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锁骨”和“扬州瘦马”

2008-06-07 09:42 | 作者:晨暮随心 | 散文吧首发

在报纸副刊读了一篇男人写的文字,叫《女人的锁骨》,开篇文字是“锁骨,又叫琵琶骨。位于颈项与胸脯之间,左右两根对称,乍一看去,形似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之后就是竭尽对女人“锁骨”的赞美“美人回眸,脖子一侧显出一条胸锁乳突肌,与锁骨相连,轮廓清晰,线条光滑,优美动人。或伤心抽啜之时,肩膀抖动,锁骨凸现,楚楚怜人。”此君还强调露锁骨不叫走光,一个女人没露胸的勇气,露锁骨倒也是一种美。

不得不佩服此君的眼光独到,能把女人的锁骨说个子丑寅卯来。只是这开篇让我读来就有些恐怖,尤其是“琵琶骨”三字,在鬼魅小说里,似乎经常有强人拿铁链锁着被擒获者的琵琶骨的描述,这一联想,就觉得悚然,哪里还有美感可言。女人伤心时,最容易引起男人怜惜的,是她们抖动的圆润的双肩,男人们会不自觉地搂住那里轻声安慰伊,还不至于先摸摸她的锁骨吧。男人总喜欢把女人夸个淋漓尽致,从头发夸到脚趾,夸女人三围怕是太过俗套了,故此君独辟蹊径,颇有指引意义,待伺机观察女人琵琶骨一番,看看可有美感闪现。

拿女人锁骨说话,是寻一个点,多了恐有言而未尽之嫌。窃以为此君想表述女人的骨感之美,而一锁骨不可完全表现女人的骨感美所在。骨感美是通体的呈现,从脸颊到纤纤骨感的手指,骨感的手指是区别于肉包子手的。我几次提过古代扬州称骨感美女为“瘦马”,瘦马不可能单靠琵琶骨可以代表一切的。大概从明朝开始,在江苏扬州一带出现了大量经过专门培训、预备嫁予富商作小妾的年轻女子,这些女子主要以瘦为美,因此被称为“扬州瘦马”。明朝末年文学家张岱在《扬州瘦马》一文中的描写到:至瘦马家,坐定,进茶,牙婆扶瘦马出。曰:“姑娘拜客。”下拜。曰:“姑娘往上走。”走。曰:“姑娘转身。”转身向明立,面出。曰:“姑娘借手瞧瞧。”尽褫其袂,手出,臂出,肤亦出。曰:“姑娘瞧瞧相公。”转眼偷觑,眼出。曰:“姑娘几岁了?”曰几岁,声出。曰:“姑娘再走走。”以手拉其裙,趾出。然看趾有法……

张岱接着介绍了鉴定小脚的办法,以及详细挑选、付费、送货上门的一系列过程。瘦马的面、手、臂、肤、眼、声、趾等一一看遍,这是谁都不曾想到的事,名扬天下的扬州美女,竟是这样产生的。

而那些落选的瘦马,情形更为凄惨。她们无家可归,被卖入风月场所。每天傍晚,她们涂脂抹粉,打扮妖冶,出入巷口,游离于茶楼酒肆门前,谓之“站关”,灯前月下,面色苍白,已无人样。这些“站关”的可怜瘦马,有的直至间都找不到主顾。最后黯然离去。张岱写道:夜分,不得不去,悄然暗摸如鬼。见老鸨,受饿,受笞,俱不可知矣。大抵瘦马,便是培养苗条小美人卖为大富人家的宠妾、艳婢,运气好的,颜色未衰之前享尽富贵,运气不好的,被大户人家的正妻杖毙、投井,甚至沦落为流莺。扬州瘦马,就是一本扬州美女的血泪史。

撇开其性质不说,单从审美的角度说,瘦自然有骨感美,瘦削的美女,肩胛骨和锁骨自然就凸出,稍微丰腴的美女,锁骨也没那么显眼。所以那位仁兄慧眼识锁骨,识的该是瘦削美女的锁骨。只是如今的低胸装流行,美女是想露乳沟的,顺带就露出了锁骨。仁兄在文字结尾处写到:我如果和一个女孩子相好,我会连带上她的锁骨,废话,你连她说话都爱。他说别的男人不注意这个,是爱的不细致,爱女人的每一寸肌肤,如何不去爱她的锁骨呢?你说出来了,别人藏在心里没说而已,也许别人并不认为琵琶骨有多美在什么地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