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演讲稿最新

发帖时间:2016-11-27 18:56 , 散文吧 | 1条回复,251次阅读
提质增效演讲稿最新

在体质增效活动的推动下,企业技改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并朝着提质、增效、保安全的方向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提质增效演讲稿最新内容,欢迎参考!

提质增效演讲稿最新篇一

加强具有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党和政府着眼于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难题,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当前,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迫切需要高质量的智库成果破解发展难题、提供智力支持,这就急需提高山西智库的核心竞争力。

亟须突出专业性

近年来,中国智库建设呈爆炸式增长,诸多领域的智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影响力却显不足,山西智库发展面临同样问题。这种“过密化”发展背后折射出智库建设的专业性不足。智库是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的专业性机构,其目标是服务政府科学决策。智库建设不是人人都可以搞,智库建设更不是“撒胡椒面”式的面子工程。所以,首先要确保智库建设要突出专业性,只有具备专业性才能保证智库成果的科学性。

如何加强智库建设的专业性?一是人才配备。智库的核心是人才,人才出思想、出成果,思想和成果服务于政府科学决策。目前,山西智库建设面临人才储备不足,人才资源整合不到位,从事智库建设的专业型高端人才欠缺等问题。所以,山西智库建设亟须培养和引进智库建设相关领域的高端人才,大力整合智库人才资源,为人才营造从事智库建设的良好环境。二是领域划分。智库的专业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领域的专业性。山西智库建设必须要明确自己的主攻方向,以特色谋求优势,以优势谋求发展。三是成果转化。如果智库研究成果不能进行有效转化和应用,则体现不出智库的存在价值和应用价值。智库一旦失去存在价值就意味着失去了专业性、权威性和影响力,就不可能获得良性发展。

破除体制壁垒

当前,官方智库与社会智库之间的体制性障碍是智库建设的一大瓶颈。

一方面,官方智库可以及时了解党和政府所面临的发展困扰和难题,而且易于掌握体制内的丰富智库资源。因此,官方智库在研究选题上针对性较强。但是,由于官方智库主要侧重于规范性的理论建构,而缺少实证性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导致研究成果的应用性不足。而社会智库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短板。所以,要鼓励官方智库在研究选题上向社会智库公开,体制内智库资源向社会智库开放,双方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从而更好服务山西发展。

另一方面,官方智库有相对成熟和畅通的成果呈送机制,其智库成果可以很快出现在公共决策者面前,从而对决策产生影响。但是,社会智库缺乏有效的成果呈送机制,成果转化应用较为困难。要鼓励官方智库同社会智库共享智库成果的呈送机制,通过成果转呈等形式,让更多优质智库成果发挥效益。

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如何推动智库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中国智库建设热潮下必须冷静思考的问题。国外智库建设的经验表明,把智库建设推向市场化、产业化可以有效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但是,简单地将智库建设推向市场化、产业化并不意味着也能解决中国智库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当前,官方智库与社会智库齐头并进是山西新型智库建设的基本格局。官方智库,由政府财政提供发展支持,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但是,受专业性不够、独立性不强等因素的困扰,单纯依靠官方智库并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资政服务。这就需要社会智库建设来填补这一空间。社会智库,由于没有直接的财政支持,其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足,但其存在的价值不容忽视。所以,如何建立起社会智库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推动社会智库市场化发展,提高其可持续性。社会智库市场化发展可以激活其发展潜力,从而为政府提供更优质的资政服务。社会智库作为智库成果的供给方,应主动寻求市场化发展,寻求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使用智库研究成果,从而建立起“政府购买式投入激励机制”,进而有效提升社会智库发展的可持续性。二是依托“项目制”推动官方智库和社会智库良性合作。官方智库可以通过横向课题、委托课题等形式与社会智库相互合作。通过建立“项目制”合作机制,官方智库与社会智库可以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在合作中谋求共同发展。

推进成果评价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智库成果评价体系是推动智库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外智库成果评价体系主要是基于智库市场化而形成的,而目前山西智库的市场化条件尚未成熟,相应的评价体系就不能期待由市场自发形成。山西智库建设要紧紧围绕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也是山西智库成果评价体系建设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当前,智库成果的评定主要基于“批示”这一环节来实现,但是这一过程对智库成果的采纳及采纳程度缺乏科学评价,对智库成果的实际效果不能有效追踪。为此,应根据批示级别、成果运用范围、实际效果追踪等指标,建立一套综合评价体系。

