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园

2018-02-23 11:29 | 作者:行健 | 散文吧首发

山海园,是老园子,园子虽小,却精致考究,整体布局,匠心独运,南北走向,长形方正。园林花卉,经济果树,交错互植,疏阔得宜。亭子映湖,池水成趣。

从园子东南角进园,穿门禁、过车库、踩石径,映眼帘的是一小湖。湖不大,水却澄碧。湖前赫然立一书有“悟”的石头,可挡缓去冲。智者乐水,倚石面湖,自可一翻遐思。思观“悟”字,边旁从“心”,声旁从“吾”,当是以心体悟,参惮问道。所谓明心见性、发现自我即为“悟”。所谓“悟空”,心灵放下,清盘归零,拂去尘事,戒除物欲,应证了“存天理、去人欲”的朱子之说。以心观园、境由心生,以“悟”的心态走进园子,也可以说是“悟”园了。

沿湖边小径右行,左手果树,时令季节,花香四溢,沁人心脾。过果树是各色品种的茶树,水仙、肉桂、大红袍、金锁匙、黄观音、水金龟、奇兰、矮脚乌龙等散落期间,直观可辨,近品茗芳,尽睹茶颜。茶文化是武夷山文化的重要代表,园中植茶是文化的契合,是园子的重要元素。“千年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武夷岩茶历史悠久,上溯可及商周,初具盛名于西汉,成为贡品始于元代。园中岩骨花香,茶树多有名枞,各枞入各眼,水仙喝的是水,讲究水滑,入口绵顺,肉桂喝的是霸气,盏茗氤氲,入口生津,周身通泰。

绕湖左折前行是蔓藤长廊,透过廊顶的日暖阳映下是稀疏影子,两旁歪藤斜垂。穿廊过藤,折转右上,径旁右植的桃花,竞相争艳。“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中《桃夭》这如诗如画的意境,驻足可窥,“悟”见一斑。此情此景,在园中茵茵绿草映衬下,竟是宜游宜趣,宜居宜家。

沿径上行,达园中地势最高处西北角,精妙处当属阴阳太极池。太极文化源远流长,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变幻万端,乃至无穷,其中至理仍是典章圭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地阴阳,万物辩证。“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祸福、生死、忧乐、善恶,无不含辩证思哲。所谓建极绥猷,蕴意中庸恪守。入世立身,须持中正之道。于困顿失意之时不妄自沉沦,须知柳暗花明;于功成意得之间不放浪形骸,须知持盈保泰;于稀疏平常之日不庸人自扰,须知岁月静好。

居高临下,园中自北向南临墙西陲,“一”字开立,遍植翠竹。竹子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美誉,有竹居所终究环境高雅。《诗经•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是赞颂环境优美,暗喻品德高洁。倡导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心学宗师王阳明曾也与竹子结缘。穷源致理,显微阐幽,力格竹子,以探求一花一草一木之道理,与竹幻语,虽力尽肢乏,但由此可见其探本溯源、追求真理的热忱执着,终成宗师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从西北角折返顺沿而下,蹬石,傍竹林,度柳穿花,绿荫处,圆亭临湖现。亭子取名朱子亭,亭柱上书朱熹的对联“鱼跃海中天,鸳飞月窟地。”武夷山是朱熹理学的圣地,园中自然应有朱子文化元素,是建园的点精之作。朱熹一生大部份时间是在武夷山度过,从学著书,立说授徒,前后50余年。“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朱熹与孔子齐名,有“朱夫子”之称,他与二程的“程朱理学”是儒学思想的杰出代表,对后世影响深远,远播海内外,有后孔子主义之称。

过园亭,“悟”石已在眼前,出口处已不远。蓦然回首,自西北向东南是朗阔的绿草茵茵。抬望眼,圆中弥漫的是花香气息,浸润的是文化氛围,镌刻的是文化图符。雅园胜景留恋处,常是朝露黄昏时。人生际遇总归缘,往昔历历依旧在,不负韶华时光。园中绿意盎然,与绿湖交辉映衬,间或的碎步慢踱煞是意趣。

文以润身,静以养心。走进山海园,喧闹中剪一段寂静,幽然中杵定一段思绪,午后斜阳中游走一段光阴,把片刻留下,把心驻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