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筒山下话摩崖

2013-02-26 11:51 | 作者:于学忠 | 散文吧首发

烟筒山下话摩崖

古称,把文字直接书刻在山崖石壁上称“摩崖”。如汉碑中之《石门颂》,魏碑中郑道昭之云峰山题诗、题名等。《宣和书谱·正书一》:“遂良(褚遂良)喜作正书,其摩崖碑在西洛龙门。”……一种艺术形式,内容包罗万象,蔚为大观。

摩崖石刻,承载盖州的文化记忆

盖州多山地,摩崖石刻及古石碑遍布很多。花岗岩石质细密,极适合雕刻,许是因为这样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催生出了盖州丰富多彩的石刻艺术。

石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自然资源之一,在遍布盖州的摩崖石刻文化甚至年代更早的文化遗址中,都曾发现过制作精良的石器,不少专家学者认为,这些精美的石器或许就是石刻艺术的滥觞,而铭刻在盖州境内多处险山陡崖上的摩崖石刻,更是石刻艺术发展到巅峰状态的体现。

烟筒山又名灶突山。烟筒山摩崖石刻在盖州市徐屯烟筒山上。烟筒山摩崖石刻是盖州地区最为了不起的考古发现之一。

据史料记载,清康熙二十一年《盖平县志》说:“灶突山,城东南二十里,众山环绕,一峰屹立,故名。俗呼娘娘庙山”。清宣统元年编修的《盖平县志》说:“灶突山,在城东南二十里龙湾区北,距清河十里,山质全石,高五十丈余。众山环绕,一峰屹立。自北面遥望尖锐插矢,酷类灶突,故名。山半有古城遗迹,半就堆圮,惟西面尚有城门在焉。倚门西望,闾山辽海,如在目前。门内峭壁上有‘皂洞峪山城’五字、‘仙凡隔界’四字,并有昔人题咏披十行,镌刻半空,不可攀识。自下仰视,强半模糊,莫能成诵……”。民国九年《盖平乡土志》对此山也有寥寥数语的记录:“皂突山,在城南十余里,上有前朝遗迹甚多。”民国十九年的《盖平县志》几乎照抄了清康熙二十一年《盖平县志》,没有新意。不过在《盖平县志·古迹·名胜》中说:“灶突山,在城南任家屯,东山皆石质,一峰矗立,上有土台三级,颜曰‘点将台’,明万历十一年建筑,刻有‘碧霞’二字,款志墨继光书,底层有‘仙凡隔界’四字,万历三十年刻。又有‘灶洞峪山城’五字。现存石门一座,门外列置碾磨并旧除菜畦一池。门内刻石为蹬,名曰‘倒天梯’,游人至此须翻身侧上,始能登峰造极,较之游华山者挽铁索,登石蹬挺身直上,为尤难也。”

摩崖石刻也被认为是一种专门镇压风水的符咒。随着佛道两教的兴盛,烟筒山摩崖石刻亦渐成规模。考烟筒山庙宇道观间石刻,对深入了解烟筒山的宗教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今仅就石质、刻工及自然残泐对烟筒山摩崖石刻的影响略作研究,以为知者鉴。

那么,盖州烟筒山在元时就可能是存在山城。而在此城中改建成娘娘庙应在明代。清康熙二十一年《盖平县志》说此山俗呼娘娘庙山,说明清初时该庙香火不再。而这些摩崖刻石是在该庙香火鼎盛时的作品。

“妙心驻苍崖,题咏留人间”。诚然,那篇“天之始,清湛而去云霞之灿烂,气氛氲其色,维何非赤非白?四顾苍苍,瑶空一碧,天地之子是元君,照临下土,主宰人群,齐明盛服,伟诚荐芬,博心一志,伯礼殷勤,有祈必应,释及无垠,百千万亿,照灵□□”。款题“弟子张明孺齐沐谨书”的“八十九字刻石”是歌颂和赞美三宵娘娘殿这个道教道场的刻铭。元君在这里应是道教语,是女子成仙者之美称。唐·吕岩《七言》:“紫诏随鸾下玉京,元君相命会三清。”《云笈七签》:“南极王夫人,王母第四女也,名林,字容真,一号南极紫元夫人,或号南极元君”。例如把西王母称为金母元君、把后土夫人称为碧霞元君。“照临下土”是指元君每天都照耀我们的土地之意,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中庸之道。

“寻渐远烟囱山,不似前朝似梦中”。不管娘娘庙如何,摩崖上的石刻是历史文化之遗产。可想而知,想当年有如此规模的壮举,文人墨客纷至,许多人文历史遗迹散落在群山之间,也在情理之中。

盖州石刻,活在民间的艺术。“烟囱山摩崖石刻,这种与山岩并存的千年诗文,不仅承载了先人创造的精深文学和书法艺术,还留给后人可以触摸的人文脉络。摩崖石刻是盖州一种历史遗存,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如果说那些耸立在高高山崖上的摩崖石刻是盖州历史见证的话,那么今天依旧存活在盖州人民生活中的石刻艺术就不能不说是这种艺术的延续和发扬了。

摩崖石刻,渐渐湮灭的记忆。这些仅存的摩崖石刻由于保护困难,表面风化严重,也许再过几十年,不少摩崖石刻可能从此湮灭了。

(于学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