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第二章》

2017-07-02 17:43 | 作者:一叶知秋927 | 散文吧首发

说起山西洪洞县的老槐树,华人社会恐无人不知,明朝几次大的汉民族迁徙,均起源于那里。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华子孙都会聚集在那里,举行隆重的祭祖大典,缅怀我们共同的祖先炎黄二帝。我的先祖就是400多年前随燕王朱棣北上,从山西洪洞县老瓜窩迁到河北的,到父亲这辈已是第十九代了。父亲曾听爷爷说过,从老瓜窩来的是亲哥俩,哥叫袁总理,弟因生下就过继给娘舅遂改叫黄总生。弟黄总生一家后代在山东德州繁衍,而哥至河北枣强散枝,两地相距也仅一百多里地,到父亲这一代山东河北袁氏黄氏后人已逾四五百户之多。

父亲还说袁家到唐林镇朴庄时间,仅一百多年,是自东几十里的袁家庄迁至。父亲幼年还随奶奶去过袁家庄老坟,因地域管辖与家族纷争,袁姓家族还曾为坟茔所属发生过几次械斗。后来这边袁姓族人过世无奈只能就地建坟立碑,袁家后人们也渐渐忘了袁家老坟都在那了。

父亲的太爷爷袁德成年少时家里也很穷,六七岁又因打架闯祸,遂给当地一个大财主家当了接续香火的压子儿,娶妻后竞一连生了四个儿子,把个财主美得传至四乡八镇。可惜好景不长,当小老婆生了他自己的亲儿子后,楞是把太爷爷一家六口赶出了大宅门。太爷爷一家从天堂一下落入了地狱,从此颠沛流离四处漂泊命运凄惨,老父妇与两个儿子后来也客死它乡,仅剩下父亲的爷爷袁文裕与袁文起兄弟二人。

袁文裕成家后生长子袁玉增,次子袁玉兰,可光绪26年其却又被义和团抓去当兵,连死在那都不知道,时年长子袁玉增三岁,次子袁玉兰仅二岁。其妻也就是父亲的奶奶还生了个遗腹姑姑,因实在养活不了无奈便用枕头闷死,去了40里外的靳村一个大地主家当奶妈。奶大的孩子叫步男孙,据说后来成了京津两地有许多大买卖的资本家。

我的 爷爷袁玉兰,15岁就开始种地,也是仗着母亲奶妈的身份给步家做佃户,30岁后因为穷还未娶妻。时年村里老六奶奶病逝,其夫是父亲太爷爷袁德成的六弟。我的爷爷袁玉兰幼时曾过继给二叔袁文起,而袁文起幼时又过继给老六奶奶家。袁文起一生未婚,后因战乱匪患死在外乡,爷爷便代位继承突然得到老六奶奶家的数间房,十几亩薄田。遂才有可能与19岁的奶奶孟淑莲相识成婚,时年已34岁。奶奶孟淑莲是孟子后人,其二哥在天津有买卖,其门脸房后来就是我们全家在津的居住处。奶奶是大户千金,自然也会带来一些嫁妆,因此父亲幼时记得家中有牛有马,还有十几亩薄地,虽难称富户但农忙时也要请几个雇工。

爷爷35岁得子,自然宠有加;奶奶20岁有儿,视若掌上珍珠;而太奶奶年青居孀,靠当奶妈撑起袁家,更是把父亲当成家族希望,因此父亲的童年应该是充满了欢乐的。 奶奶是孟子后人,太奶奶又见过大世面,她们自然有远比其它农妇高许多的见识,因此1930年当父亲八岁时,便去了一般穷孩子读不起的新学堂上小学,而没有进只教之乎者也的“私塾”。

这种新式学堂其实也就是几个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授课,天文地理政治什么都交。也是秉承清朝末期光绪“戊戌变法”失败后兴盛一时的“教育救国”理念;也是民国时期以蔡元培,张伯龄等一大批民族教育家大力扶持农村基础教育的思路,才令许多优秀大学生肯置身穷乡僻壤,身体力行农村基础教育。父亲小学六年间对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一定耳熟能详;对“巴黎协议”“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三民主义“也恐都不会陌生;甚至也许会听老师讲过“苏维埃”“北伐”“剿共”究竟是怎么回事!也正因为父亲小学六年接受的是最现代的教育,因此父亲一生行事理念都远高于身边同龄人,其见识和胆魄使我都感到有些自愧不如。

2017年6月25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net/subject/3924011/

1我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