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上五台山随想《四》

2009-03-10 18:52 | 作者:欣庸 | 散文吧首发

听着暮鼓入睡,闻着晨钟苏醒。是佛教生活的真实写照。我是在品尝中醒来的,而吴弟在酣睡,我习惯地看看报,也是在等待。按计划上午上黛螺顶,下午上菩萨顶,明天利用一天的时间游览塔院寺附近的庙宇。原则上不请导游,随便尾随一组团队即可。重要的是凭感觉去领悟,让心灵去畅游。

黛螺顶位于台怀镇东坡村的山顶上,建于明代成化年间,面临台怀庙群,背靠西台峻峰。地形挺拔竟秀,墨绿荫覆。远望似乳异突。揽车在索道上下滑行。我们决定坐揽车上山,踏台阶下山。

坐上揽车,周边的庙宇楼群渐渐变小,喧嚣和浮哗也远离身后。可是庄严气氛愈来愈近,翠绿青嫩越来越逼真。宛如置身于紫蔼翠滴之中。从揽车下来,方知需攀台阶才能到达顶端。拾阶仰望,朱红灰瓦墙隐藏在绿荫之间。巍峨古刹的寺门,透着一股威严气势咄咄逼人。我们没有急着踏入寺门,而是站在观望台瞻仰五台全境。

黛螺顶有小五台之说。从这里用高倍望远镜可以欣赏五台山全貌:五台山自中台发脉延伸,势若游龙,方圆三百里,与太行山连接;东台观云海日出,看气象万千,领苍穹浩瀚;南台饮锦绣瑰丽,闻茗草芳香,望紫光凝翠,悟如幻仙境;西台素有巅峰峻峭,巍峨耸云之象,气宇轩昂,层峦滴秀美称,可赏皓月繁星,领略天悬地转的奇妙;北台属五台奇雄,是华北屋脊,也是五台最高峰。在这里聆听松涛骇浪,品自然音韵。风雷电绕头旋,紫烟祥云腰中锁。常有白玉修身,宛如亭亭玉立的仙姑光彩照人。中台被四台紧裹,庙群遍布,香烟缭绕,常有雾蔼浮空,朦朦胧胧,恍如隔世仙景。离开望远镜,光气迷茫,苍然一片。

我们向山下俯视,1080个台阶蜿如一条长蛇直攀顶峰。游人如织,又像蚂蚁缘树缓缓上升。这时,我突然发现将到顶端的两位中年妇女,信徒装束,一脸的虔诚。一步一叩首逼近寺门。头上的血痕和漆上的颖红已经留在了台阶。在场的人甚为感动。我的视觉一直尾随其后,直到她们用最虔诚的礼仪告慰菩萨神灵,我才把目光游离。

院内松柏参天,御碑林立,建筑精美。我在乾隆的御碑前流连徘徊,碑中有一句“阶下千年不老松”最为欣赏。看诗观树,如今保护如此完好,枝繁叶茂,庞大的树根牢牢插进坚硬的石缝,树冠如乌云盖顶,高高耸立在黛螺顶的上空。这不能不说是古刹中的奇观了。我不知乾隆是如何上山的,但无论是轿抬还是徒步,都表现出一个时代对佛教文化和文物古迹的珍和重视。正因为千里迢迢不辞辛苦,才有后人的仰慕崇敬。面对古松寺群和建筑艺术的精美绝伦。我在沉思,两千年的脚印留在了这里,这里似乎成了人生过往的客栈,栖息疗养的山庄。用他们智慧的大手有意无意一挥,为这块清凉圣地就增添了绚丽色彩。

吴弟从寺门走出,我们开始下山。

拥挤在曲径的人群,可读生命迹象:三步一叩首者随处可见,一步一匍匐者大有人在。让我奇怪的是这些信徒竟然年龄偏低,好像还未成年,眼角和眉骨间还保留着童稚的娇气。在陡立的阶台下滑,不时地碰上伸手乞讨者和扶老携幼者,抱怨声和鼓励声揉成一片,演译着生命的交响曲。游客中,中青年占的比例很大。之中也夹杂着少量的老人,他们白发苍苍,不急不忙,沉默寡语,步履维艰。每挪动一步都要使出浑身的力气。但他们的目光一直很坚毅很稳定。上山不易,下山也难。有恐高症和高血压的游客,都选择了坐揽车。我并没有感到不适。小贩们在拐角处兜售佛珠玉器之类的纪念品,不喊也不拉,让游客自己选择。累了可以歇歇脚,和小贩们磨蹭一翻,说说话,既调节了情绪,又充实了元气,上的继续爬,下的继续滑,都在经历,都在欣赏。你笑我,我笑他,并不知道是为了啥。可是谁都知道这是在佛教圣地,都愿意把自己的心声和脚印留下。《待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