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江头的酒

2014-04-21 10:13 | 作者:寻梦 | 散文吧首发

在广袤的淮北平原上,有个美丽的小村庄叫江家村。村前有一条长满蒲草和芦苇的小河沟,清澈见底的沟水缓缓地从村前流过。村东头,有一户人家。一栋三层小洋楼坐北朝南,前面是三间平房,高大的门楼朝着东升的太阳。宽敞的院落里四季花开不断,楼房后一大片茂密的竹林群不时地啼鸣。这户人家的户主在本村辈分最长,德高望重,因而大家都喊他老江头。老江头家世代是书香门第,据说他的爷爷还是前清的秀才。他从小就跟着父亲饱读诗书,年少时英俊而富有才华,曾在县宣传部任文员。文革时,因家庭成份不好而划为右派进行批斗。文革后,他心灰意懒,回到老家在小学堂教书,从此过着“种豆南山下”般与世无争的生活。由于老江头知书达礼,深知婚丧嫁娶的规矩,又写一手好字。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要请老江头帮忙,他也是有求必应。不抽烟,不爱打牌的老江头自然和酒结下不解之缘。

诗酒论英雄 数代俊才皆爱酒

老江头爱酒。给人家办完事后,主人自然会请老江头喝顿酒。他爱和乡亲们边喝酒边聊天,喜欢“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意境。每每喝到微醉时,他就打开了话匣子。在20世纪80年代,精神生活匮乏的年代,他给大家讲评书《水浒传》,尤其是喜欢《武松打虎》的一段。讲到武松在景阳冈看到三碗不过冈,而一口气喝了十八碗时,老江头就格外兴奋,脸色更加红润。当讲到老虎用一扑、一掀、一剪,武松一闪、一闪,又一闪躲过老虎的进攻,最终打死老虎时,就举起酒杯大声说:“再来一杯!”然后继续讲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惹得请客的人家屋里挤满了男女老幼。那场面真有众星捧月般的气氛。直到老江头讲累了,人们才目送着这位“秀才”跚跚而去。若是回家老婆大人怪罪下来,老江头便摆出酒仙李白斗酒作佳诗;欧阳修一醉话滁州;竹林七贤聚谈皆有酒;古有曹操,近代毛泽东皆爱酒……老婆可不问什么英雄豪杰,文人墨客,只知道让老江头去锄地,喂牛。她只懂得干好活才能吃饱穿好。老江头这才知道跟她说再多她也不懂。只得遵旨照办。幸而他的人缘好,每当大家干完自家的活,总会帮他干一会儿。有时老江头家的地里都会聚集几十号人。正印证了一句俗话“人多好干活,人少好吃馍。”老婆愁得不得了的活,一会儿工夫就完成了。大家不图别的,就图老江头人心眼好,干完活,再来段永远也讲不完的评书。老婆也乐得再没话可说。回到家给老江头炒一小盘花生米,打二两高粱酒。

主持婚礼薄酒淡菜谢亲友

老江头在60岁时从学校退休后,并没有像别的退休人员一样坐享清福,三天两头给人家主持红白喜事。老江头办事十分认真,事先一定要一一核对客人名单,以免出现漏客现象。并把婚礼当天要做的每一件事落实到每一个人。因而经他安排的婚礼总会井井有条。大家忙而不乱,欢欢喜喜迎新人。他写得婚联总能根据新人的情况编写得喜庆而又适宜。老江头给人办事,只吃喜酒不收人家任何钱物。有人问他图个啥,他就毫不犹豫地说:“都是乡亲,谁没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家原来孩儿小大家没少帮助我。受人点水恩,应当涌泉报。我这把年纪能替乡亲们办点事,说明我虽然退休了,但我这个老头子不是一个废人。有两杯酒足矣。”时间长了连邻村的人办喜事也去请他去张罗。老江头开始吃喜宴,只是先喝两杯酒,脸色红润起来,再吃点蔬菜,喝点甜汤就是喜宴的全部。上完六碗菜,就到了谢客的环节,也是这天老江头最累的时刻。他主持谢客从不马虎。带着新郎新娘到一个包房,就按程序喊:“各位亲友,各位来宾,新郎某某,新娘某某在今天喜结连理。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前来赴宴。(客人全体起立。)脱帽——一鞠躬祝大家合家欢乐!二鞠躬祝大家工作顺利!三鞠躬祝大家幸福安康!(新郎、新娘三鞠躬。)礼毕,各位落座。薄酒淡菜不成敬意,不周之处敬请谅解。”晚上,主人就留老江头再好好喝几杯。老江头喜欢和农人共话桑麻,同知识分子谈文学,谈艺术。他也谈时事,却不愿意多谈政治。微醉时,更喜欢谈诗与酒的文化

