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当年的“赤脚医生”

2008-06-07 09:42 | 作者:晨暮随心 | 散文吧首发

当前农村看病贵、看病难、缺医少药仍旧制约着百姓们的健康,脱贫后因病返贫的农户屡见不鲜。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不少措施改善农村的医疗条件,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加以解决。这使我不由得想起40多年前的“赤脚医生”。现代的青年人感到陌生。那是20世纪60、70年代活跃在农村的亦农亦医的医务人员。那时的“赤脚医生”,背着药箱,走街串户为农民治病,他(她)们像农民一样只记工分,年终结账,那时农民看病极为方便。“赤脚医生”服务态度好,随叫随到,真正体现了毛主席所说的“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因此,“赤脚医生”普遍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赤脚医生”的存在,为解决农村缺医少药的现状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可惜“赤脚医生”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而销声匿迹了。我们村的“赤脚医生”医疗点后来变成了私人的医疗诊所,“赤脚医生”们或改行或到大医院当护士。几10年过去了,农村的医疗状况没有多大改变,而且看病贵、看病难、缺医少药的现象更加严重了。

如今我想起了“赤脚医生”,“赤脚医生”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赤脚医生”的出现是那个历史时代的产物,但它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将永放光芒。我村的“赤脚医生”张彩霞就是“救死扶伤”的典范。张彩霞1966年初中毕业回乡务农,她亲眼看见农村缺医少药的现象和农民因病而得不到及时治疗,决心当一名农民自己的医生。经过1年的医疗技术培训,她成为我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位“赤脚医生”。张彩霞为人治病,一是热情,二是认真,她把病人当亲人。她不在医疗点里等病人,而是背着药箱找病人,她经常采集中药,向群众宣传卫生和预防疾病的常识。她好学,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经她治疗病愈的人不计其数。

我村的王大妈患中风久治不愈,卧床不起,张彩霞每天坚持为她针灸、按摩,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经过3个疗程,王大妈的病大有好转。她不断总结治疗经验,并且向当地的老中医请教,经过1年多的精心治疗,王大妈终于生活能够自理了。

大田村刘二嫂的孩子,因感冒转为急性肺炎,须住院治疗。那时刘二嫂连吃饭都困难,哪有钱住院?无奈她买了几针消炎药,抱着孩子回家了。张彩霞得知刘二嫂的孩子病重,马上赶到她家。她看了县医院的诊断书,询问了病情,又作了进一步的检查,果断决定在家为孩子治疗。她风无阻,每天步行4、5里坚持为孩子打针、喂药。半个月后孩子痊愈,刘二嫂逢人就夸“彩霞是咱们农民的医生,是她救了俺娃的命”。

牛得财的媳妇早产,婴儿出生后全身冰凉,嘴唇发青。牛得财急忙带着婴儿去县医院检查,确诊为罕见的“硬皮症”,开始时向下面皮变硬,在恒温箱里提高体温促进血液循环,再给婴儿消炎等综合治疗。因为县医院无恒温设备,须转省城医院治疗。牛得财百般无奈,救助于张彩霞。根据婴儿的病情,张彩霞认为当务之急是提高婴儿的体温。于是她立即将婴儿揣在怀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婴儿,然后她让牛得财赶紧烧炕。她将婴儿放在炕头的褥子上,不断调节褥子的位置,控制婴儿的体温。彩霞寸步不离,一边观察婴儿的体温,一边轻轻地按摩四肢。经过7天7的治疗,婴儿奇迹般地恢复了体温正常。婴儿得救了,全家人谁不念叨彩霞的好处。

“赤脚医生”张彩霞工作出色,县卫生局几次调她到县医院当护士(正式职工),她都婉言谢绝了。张彩霞知道,她的根在农村,她离不开乡亲们,乡亲们也离不开她。直到1974年有人接替了她的工作,她才嫁到外村。但是张彩霞到了婆家,仍然是一位出色的“赤脚医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