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情感

2012-08-20 22:58 | 作者:纷纷路上行人 | 散文吧首发

昨儿翻看了文章的评判标准:上等的文章情感真挚,结构完整;次之的是情感较真挚,结构较完善;再次之的是文章通顺。

这贯穿整个评判标准的主线并不是多少华丽的辞藻,而是投入的感情

以前听一位年轻的老师讲作文时候,我很深刻的记得她这样的讲过:我向出版社投搞的时候,有时候,琢磨很长时间,应用了大篇幅华丽辞藻去修饰,反而被编辑人退回来了。有时候,只是感觉上来了,自己一个人躲着哭的稀里哗啦的,随手一写,文章都是实打实的方块字,却得到了认可。这让我意识到,文章不必泛泛而谈,与其云里雾里,不如朴实些,先试着去感动自己。

如那一方小小的荷塘,咋一听上去,只是在描绘一方小小的荷塘,再联想的广泛些,也只是联想到七八点星辰,两三点水,皓洁的月光,阵阵的荷香,景是描绘的入目,却空乏。虽语近,情却远。若是将那小小的荷塘与曾经相结合,此情追忆的便不再是那小小的荷塘了吧,这牵动的也不是这小小荷塘了吧。

情感投入也是分层次种类的。有些人喜欢抒个人情怀;有些人喜欢将自己的思绪赋予了民族的气节。真的会这样。散文网上的作者形形色色,多者为前者,喜欢些优雅的文字,偶尔间,浏览位老师,不论是诗歌还是文章,都会充斥着民族精神。

其实,现在很多青年就包括我在内,喜欢写伤感文字去祭奠曾经的懵懂和现在的迷茫。这种文章固然可以和我们的生活产生共鸣,可是,有时候连我自己都觉得小气。从雨绵绵听到梅雨霏霏,再到秋雨潇潇;从情意浓浓等到离愁别绪;都有着黛玉葬花之美,这种情感范围很窄,狭义了情感的含义。

这第二种便是将个人情感上升为民族情怀。余秋雨在道士塔中有这样的描述:。。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的民族伤口在滴血。。读过之后,会有种心疼,心疼的是那么辉煌的中国文化,顷刻间就画满了悲凉;会有种愤懑,愤懑的是渺小,愚昧,卑微的罪人王道士。短的一句描述融入的情感又岂是读过一遍便可以释怀的呢?

当然,不论是个人的情感也好,还是民族的情感也好,都是一种感情的表达。正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这不同的表达,如何被人所接受,甚至引起思考,也全靠你如何的妙运了。

评论