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星空

2018-08-17 19:26 | 作者:寻梦 | 散文吧首发

在茫茫人海中,年轻时往往痴痴寻觅的是白马王子,或是中西施。为高大的身材,英俊的脸廓而痴迷;为修长的身躯,娇美的容颜而忘我。然而时光飞逝,岁月无情。当容颜老去,蓦然回首间,才发现所谓的偶像只是一时的悦目而已,而悦心的人则是心灵空那颗永远为你闪耀的恒星。

时候,在繁星点点的夜,姥姥常常边轻轻摇动芭蕉扇,边用不紧不慢的语调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南阳城西的牛家庄有一个叫牛郎的孤儿……后来在老牛的指点下,牛郎找到了下凡仙女们洗澡游玩的地方,拿起了其中一件的衣服,那个仙女名字叫织女,两人相识,坠入河……天上的喜鹊被他们的爱情感动了,化作“鹊”,牛郎织女终于团聚。王母娘娘有些动容,后命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两人才可在鹊桥相会。之后,每年七夕牛郎就把两个小孩放入筐中用扁担挑着上天与织女团聚。”每次讲完故事,姥姥总是顺带说上一句:“每年七月初七的晚上,小孩子躲在辣椒地里就能看到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有一年的七月初七,我和几个小伙伴躲在辣椒地里,足足等了两个小时也没有看到成群的喜鹊飞往天空,更没有看到精心打扮的牛郎织女鹊桥秀恩爱的场面。倒是被一个顽皮的小伙伴掰开的辣椒的辣味儿呛得直打喷嚏,便纷纷四散。回到家里还是想着:或许是还没等到时候,此时喜鹊会不会已把鹊桥搭好了呢。会不会……后来每每提起这事儿总有些许遗憾。

不知何时翻读到唐代诗人林杰的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唐朝时,每当一年一度的七夕到来,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引线穿针。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打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细细品味,牛郎的魅力不是英俊潇洒,而是勤劳担当,晨起耕地种下庄稼、果蔬,暮归带回粮食、木柴;织女令人向往的不是她美丽的芳容,而是灵巧的双手、善良的心灵以及对爱情的执著与坚持。相濡以沫的爱情胜过天界的富丽堂皇,感天动地,传为佳话。

有人说:“七夕节就是中国的情人节。”这一点倒是颇有道理。古代的文人墨客不惜笔墨续写着这一美丽的传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范成大《鹊桥仙·七夕》)“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陈师道《菩萨蛮·七夕》)……然而到了近代,七夕的传统习俗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尤其是洋节的兴起,每年2月14日的情人节,大街小巷都飘散着玫瑰花和巧克力的香味,酒吧、歌吧、茶馆、餐厅生意异常火爆。然而携手揽腕步入灯红酒绿之中的又有多少是真正的夫妻。追求自由的爱情并不等于在生活中就可以朝三暮四。一时的享受往往带来的是长久的苦痛,是伦理的沦丧,是亲情的受伤。纸醉金迷的情感常常如昙花一现,经不起风的洗礼,耐不住时光的摧残。如果你一直在外奔波,不如在七夕这一天赶回家与妻儿团圆。牛郎尚需群鹊,而我们近可坐汽车,远可乘高铁,相聚并不是太难。妻子也无需穿针引线,一句贴心的耳语,一顿可口的家宴,足以让相聚甚欢。

夏夜群星璀璨,七夕浩瀚的星空牛郎织女二星是美丽的银河边最耀眼的灯盏。指引着千千万万追求幸福的人,珍惜现在拥有的爱情,全身投入,真心不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