智库成果评价体系要突出导向性,以导向性推动智库成果自我改革与谋求生存空间。目前,山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面临着诸多深层次结构性矛盾,要想吸纳和借助智库建设推动解决山西发展难题,就必须要引导智库研究向着如何解决山西问题去研究。如果评价体系没有导向性,智库研究的领域可能会出现“泛化”和“碎片化”,对解决山西发展难题就很难形成研究合力,结果是既没有解决问题,智库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智库成果评价体系的导向性也能够推动智库建设向着特色化和专业化发展。

提质增效演讲稿最新篇二

近年来,我省共投入公共文化建设资金16.6亿元,实施了一系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惠民工程。目前,全省共有省级文化馆1个,州地市级文化馆8个,县级(市、区、行委)46个,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然而,也应该看到,基层文化工作还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落后、缺位现象严重、许多基层文化服务机构形同虚设等问题,这种情况被戏称为“聋子的耳朵”;有的地方甚至连“摆设”都没有,这种短缺成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阻梗。故而,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需“练好内功”,我们应当下力气补齐短板,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所以,“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推进我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应以基层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加快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2020年,建成覆盖省、市州、县、乡、村五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造提升省博物馆,填平补齐市州级“三馆”及县级“两馆”,建设市州、县级剧场,完成一县一影院目标。统筹建设集文化、科技、教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功能,提高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和运营能力,逐步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实施数字文化服务工程,建设省州县数字文化馆、县级数字图书馆和基层数字文化综合服务平台。实施好文化进村入户、流动文化服务车、农村小舞台、民族地区新闻出版“户户送”等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流动文化服务,以有效满足农村牧区群众文化需求。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灵魂,公共文化是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并形成社会凝聚力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前提。因此,只有让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常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才能让公共文化真正促进我们社会的健康发展。

提质增效演讲稿最新篇三

高明发展的巨大潜能,蕴藏在变革之中。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高明正加快引导企业提高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水平,从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并促进新产能的进入。截至7月份,区内工业企业完成技改投资15.33亿元。企业技改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并朝着提质、增效、保安全的方向发展。

企业技改发力抢占市场份额

昨日下午,位于明城镇的广东中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东中旗”)正紧锣密鼓地生产着最新的石英石板材。记者从现场看到,在一个1万多平方米的自动化厂房内,分布着两条自动化生产线。从原材料的投入至布料、压制等环节,均由机器完成。

从生产的半自动化至全自动化,广东中旗的董事长周军见证着企业的变化。“今年以来,3条自动化生产线陆续投产,上半年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39%。”周军说,企业每年技改投入的资金都会占到销售收入的6%以上。

“如果企业能够认识到技改和创新的作用,加大资金对装备和工艺提升的投入,把握好机遇可以实现弯道超车。”高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副局长黄婉明认为。

其实,随着社会大众的消费行为向个性化多样化升级,制造业的生产模式朝着精细化、人性化和个性化转型。这已成为越来越多高明企业的市场自觉和创新取向。包括广东中旗、德方纳米在内的多家企业也通过生产工艺和流程的优化,来实现这一目标。

据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统计,今年1~7月份,工业企业完成技改投资15.33亿元,同比增长95.4%;企业技术改造备案项目共27个,项目计划投资总额6.9314亿元。

黄婉明表示,从今年上半年的企业运行情况来看,高明辖区内企业发展总体处于平稳阶段。

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加快生产侧的新陈代谢,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新产能的进入,也是高明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活经济增长潜能的一项举措。在黄婉明看来,去产能并不是简单地关停企业、出清产能,而是转化产能,引导企业向提质、增效、保安全方向发展,并通过提高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水平,达到节约资源、清洁安全、优质高效的目的。

早前,《高明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下称“行动计划”)正式亮相。结合自身的实际,高明把目标对准产能规模日趋合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内容。

黄婉明表示,高明区在推进去产能工作的过程中,将重点通过新增项目管理严控产能、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建立健全产业链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措施提高产能利用率和产业核心竞力,并加快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的退出。

今年下半年,高明将继续深入开展全区12条村级工业聚集区的综合整治工作, 对处于环境敏感区域、环境质量差等企业进行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