首会亲家再来一碗烀红薯

这事还得从1991年说起。老江头的大女儿晓兰刚嫁到河湾旁的梁家冈。平时只要大一点,梁家冈的庄稼就会被淹。那年淮河发大水,江家村的麦子都在地里生了芽。老江头家的麦子在大伙的帮助下刚刚收完,他就想起听说女儿家的麦子都被洪水冲走的事儿。他决定去看看。于是他骑着自行车就往亲家赶。赶到女儿家已是中午十一点了。亲家见这位重要客人来访,虽然家中麦子被淹,但是也不敢有丝毫怠慢。一家人忙着到集镇上去买菜,还杀了自家养了二年的老公鸡。到了中午十二点半,终于开饭了。只见饭桌上鸡鱼肉蛋样样俱全,满满登登一大桌。给老江头一把新的靠背椅,放在首桌上。可亲家不喝酒,上集忘了买酒。菜已上满,酒未到,老江头不想动筷子。亲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忙让小兰去村里的小商店去买酒。恰巧这一阵三天两头下大雨,店主只顾着想多抢收点麦子,酒卖完了,没腾出功夫去集镇上进货。小兰只能两手空空地回来了。晓兰回到桌上说:“,没买到酒。我们就吃饭吧。”老江头初次到女儿家,怎好开口硬要酒,只好说:“开始吃饭吧。”可老江头一顿饭要是没有酒,吃啥也不香。亲家一家人一起让他吃这,吃那。他嘴里应着,就是懒得动筷子。一时酒兴来袭,老江头眨眨眼,微笑着说:“我吃好了,出去转转。”出了屋子,他见亲家一家正吃得欢。骑着自行车就往集上赶,到了一家街头小吃馆,要了一碟花生米,半斤高粱酒,吃将起来。半斤酒下肚,脸儿泛红,觉得饿了。想要点饭菜,可一摸衣兜,没带多少钱。恰巧街边有卖烀红薯的,老江头要了五毛钱一碗的烀红薯,吃得贼香。一碗吃完,还没吃饱。老江头随口说:“败坏就败坏了,再来一碗烀红薯。”这话正巧被几个熟人听到了。“老江头走亲家,再来一碗烀红薯”的佳话便不胫而走。

小女有话老爸您已抖三抖

话说老江头这天闲着没事,老伴到大女儿晓兰家去了。他给刚刚盛开的牡丹浇了点水,给绿绿的小菜园锄锄草。暖暖的阳照在偌大的庭院里,老江头伸伸懒腰,好不惬意。

忽然想起几天前小女儿晓慧从县城打来电话让他星期天到她家去。说外孙玉虎想姥爷了。想到此,老头子换上新买的夹克衫,把皮鞋擦得锃明发亮方才罢手。戴上新式的鸭舌帽,让侄儿骑摩托车把他送到集上,再坐上公交车往县城赶去。

来到县城,老江头先到超市给外孙玉虎买了一大包零食。兴冲冲地往小女儿家赶。老江头最疼爱小女儿晓慧。晓慧大学毕业以后在县一中教书,女婿小郑是县工商局的一名干部。老江头的酒大都是小女儿送的。两个儿子,一个参军后留在部队任副团长,一个在外地一家国企任老总。他们很少回来,平时隔三差五寄些钱回来,他的退休金都花不完,那些钱都是老婆子拿着。即使过年两个儿子回来过个三两天,还要应付一帮亲友。爷儿们很少交流。他们打电话也大多和老婆子拉家常。大女儿晓兰家两个孩子都上大学,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她每天只顾忙着照顾一家老小,也是很少回娘家。每次回来,老江头并不介意那次没喝上酒的事,总让老婆子给家境困难的晓兰拾掇一大包东西带回家。唯有小女儿晓慧知寒知暖。老江头吃的、穿的、用的大多是晓慧精心挑选买好给他送去的。老江头老两口若有点小病,晓慧更是忙前忙后,细心照管。老江头也愿意常到晓慧家帮着照看外孙。他觉得晓慧才是他的贴心小棉袄。到了小女儿家,自然搂着外孙亲热个够。祖孙俩玩五子棋,玩猜谜语……从客厅里不时传来这一老一小欢快的笑声。

