁链扶手,难度不是很大,走得快的话走半小时就可以到江边。我看看风景,与小贩们闲聊着,一路慢慢走慢慢欣赏。越往下,水声越大,凉气渐渐袭来,我知道虎跳石离我不远了。

不时地抬头往上看,神川大桥静静矗立,一条白练从两山之间飞泻而下,汇入金沙江中。向下望去,汇合处江水澎湃,行成几个险滩,上面礁石散布,激流在礁石间来回跳跃,如星石陨落江中,这奇妙的景观被当地人称作“满天星”。其中最大的一块礁石,便是中虎跳石。

迫不及待来到江边,通过一条摇摇晃晃的小木桥便可以登上中虎跳石。原以为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走近了才发现虎跳石好大,足足有十多米高,顶上好几十平方米,站个百来个人不成问题!虎跳石上有块碑,上书“云南香格里拉中虎跳”。

湍急的金沙江水经石鼓镇长江第一湾后,掉头北上,从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的夹缝中挤了进来,几百米宽的江面在虎跳石前瞬间被挤压成不到二十米宽,虎跳石横刀立马,岿然不动矗立江中。现在正值雨季,昨晚又下过了雨,水势很大。滚滚金沙江水,如千万匹脱缰野马奔腾而来,不断撞击着虎跳石,江水从撞击的石头底部翻卷上来,瞬间惊涛拍岸,浊浪滔天,行成一条巨大翻滚的黄色水龙,这气势足以把眼前的一切吞噬,令人看了心惊胆颤。涛声震耳欲聋,刺破你的耳膜,如猛虎咆哮,如野马鸣嘶,如万鼓齐鸣,十里以外都能听到声响。一阵阵水雾腾空而起,弥漫在空气中,如星星点点扑面而来,打湿我衣襟,凉气袭来沁人心脾,不觉让人搂起臂膀。不经意间散落的浪花、水气、雾气凝聚成一道彩虹,横跨在江面上,任滔滔江水从下穿流而过,煞是美丽。两岸青山巍峨,从江面垂直往上,直刺云霄三千米,形成一线天的壮观景象。山顶白云悠然,天空湛蓝,那么寂静与秀美,与眼前的虎跳峡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神奇的美,神奇的力量!

此时没有锤和凿,如果有,我一定会在石壁上凿下:

金江劈流出玉龙,

千磨万击掉头东。

年年十万王孙过,

欲识英雄问张公。

虎跳峡必须来一次,中虎跳必须要下来看一看!

看不厌的峡谷风光,让我如此得留恋,数不尽的寻觅之路,让我如此兴奋。壮美虎跳峡,请你等着我,我一定会再来的。

在谷底呆了一个小时,不舍得走,但也得走。因为不想走回头的路,所以翻越满天星礁石区,想从天梯回到上面。天梯是中虎跳三条路中间一条,也是最陡的一条,其中有一段是一条人造铁梯,近90度,完全没有防护措施,全靠双手双脚和胆量去征服,一不小心踩空或者松手,就会万劫不复。我双手简直是抱着整个梯子,一小步一小步的挪动,途中不敢回头,心跳加速到极点,整整用了五分钟才爬完这一段梯子。

过了天梯,路比较正常,最后翻越天梯客栈,穿过神川大桥,又经过Tinas,晚上七点回到张老师客栈,一个来回用时四小时。

今天走了十来个小时,心脏又经受了严峻考验,累了,吃好晚饭早点休息。

8月16日

昨晚又下雨,一早起来,发现窗外氤氲,蒙蒙胧胧,空气比较潮湿,江对面的玉龙雪山云雾缭绕。江面上升起的水气,山腰树林间升起的雾气,山顶的云层,层峦叠嶂得交织在一起,白茫茫融成一片。远处青山一层接一层,群峰忽隐忽现,完全望不到边际,金沙江隐匿在群山万壑中。

天色逐渐亮起来,随着温度的升高,江面上的水气最先散去,不一会儿,已经可以若隐若现地看到金沙江了。

一阵清风徐来,半山腰的雾气摆出各种婀娜姿势,渐渐往上面聚拢,像是袅袅炊烟随风飘舞。

太阳已经悄悄爬上玉龙山头,五彩霞光经从山顶的云层里照耀下来,不断聚拢的云层开始翻卷,瞬息万变中展示自己的妩媚。

张老师一早去镇上办事,十点才回来,一回来又开始忙这忙那,一点不像千万富翁的样子。我找了个闲跟他“大声”地聊了一会,然后又照了几张合影。

本来说好了张老师送我们回丽江的,但他一来是实在忙,走不开,二来正好客栈的合伙人和师傅从中甸回丽江经过虎跳峡,于是我们自言自语的跟蓝天、白云、青山、雪峰、绿树、鲜花、金沙江告别了一下,就搭和师傅的车回丽江了。途中走了一段还没通车的大丽高速,全程封闭、逆向,牛了一回。一路上和师傅边开车边给我们侃着他与张老师的传奇故事,时间过得飞快,于中午时分达到丽江南门。

8月17日

从丽江返回上海。

就此结束了我的丽江、虎跳峡之旅,金沙江水的浪花抹去了我们每一个人脚印,但我的心曾在此驻足,每每看到一个个熟悉的画面,我能告诉自己:这里,我的青曾来过。

2013年8月丽江、虎跳峡之旅回来后整理

评论

  • 9棵梧桐树:顶一下,推荐阅读~
    回复2014-06-07 20:20
  • H&M:「晓漾」是我经常在看的一个公众号,与好喝的茶有关,谈的是年轻人喜欢的原叶袋泡茶。文风小清晰为主,偶尔也会有些品茶的感悟,倡导时尚、原创、健康的理念,值得爱茶之人细细品读。…
    回复2016-12-23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