中午开饭喽,可巧女婿今天去同事家喝喜酒,有应酬不能陪老江头喝几杯。女婿也爱酒,且每次都能让老江头喝到兴头上,还不让他喝得大醉。正所谓美酒最美微醉时。今儿没有女婿在有点扫兴。晓慧炒了老江最爱吃的爆花生米,青椒鸡蛋,鸭血豆腐,红烧肉,另外煮了个银耳莲子汤。知道老爸爱喝酒,晓慧特地拿了一瓶十年口子窖。等菜摆好,酒打开,晓慧对老江头说:“爸,今天小郑不在家,他知道您老要来,临走拿了这瓶他一个在酒厂工作的亲戚送的好酒敬您。”说着给老江头满了一杯。此时酒香四溢,老江头一仰脖喝了半杯。觉得绵柔润喉。禁不住说:“好酒 !好酒!”十岁的外孙接着说:“好酒不上头,姥爷快喝透。”老江头笑着拧了玉虎一下,说:“就你鬼机灵。”老江头边吃边喝,两杯过后,问女儿:“这酒多少钱一瓶?”晓慧漫不经心地说:“问这干嘛。听小郑说要几百一瓶吧。”老江头一听这么贵,忙说:“不喝了,不喝了!”以前老江头来喝宣酒,迎驾之星,柔和种子酒,或古井贡酒年份原浆之类他都嫌贵。今天这瓶酒能买几十斤肉呢。晓慧知道老爸一辈子爱诗爱酒,又倒上大半杯说:“酒开了就是留您老喝的,您要喝好。”老江头端起酒杯,一股沁人心脾的酒香扑面而来。老江头不由得手抖了三抖。被细心的晓慧看见了,听丈夫说只要看见老爸喝酒一抖手说明他酒已喝好。老江头还是想着酒太贵,喝完后说:“喝好了,不,不喝了。”此时晓慧也不再劝酒。吃过饭,老江头接个电话,邻村王二牛家后天娶媳妇要他去帮忙。便急忙与女儿、外孙告辞。晓慧知道老爸是个热心人也就没有挽留。老江头匆匆坐车往家赶。

下了车,还有三里的小路要走,老江头看到此时菜花金黄,听到鸟儿欢唱,一时诗兴大起,不再去叫拐的,边走边吟。就在吟诗张嘴之时,呼出的酒香让老江头酒意渐浓。心想:这好酒没喝好,真可惜。走路走得身上渐渐热起来。也不知道哪儿来的邪气,老江头把鸭舌帽脱了扔到地上,一边用脚踢,一边嘟囔着:“又不是没有酒,又不是不叫你喝,你却装正经,不去喝好酒。现在想喝好酒,去哪喝,去哪喝……”哪那么巧,老江头的话被村里的巧舌妇跟在后面听得一清二楚。不久村里老江头踢帽子,话美酒的奇事又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一段“佳话”。有好事者告诉了晓慧。晓慧在一次老江头喝到佳境时问起此事,老江头说出原委。晓慧委屈地说:“老爸,您的手抖了三抖,我还以为您老喝好了呢。”

老江头送亲——宣酒

在淮北农村,送亲人是贵宾,谁家嫁女儿得找个德高望重的年长者去送亲。他是代表娘家人。老江头在本村自然是首推的送亲人。老江头办事谨慎,别看爱酒,送亲时,正襟危坐,全按规矩办事,从没出过半点差错。这天门里姑娘出嫁,送亲人自然是老江头。这天晴空万里,办事老练的老江头自然规规矩矩又轻轻松松地应付各种仪式。中午开席,贵宾座有一大帮。这天可与众不同,陪酒的是老江头的一帮学生。有在省城工作的,有在镇上工作的,还有本村的村主任。见首座是自己的老师,一开席,大家推杯换盏,有说有笑,纷纷向老江头敬酒。老江头在这种场合一向谨慎。今天在学生们面前更是正襟危坐,只是象征性的喝一点。老师不喝酒多没兴致。在镇文化站工作的蒋亮深知老江头不仅爱酒,还爱诗。于是就跟大家说:“今天我们玩一个文雅的游戏,记得江老师教了我们不少诗,我们轮流背诗,最好与酒有关,轮到谁背不出来就喝酒。”大家一致同意,让老师先开始。一提到诗老江头兴致来了,随口吟诵了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抑扬顿挫,感情充沛。学生们高声喝彩。接着蒋亮诵读了王维的一首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首诗均与酒有关。大家绞尽脑汁,各自背诵了一首与酒相关的诗。轮到村主任蒋安,他摇头晃脑地背诵了李绅的《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老江头笑得肚子都疼了。蒋安还振振有词:“我背的诗是与酒有关。哪里的酒不是粮食酿造的。对不对?”又是一阵大笑。蒋安咕咚喝下一杯酒,说:“今天能跟老师和弟兄们相聚喝酒,真是太高兴了。来再来一杯。”大家趁势一起站起来敬老江头酒。齐声说“祝江老师身体健康,万寿无疆!”这回老江头不好再推辞。咕咚一声也喝了一杯。大家热烈鼓掌。这样由诗与酒到文与酒,再到文人墨客与酒,谈着谈着老江头三杯酒下了肚。最后谈到皇上与酒。蒋安灵机一动,问:“江老师,那皇上要喝酒,侍臣会怎么喊?”老江头酒意迷朦,随口答道:“宣酒。”大家一听知道是蒋安捣鬼,可小时候就爱说道的蒋虎,大家都喊他浆糊,摇摇晃晃地站起来说:“你不是说江老师送亲——宣酒。”大家一听,禁不住又是一阵哄笑。此后江家村一带,喝酒时若有人问喝什么酒。就会有调皮者答应着:老江头送亲——宣酒。

老江头爱酒,关于他与酒的故事还真不少,你若想知道,就去江家村走一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